程国才(1955~1984年) 程国才,1955年11月出生于漳平新桥上坂自然村一个贫农家里。念小学、中学时,他从老师们经常讲黄继光、罗盛教、雷锋等英雄事迹中,受到教育。1975年应征参军,在厦门守备区十四团二营五连,历任战士、卫生员、助理军医等职。 程国才在部队的教育下,树立了为人民服...[详细]
陈耆公(1195~1264年),宋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双芹社人。他家祖业富有,平生乐善好施,素为里人敬重。 嘉定末年至宝庆初年,长泰旱涝更迭,尤其彰信、人和(今武安镇)两里,处于丛山环抱的盆地中心,水利年久失修,大片田园成为“看天田”,无雨龟裂,遇雨汪洋,年成不好,民难谋生。其时,陈耆公...[详细]
陈国华(1904~1928年) 陈国华,又名朝全,漳平县中甲上郭畲村(1942年划属龙岩)人。他在龙岩溪南登高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龙岩第九中学读书,参加邓子恢、陈明等人发起组织的“奇山书社”和《岩声报》活动,思想进步。1924年(民国13年)他转学到厦门集美师范。时值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详细]
陈华(1916~1975),原名陈仙花,东山县东陂村人,著名潮剧乐师、潮曲作者。 陈华8岁入私塾读书,9岁随担任导演的父亲进皮影戏班学艺。16岁时,吹、拉、弹、打等乐器演奏技艺已享有声誉。19岁起,先后任过东山及邻县8个民间戏班的扬琴手、主弦手、导演。1950年后,先后受聘于东山县振声园潮剧...[详细]
陈汶辉(生卒年不详),字耿光,四都梅岭人,约生于元朝大德年间。汶辉“幼通儒学,于书靡所不窥”。因见元朝-,立志不仕。壮年远游各地,了解风土民情,后归隐诏安初稽山。吴王朱元璋闻汶辉声誉才学,屡征不应。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征聘经明行修科遗才,汶辉才上京应试,得第一,称“八闽元士”...[详细]
陈金(1892~1965年),女,漳浦县城造花巷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属兼工带写剪派代表人物。她出身贫苦,从小学铰花,刻苦用工,曾创作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剪纸作品,乐于为人民服务,深受称赞,被尊称为“花姆”。她的作品构图严谨大方,造型细腻真实,线条纤细流畅,内容丰...[详细]
陈景肃(生卒年不详),字和仲,陈元光裔孙。南宋绍兴初年,因学行优异,被荐入朝,“尝同秦梓奉使燕赵”。回朝后,秦梓上表举荐景肃为祈请使,景肃托故“不拜”。景肃回乡后,在仙人峰下设帐授徒。儒生吴大成、薛京、杨耿等敬慕景肃师事高登(宋著名学者)学有渊源,便相率前往拜景肃为师。绍兴二十年(1150年),...[详细]
陈良计(生卒年月不详),字智宇,清代平和人,自幼好学,但不求仕进,隐居于大峰山之麓。他一生乐善好施,被称为“大善人”。 清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朝廷为了抵御郑成功的武装袭击,颁布“迁海”令,是时,贫病、饥寒威胁着向内地迁徙的沿海居民的生命。良计捐献大批财物,救活很多困厄中的百姓。但因兵...[详细]
陈六□(1577~1647年) 陈六□字子仪,号参周,晚年自称二漳山人。漳平县感化里(今溪南)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入庠,二十五年(1597)补廪,光宗即位时(1620)选为恩贡。天启七年(1627)顺天中式举人。崇祯元年(1628)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五年(1632)被派往两广...[详细]
陈梦林(1664~1739年),字少林,云霄陈岱人。清初兵乱,父聿毅徙居广东潮州生梦林。2岁母卒,由居于潮州的浙江人林雄抚养成人,故自名梦林。少时奋发好学,并留心经济、兵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林雄去世后往贵州游学。康熙三十三年,以贵州籍应科试名列榜首,知府黄虞庵为其援例入太学,并劝他回...[详细]
陈木树(1912~1936年),书洋五更寮人。民国23年(1934年)春到科岭投奔红军,编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第一营第三连。入伍后,经常奉命执行紧急任务。有一次,他按照张鼎丞的部署乔装村姑,在战友的配合下,进入敌占区,处决鱼肉百姓、-掳掠的版寮壮丁队长刘亚古。另一次,他随罗桂华等领导前往永定...[详细]
陈匹荀(1629~1703年) 永福里西山村人。清初名医,善治疑难杂症,载誉闽西南,被誉为妙手神医。乐善好施,曾捐田置华安草坂渡船基金,方便舟楫,为人称道。有医作《陈匹荀验方集》传世。 ...[详细]
陈清泉(1914~1940),高坑(今国强乡)片仔(今三五村)人,父、母均是纯朴、耿直的农民。清泉10岁时,父母遭人破孩,为打官司,落得倾家荡产,父忧愤而死,母亲也遭破孩致死。清泉长兄陈天德、三哥陈天才为报深仇大恨,相继参加革命。在兄长影响下,清泉于1935年也参加革命,成为党的地下交通员。他的...[详细]
陈齐贤(1870~1916),祖籍海澄县,出生于马六甲,其父陈德源是当地有声望的植物学家。齐贤小时聪颖勤学,他继承父学,研究热带植物,且有一定的造诣。1891年齐贤出任马六甲市政委员。1894年被委为太平局绅。1900年被选为马六甲侨生支会主席。 1896年,新加坡森工部长兼植物园长李德(英...[详细]
陈荣殿(1917年—1983年),漳州城区人,少时就学于漳州浔源中学。民国31年(1942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民国34年到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进修。回国后任南京中央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厦门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大连医学院外科副教授、教授,遵义医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等职。 ...[详细]
陈锐志(1913~1970年),又名阿锐,曾用名初希、延立等,广东省澄海人。民国20年(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上海、广东潮汕一带工作。民国38年7月至1955年11月,先后担任中共南靖县工委书记、中共南靖县委副书记、南靖县县长,为南靖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作出贡献。 ...[详细]
陈笃生(1798~1850年)祖籍海澄县,生于马六甲,其家族早年到马六甲,以种植为业。 陈金钟(1829~1892),笃生之长子,继承父业,成为新加坡著名工商界企业家。 1819年,笃生到新加坡,先经营蔬菜、水果、鸡鸭业,挑到市场贩卖。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在十八溪畔开一小商店,经营土产生...[详细]
田考(1838~1904年),又名成玉,田厝村人。田家世代务农。田考少年时,正逢鸦片战争后,社会-,民不聊生,闽南沿海百姓纷纷逃往南洋谋生。清咸丰四年(1854年),16岁的田考只身到马来西亚,在煤矿当苦力。咸丰六年(1856年),到沙捞越古晋石窿门当店员。他为人老实,办事勤快,深得主人信任。 ...[详细]
陈士奇(1587~1644),字弓甫,号平人。明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授中书舍人,转礼部主事,官至四川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陈士奇少时在铜山崇文书院读书,虽贫苦,却好学博览,凡是经、史、子以及舆图、医卜等书,无不览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