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登甲,字仲升,南靖县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登进士。授福山县知县,在职七年,政绩显著,升任署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知州。当时,海州连年水灾、旱灾,居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徐登甲忧心如焚,说:“民困急矣,古良吏大兴工程,以佣钱当赈贷,其法可师也。”遂报请上司,拨银2...[详细]
徐鼎(生卒年未详),字思重,漳浦县城东郊象墩(今炉尾村和尚墩)人,后迁居县城。祖父徐仕耕,宣德年间,漳浦县儒学扩修,仕耕捐献屋地,扩为学宫门径,漳州府通判关谅主持此事,要以钱补偿,仕耕坚辞不受;后来,学宫前面要开凿泮池,仕耕又以地2亩赠送,大家都赞扬仕耕献地建学的举动。 嘉靖二十九年(155...[详细]
薛佛记(1793~1847年)又名薛文舟,祖籍漳浦县东山上营(今石榴东山村上营)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出生于马六甲(今属马来西亚)。父亲薛中衍,于清乾隆间到马六甲谋生。薛佛记从小随父学习经营,善于理财。道光初,新加坡刚开设商埠,薛佛记就与一批华人到新加坡从事商业经营,他在新加坡购置7大...[详细]
薛起凤(生卒年未详),字飞三,号震湖。海澄县(今属龙海市)人,后迁居厦门。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考中举人。他通晓经术,待人重义气,曾与黄莲士等人结“云洲诗社”,常登山临水,唱和不绝,时厦门岛上人称他们为风雅之士。 清乾隆年间,同安县令吴镛请他参与撰修同安县志。此外,他还与杨国春、黄名香一...[详细]
薛士彦(明嘉靖至万历间),字道誉,云霄西林村人。幼年失父,由母抚养教督读书,万历八年(1580年)登进士。任陕西、湖南学政,又任广西左布政、云南右布政。至致仕还乡,仿效江西旰-氏的办学模式,创办共学堂讲学,尽心施教,循循善诱,四方负笈前来就学者数以百计。士彦生性勤敏,至老不倦。后终老乡间,云霄人...[详细]
许海福(1385~1447年),字伯畴,号兰香,三都人。海福少年博学,素有大志,不乐仕进名利,耻与流俗往来,“隐然有道风度,人咸宗为乡先生”。 元朝漳州守将右丞罗良为确保元军供给,曾在南诏溪东建土桥屯田,置有耕牛600头,后屯田解散,改由承养户纳税,每头牛税米2石。时至明朝,牛只早已死尽,但...[详细]
许辉星(1909~1937年),西潭乡新春村人。民国17年(1928年)秋,毕业于诏安县初级中学,被聘为新春小学教员。民国24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坪路、搭桥、长埔、月港、山河一带乡村活动,组织农会和农民自卫队,发动农民抗捐抗税。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云和诏县委一区区委会委员。后在诏饶边境的...[详细]
徐君亮(1933~),西坑村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河口与海岸学和海岸带开发管理的研究。1985年后,他把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并取得丰硕成果。论著《珠江口伶仃洋水文特征》与《伶仃洋水文调查资料整编》,获水电部1981年优...[详细]
许可(1918年—1995年),曾名许福全、许盈,漳州人。民国26年(1937年)侨居马来亚。在抗日战争期间,身处异国,积极参加当地抗敌后援会等进步团体活动。民国34年加入马来亚共产党。民国37年因英帝国政府宣布紧急法令搞-,翌年被英帝国政府遣送出境。回国后,立即与组织接上关系,历任粤东游击区福...[详细]
徐梦龄(1899年—1959年),字子寿,漳州市人(今芗城区)。民国5年(1916年)拜儿科名医黄鸿初为师,两年后又到厦门拜名师学医。他刻苦钻研,医术大有进展。民国10年回漳,不久在龙溪埔下村开设“延龄寿”诊所,挂牌行医。民国22年诊所迁进市区巷口街,改称“神州药房”。他出身贫寒,深感穷人求医难...[详细]
许木钦(1936~),城关人。1956年于诏安一中高中毕业,后入上海同济大学深造,又留校任教。历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许木钦担负行政工作的同时还主讲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完成“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课题”研究,发表论文《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和滑移的试验研究》;又完成...[详细]
许木泰(1914~1994年),新加坡建筑界巨擘和著名侨领,新加坡诏安会馆第十一至第二十七届主席,新加坡射击总会顾问。原籍诏安城关。 许木泰少年家境贫困,民国18年(1929年)迫于生计南渡星洲谋生。先入吴成兴信馆兼营的建筑公司,做泥水工。因工作勤快,为人忠厚,甚得老板赏识。许木泰21岁时,...[详细]
许南英(1855~1917),字子蕴,号蕴白,一作允白,又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戎马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世居台湾省台南县。甲午战争后内渡大陆,曾任福建省龙溪县知事,全家遂落籍龙溪。 许南英16岁时应童子试,后又参加乡试、会试。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土。授兵部车驾清吏司主事,但他宦...[详细]
许秀峰(1896~1978年),又名许毓祥,归国华侨。许秀峰生于城关工商业者家庭,但他青少年却无心商场或仕途。民国元年(1912年)秋,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丹诏小学堂,不久,被明新小学破例聘为教员,后又到涤亚小学任教。教学之余,他还攻研祖国医学,阅读大量医学经典著作。民国11年,其弟因商务劳累过...[详细]
徐序行(1919~1990年),又名徐士成,城关人。民国35年(1946年)毕业于龙溪师范学校艺术师范科,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徐序行是福建省著名花鸟画家。他从小酷爱绘画,14岁开始正式习画。青年时代,认真揣摩沈瑶池、谢颖苏等名家画作,深受“诏安画派”的影响,及后博采“海派”、“岭南派”...[详细]
严春玉(1887年—1977年),漳州东乡璞山村人,父严田,务农。清末璞山岩的香火逐月清淡,庙里和尚纷纷还俗,方丈如添师亦还俗娶妻,因而璞山岩庙乏人主持,当局命该村地保陈文追捕,如添师避居璞山村严田家,持教会权力据理保护,才得以无事。后正式寄居严田家。制造璞山岩妙药出售,并给严春玉传授外伤科医术...[详细]
杨朝春(1914~1989年),漳浦佛昙积美村人。生于民国3年(1914年)。少时因家贫失学,14岁时,随同乡南渡爪哇谋生,定居万隆。 杨朝春初到万隆,以种植为生,也当过店员。后来,与同乡合作经商,辛勤经营,事业终有成就。 杨朝春为人任侠重义,慷慨旷达,乐于助人,深得侨胞爱戴,先后任万隆...[详细]
杨纯美(1877~1968年),漳浦县佛昙镇街路尾人,清光绪三年(1877年)出生。自幼家庭贫困,14岁时,到印尼爪哇谋生。初为学徒,后自开布店、中药铺,家产渐丰。 清朝末年,杨纯美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导,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任同盟会万隆民仪书报社副社长。至民国3年(1914年),由于杨纯美经...[详细]
杨飞(1915~1969年),字岐明。漳浦佛昙东门兜村人。生于民国4年(1915年),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就读于寻源中学和培元中学。曾任厦门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生物系职员。 民国24年9月,考入开封河南大学英语系,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26年10月,杨飞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