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丙 [清][?-1833年]

  • 张丙(?~1833年),白河天地会领袖,清道光年间台湾农民起义军首领,祖籍梅林坎下。其祖父于乾隆中期移居台湾嘉义县店仔口庄(今台南白河镇白河里及永安里)。 道光十二年(1832年)夏,当地大旱,粮价暴涨,各庄订立禁止粮食输出的公约。奸商陈壬癸勾结生员吴赞,偷运数百石出境,途中被庄人吴房、詹通...[详细]

张承嘉

  • 张承嘉小溪镇人,民国20年5月生。1954年至1965年为国家排球运动员,参加历年全国甲级排球赛,多次参加国际排球赛。1975年在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会。1978年被国家体委批准为国家级排球裁判员。1985年获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1987年在广州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任女排竞赛...[详细]

张达 [元][?-1279年]

  • 张达(?~1279年),渐山人,南宋末年抗元名将。 德祐元年(1275年),端宗为元兵所逐,至泉州,因蒲寿庚叛变又走潮州,住跸红螺山。张达闻讯,即率武馆学员斫伐树木,堵塞元兵南下通道,并毁家纾难,与郡马陈植(璧娘弟)、都部头马骥输粟万石,前往红螺山饷军,又率义勇护跸。景炎二年(1277年),...[详细]

张德明

  • 张德明小溪镇新桥村人,民国29年10月生。1964年大学毕业后在四川成都邮电部第五研究所工作,从事长途载波通信总体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任该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先后研制成功中同轴1800路、4380路载波通讯系统和小同轴960路载波通讯系统,为中国长途有线通讯建设做出贡献。中同轴电缆4380路...[详细]

张芳 [公元1892年-1969年]

  • 张芳(1892~1969年) 张芳,赤水乡人。从小以木工为业,虽识字不多,但聪敏过人。他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能用力学原理设计、装修、建造各种大型水车及桥亭式木桥。双洋、赤水一带此类工程多在他主持下建成。30年代,双洋下桥脚柱腐朽,他带领工匠,不拆瓦盖,不起桥板,换好桥脚柱。群众称奇,成为远...[详细]

张国瑞 [公元1901年-1980年]

  • 张国瑞(1901~1980),小溪玉溪人,父母为普通农民,童年时,因家境清贫,未能入学,11岁时,其当西医的二叔父张肯堂看他聪明伶俐,让其入学试读。国瑞学习成绩优异,且数次越级跳班,他的二叔父遂竭尽全力支持其上学深造。 民国8年,国瑞赴台学医两年,于民国10年毕业回乡,因感学识短浅,复于当年...[详细]

张河山 [公元1889年-1940年]

  • 张河山(1889~1940),乳名目,因其额中有颗痣,故被称“三目”,文峰顶张村人,少时家贫,不曾上学,曾进琯溪武术馆必习堂学艺,略通拳术,被同徒奉为头目,后成为-的散匪匪首。 民国9年,河山率伙投驻漳护法军总司令陈炯明,被委为排长,后随陈炯明部进驻广东,终因不惯军旅生活而潜返故里,仍过着-...[详细]

张鸿斌

  • 张鸿斌(1940~),城关人。196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留校师从著名化学家蔡启瑞攻读催化理论研究生,留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研修化学工程。在石灰碳化煤球制合成氨原料气,固氮成氨,合成气制醇或烃和甲烷选择催化转化等反应中催化剂机理,催化剂的设计和研制等研究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全国自然科...[详细]

张鸿恩 [公元1884年-1953年]

  • 张鸿恩(1884~1953),字天赐,又字行人,琯溪后巷村人。父寒绍,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为人忠厚淳朴,乐善好施。家庭的熏陶和教养,使鸿恩成为一个忠厚朴实、生活严谨且勤于任事的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鸿恩毕业于鼓浪屿寻源书院后,曾在南安、平和等地任小学教员,民国9年起,一直任私立育英...[详细]

张华雷 [公元1888年-1968年]

  • 张华雷(1888~1968年),又名庆隆,云霄城关人,出生农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进厦门寻源书院,英语学业成绩优异。毕业时,父亲患病到漳浦基督教会办的源梁医院住院,张往照顾,该院主治医师多是外国人,在查问病情时发现张常用英语对答,因而引起好感动员其学医,受业于南约翰医师。 民国元年...[详细]

张火瑞 [公元1915年-1945年]

  • 张火瑞(1915~1945年),原名张良玉,又名张北珠,官陂人。民国24年(1935年)底参加闽粤边红军独立营。民国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卢胜在乌山扩充红三团,为克服“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后的困难局面做了大量工作。民国27年初,红三团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张火瑞服从革命需要,留在乌...[详细]

张集 [公元1868年-1940年]

  • 张 集(1868-1940),字浩然,人称“浩然大”(“大”,福建方言,对长者的尊称),福建省云霄县下坂村人。社会贤达人士。 清同治七年(1868)生。幼读私塾,为人忠厚刚正,乐于助人,在族中辈分高,颇受敬重。 宣统二年(1910),云霄厅同知朱志松以张姓系云霄巨族,为便于约束委其为张...[详细]

张家福 [公元1908年-1986年]

  • 张家福(1908~1986年),原名时雍,云霄莆美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由驻漳国民党陆军第四十九师师长张贞(诏安东峤人)推荐,任漳州《漳潮日报》社社长和国民党龙溪县党部执行委员。不久,又由张贞资助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民国24年,被派往中国驻日本神户总领事馆任随习领...[详细]

张介义 [公元1909年-1950年]

  • 张介义(1909~1950),生于平和县小溪玉溪村三板桥农家,毕业于东溪初级中学。 民国25年,介义在漳州芗潮剧社当炊事员,后经中共地下党员高岗山介绍,返平和参加“熊火”剧社,从事抗日宣传,阅读了一些进步书籍,不久,为逃避国民党当局缉捕,上山落草,活动于坂仔一带。期间,他曾埋伏于豆坪,惩治国...[详细]

张晋基 [公元1923年-1994年]

  • 张晋基(1923~1994年),云霄县城关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 张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民国32年(1943年)8月于龙溪中学(今漳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即福建师院前身),以优异成绩毕业,初至省立龙溪中学任教,翌年受聘于省立云霄高级中学,担任数理化教员。 1...[详细]

张际升 [公元1872年-1932年]

  • 张际升(1872~1932年),乳名顺德,字纯清,祖籍书洋塔下。清末、民国时期有名的知县、县长和名医。 清光绪年间,县学科试,张际升名列前茅。后随父去南洋,厌倦经商,以极大的兴趣自学中医学,并有所成就。不久回国继续攻读诗书,获贡生。而立之年涉足仕途,曾任广东从化知县,替百姓办许多实事、好事。...[详细]

张宽 [清]

  • 张宽(生卒年月不详),字弘周,号安节,明代琯溪人,少年刻苦读书,以诗鸣于时,明正统九年(1444)中举,景泰二年(1451)登进士,历授云南道监察御史、巡按保定监察御史,有政声。 张宽性耿直无偏私,敢于检举不法官吏。当时统兵官石亨专横用事,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得失,列举石亨不法行为数十条,弹劾石...[详细]

张丽庆

  • 张丽庆(女)民国27年8月生,美籍华人,祖籍小溪镇宝善村。年少聪颖勤奋,毕业于台北市私立静修女中,后赴美留学,获匹兹堡大学儿童教育学学士、圣若望大学儿童教育学硕士、匹兹堡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历任匹兹堡大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学前教育及国民教育研究系主任、教学示范与发展学院院长及该校教育心...[详细]

张龙发 [公元1908年-1985年]

  • 张龙发(1908~1985年),云霄县下河三星村人。自幼家贫,靠耕种2亩贫瘠山垅田和上山烧炭为生,由于苛捐杂税盘剥,全家难以糊口度日。 民国27年(1938年)7月,参加游击队,任交通员。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书记。在组织武工队期间,经常活动于云霄、平和、诏安和广东大埔等县边境...[详细]

张荣汀 [公元1896年-1973年]

  • 张荣汀(1896~1973年),书洋塔下人,是南靖华侨企业家、南靖县茶叶生产奠基人、曲江中学创建者。 张荣汀童年家境贫寒,只读六年私塾。21岁到荷属泗水谋生,开设永川公司,经营白糖。尔后到新加坡,开设南庆有限公司、丰太茶庄,其茶庄规模誉冠东南亚,是最早在南洋经营茶叶的南靖人。张荣汀致富之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