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屏南 [公元1902年-1940年]

  • 涂屏南(1902~1940年),青山村人。生于华侨富裕家庭,但因双亲早亡,家境不久陷入贫困。读初中期间,屏南受“五四”-影响,思想追求进步。初中毕业后任乡村小学教师,积极参加诏安新剧团,进行反日爱国宣传。大革命失败后,仍继续坚持革命活动。民国22年(1933年),十九路军入闽,屏南参加诏安大同派...[详细]

王化 [清][公元1811年-1878年]

  • 王化(1811年—1878年),字召卿,号树棠,原籍南靖,自其先世即居漳城西隅顶庙。父王朝仪,是位著名的塾师。王化幼承家庭教育,聪明过人,经史诗文,无不精通。王化喜欢研究宋儒心性之学,致力于伦理的躬行实践,修养功深,人们都敬仰地称他“粹然儒者”。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新进南靖县学秀才...[详细]

王景弘 [明][?-1436年,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 王景弘(?—约1464年),民间称王三保、王三宝、王总兵、王三品,明漳州府龙岩县集贤里香寮村(今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人。生年不详。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入宫为宦官,侍奉燕王朱棣。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随朱棣起兵,参与“靖难”夺嫡之战,得朱棣赏识。明永乐三年(140...[详细]

王金周 [公元1937年-1963年]

  • 王金周(1937~1963年) 王德纪、王金周,祖籍福清。抗日战争初期,其父母不堪日军侵扰迁居双洋赤水。均因家境贫寒,德纪出生方4个月,即被卖给香寮王章弓为养子;金周父母亡故后,为王清收养。 德纪从小吃苦耐劳,年长勤劳奋发。在生产队任会计时,一心为公,认真负责,账目清楚,被社员誉为“放心...[详细]

王履亨 [公元1856年-1940年]

  • 王履亨(1856年—1940年),字咸熙,号复一,漳州人。家境清贫,年少就读常处于挨饿受寒之中。23岁时进秀才,后曾两次上狮子岩办学。宣统二年(1910年)赴京应孝廉方正试,以岁贡投铨吏部,得县丞之职而不就。后返漳复办学于家乡,辛亥前后掌教郡南义学和主持乡里两所私塾的教学。 履亨一生从事程朱...[详细]

王命爵 [明][公元1525年-1603年]

  • 王命爵(1525~1603年),号一所,金山水美(今新内村)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考中举人。嘉靖四十年,任河南密县教谕。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升安徽庐江知县。庐江田粮不均,农民连年赔累粮赋,王命爵实行丈田均粮的办法,按户按田立籍写明田亩数及应缴粮赋数额,将盖有大印的田赋帖子发给各户...[详细]

王却车 [公元1902年-1933年]

  • 王却车(1902~1933),又名奕修,外号老虎,出生于龙溪县九湖邹塘一贫苦农户。 却车年轻时参加“0会”,在双第、马岭一带打出“替天行道”旗帜,劫富济贫。军阀政府下令追捕,为此他逃往南洋,先在新加坡当殡葬工,继而在泰国卖苦力。22岁从南洋回乡,在漳程轻便车公司当工人。他身强力壮手脚勤快,车...[详细]

王升 [明][公元1378年-1448年]

  • 王升(1378~1448),字日初,号鲁庵,明龙溪县上苑人。祖父王义甫,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任龙溪县尹。父王举逸,性至孝,郡县孝廉不就,慷慨好义,急人之急,曾令仆人驾船救溺,全活数十人。 王升幼承家训,立志力学。明永乐元年(1403年),乡试中举,永乐二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奉敕...[详细]

王燕衔 [公元1893年-1964年]

  • 王燕衔(1893~1964年),又名永昌,靖城人,毕业于汀漳龙师范学堂。民国1年(1912年),在县城高等小学任教师、校长。民国7年,援闽粤军陈炯明驻漳时,任南靖县农会会长。民国12年3月,被推举代理南靖县长4个月,后复任县农会会长。民国15年9月又任南靖县长3个多月。民国18年,王燕衔与陈鹤年...[详细]

王应显 [明][公元1511年-1603年]

  • 王应显(1511~1603年),字惟谟,号心泉,漳浦荷芽下云(今赤土乡石墓水库内)人。正德六年(1511年)出生。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授浙江嘉兴府秀水知县。秀水县遭受倭寇进犯,民不聊生,应显上任后,即与知府刘悫共商守御策略,编练守城军队,给足粮饷,整配兵器。他每日都到城上慰抚士卒,亲...[详细]

王遇 [宋][公元1142年-1211年]

  • 王遇(1142~1211),字子合,一字子正,宋龙溪县人。世居郡东之东湖,学者称他为“东湖先生”。其父王羽议,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官朝请郎,衢州通判,有文名。 王遇20岁为太学上舍生,博士吕祖谦很器重他,任以学职。乾道八年(1172年),王遇登进士甲科,授监江府教授,遭父丧守制,...[详细]

王占春 [公元1905年-1932年]

  • 王占春(1905~1932),龙溪县邹塘村人,闽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创始人之一。 1926年北伐军进漳后,王占春成为-的中坚分子,被选为学生会委员。学校当局阻挠和压制-,王占春和进步学生一起,坚持活动。并参加CY(共青团)组织。 1927年2月,王占春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参加漳州工农运动讲...[详细]

王兆培 [公元1890年-1989年]

  • 王兆培(1890~1989年),九湖邹塘村人,父王振宗在清末担任过漳州都司。王兆培少年立志走“医学救国”的道路。1905年,进鼓浪屿救世医院学医。 1907年,秘密加入同盟会,并利用基督教会的名义成立“自立会”,团结进步青年,传播反对帝制等革命思想,不久,因当局暗中监视,遂东渡台湾,进总督府...[详细]

王志道 [清][公元1574年-1646年]

  • 王志道(1574~1646年),字而宏,号东里,志远胞弟。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初授镇江府丹徒知县。天启元年(1621年)升礼科给事中,隔年,改兵科给事中。因议论宫廷“梃击”、“红丸”、“移宫”三大疑案时,与东林党人高攀龙等的看法不同,受到驳斥。天启三年(1623年),以父亲年老,乞请...[详细]

王志远 [明][?-1621年]

  • 王志远(?~1621年),字而近。漳浦二十八都横口(今官浔镇康庄横口)人。祖父王会,嘉靖间举人,官至云南曲靖军民府同知,治政威惠并著。王志远幼习诗书,秉性刚直,事理洞达,文章俊爽如其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历任湖广澧州知州,浙江绍兴府同知,北直隶晋州知州。随升户部员外郎,擢户部广东司郎...[详细]

汪志周 [清]

  • 汪志周(生卒年不详),号瘦石山人,清道光至光绪年间诏安派著名画家。擅山水,精花鸟。其花鸟画在诏安派传统笔法的基础上,吸收新罗山人幽穆清丽的韵致,形成别开生面的画风。代表作有《古树苍鹰》和《松鹤图》等,均八尺宣中堂画,其山水画得刘国玺意境,颇饶诗意。间也作兰竹,林纾称其“兰竹近徐文长”。 汪志...[详细]

万礼 [清][公元1612年-1659年]

  • 万礼(1612~1659年),生于平和县琯溪,幼时家贫,为诏安二都九甲社富商张子可收为养子,乳名张耍,又名张礼。生性倔强,少年喜练拳习武,广交朋友。明崇祯年间,社会阶级矛盾激烈,官绅肆虐,乡民苦之。张耍与堂弟僧道宗(又称达宗)及乡友郭义、蔡禄等18人结拜聚义,谋结同心,以万为姓。张耍改名万礼(字...[详细]

魏天忠 [元][?-1277年]

  • 魏天忠(?~1277),原籍四川,后裔居华丰提巷(茶烘)后坑村。 魏天忠,南宋德祜元年(1275)进士,授为御史。元兵入寇,他以文职兼武衔入卫,随宋帝端宗南奔,航泊法石。时泉州招抚使蒲寿庚叛宋,宋军失败。天忠与陆秀夫护宋帝端宗潜逃晋江湾东石寨,总兵刘洙募义士加强保护,但于围头又遇元兵。天忠率...[详细]

翁必达 [公元1895年-1953年]

  • 翁必达(1895~1953年),原名翁猪母,漳浦绥安镇大埔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民国13年(1924年),参加漳浦“乡约”军,支持广东国民政府,组织一营地方民团,自任营长,改名翁必达。 民国1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团任连长,后编入国民党军四十九师。民国21年,改任漳浦...[详细]

翁待举 [宋][公元1076年-1156年]

  • 翁待举(约1076-1156),承议郎,字正德、志怀或至善,原是京兆(现西安)人,后迁漳浦南诏(诏安)四都镇盐仓村。翁待举是太学生,因文字出众,得居上舍。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登壬辰科莫俦榜进士,为诏安第一个进士。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任兴化军知事。操劳政务,外宿衙署,夜间迟睡,天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