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848~891),字梦臣,出生于黄连镇(今建宁县)。其祖先为避西晋永嘉之难入闽,迁居于绥城(今建宁县)。其曾祖父官至御史中丞,祖父“不干利禄,搜抉胜异,蔚成篇章,有家集20卷。”(《颍川郡陈府君墓志》)其父也未进入仕途。陈岩少小就志向远大,后逢社会-,便思有所作为。 唐乾符五年(878...[详细]
陈衍,字永万,建宁人。清代例贡。任云南省弥勒州知州时,缅甸匪帮入侵骚扰。守边部队需买牛供军用,待陈买到300头牛时,入侵匪帮已肃清。陈为了不加重老百姓负担,宁可自己倾家荡产,偿还了买牛的全部费用。老百姓深为感动,要以牛价的一半退还给陈,陈坚持不受。随后任云州知州、贵州知州、永安知州、理苗同知期间...[详细]
陈颖焇(1908~1987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于鹤塘乡溪边村。幼年失怙,母改嫁。民国9年(1920年),跟随继父学习竹编技艺。此后30多年一直在古田城关开篾店,潜心钻研竹艺。 解放后,颖焇的竹编艺术终焕发出异彩。1956年9月,他加入古田县特艺社,旋任社长,兼指导创新技术组工作...[详细]
陈荫南(1901~1984年),字毓霖,号阿八。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福安城关,读10年私塾,即从师学医。行医于福安、宁德、霞浦等县。他学习勤奋,治病认真,善于博采众长,勤于总结临床经验,在中医学术上造诣较深,在社会上享有盛誉,日门诊近百人次。他擅长妇科,能辩证施治,从中医的基础知识,...[详细]
陈元雪(1900~1968年),乳名角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屏南县龙潭村。光绪三十四年,父母相继辞世,由叔父清沐收养。叔父系四平戏艺人,戏班外出演出时,元雪均跟随不离。耳濡目染,他对四平戏产生浓厚兴趣。有时在后台跟着“帮腔”。叔父发现他是个好苗子,就鼓励他悉心学演戏。从此元雪在叔父...[详细]
陈玉龙(1765~?),原名逢笏,字天宝,号云台,乾隆三十年(1765年)生于福安县上杭。青年时豪爽倜傥,仗义任侠,常为人排难解纷,深为里人推重。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玉龙资助闽县新科举人陈若霖进京会试。不久,若霖考取进士,授刑部主事。乾隆五十六年,安南盗艇入闽,进扰三澎海域,偷袭兵...[详细]
陈鱼门(1817—1878年),名政钥,号仰楼。宁波人。麻将的创始人,清朝时的“甬上闻人”,甬是宁波的简称,所以这位陈氏先祖是宁波人。 年少时便聪明出众。曾经跟随杨启堂先生学习英文。道光二十九年选拔为贡生,后来因有功升任内阁中书。 三品官衔。陈鱼门“广交游,琴酒无虚日”,交游甚广,极喜玩耍,...[详细]
陈赞汤(1887~1972年),原名铭新,号绍源,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大桥横洋村。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福建省全闵师范文学系。先后在古田平湖小学和临川小学任教。 民国6年(1917年),赞汤南渡沙捞越诗巫埠,被当地华侨聘为光华中学教员。不久,继任校长。时诗巫垦场广植橡胶,由于侨...[详细]
陈赞勋,字襄侯,七步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少受家庭薰陶,勤读“四书”、“五经”,光绪十九年(1893)参加县试获第三名。回家后孜孜不倦攻读,二十二年赴福宁府考取一等第六名生员,三十一年获增贡生。 民国初军阀混战,政局动荡,赞勋蓄发道装,蛰居家里,不问政事,以诗酒自娱,自命清高。“...[详细]
陈芝美(1896~1972年),祖籍古田局下中坪村,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于旧城二保街,后定居福州。光绪三十四年入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就读,民国4年(1915年)毕业,到福建道学院任英语、体育教员。翌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民国7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回福州,受聘于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任学生部主任干...[详细]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浙江省民政厅原副厅长陈子方同志(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1月4日15时1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1岁。 陈子方同志是浙江省余姚市人,1915年5月出生,1934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余姚县政工...[详细]
陈子英(1922~1948年) ,民国11年(1922年)1月生,祖籍长乐,其父青年时来霞浦学艺,成家后定居城关。 子英家贫,11岁始入近圣小学,毕业后升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民国24年,因作文对县政府提出批评,受到教导主任黄寿祺赞赏,作为学生示范作文,招致黄被解职。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详细]
陈宗珪(1925~1948年),字炳炎,泰宁县杉城镇人,出生于福州。父陈承煜,民国初年曾任泰宁县视学兼劝学所所长、省咨议会议员。宗珪自幼勤读,小学毕业后,于民国26年(1937年)随父母回泰宁。民国27年入邵武初级中学,民国30年升入沙县省立福州高中。在学期间,宗珪勤奋学习,成绩优良。民国33年...[详细]
陈宗硅(1925~1948),字炳炎,泰宁县杉城镇人,出生于福州。父陈承煜,民国初年曾任泰宁县视学兼劝学所所长、省咨议会议员。宗硅自幼勤读,小学毕业后,于1937年随父母回泰宁。1938年入邵武初级中学,1941年升入沙县省立福州高中。在学期间,宗硅勤奋学习,成绩优良。1944年夏,宗硅以品学兼...[详细]
陈宗远,又名超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古田旧城二保街一个商人之家。少年就读于私塾、县立两等学校。 民国15年(1926年),宗远在福州法政学校读书时,与黄孝敏一起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在中共福州法政学校支部由陈炳介绍入党。次年3月,福州特委派陈炳、孝敏、宗远等回古田开展地下工作,在古田...[详细]
陈最,字季常,长溪县西北乡廉村(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中进士,授官新昌(现浙江新昌)县丞。时逢杭州兵变,他只身前往,晓以大义,哗变的士兵感慨地说:“这人忠义正直,-他不吉利”,主动护送他回去。在朝堂高宗有所咨询,陈最总是对答如流,深合其意。高宗在宰相们面前赞扬说:“陈最...[详细]
池陈旺(1905~1936年)又名文衡,霍童坑头村人。自幼务农,家庭贫苦。 民国22年(1933年)6月,池陈旺参加村赤卫队不久,就参加了叶飞、颜阿兰领导的闽东工农游击第三支队袭击坑仔里民团的战斗。随后,由颜阿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池陈旺带领5名赤卫队员袭击石堂民团,夺取22支0,他的...[详细]
池源,1984年5月10日出生于东北沈阳,内地演员。在《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成功的出演了"热闹"这一角色,得到导演和资深制片人等一些业内人士的认可,后来又主演了《我和我的传奇奶奶》、《 火》、《独狼》等电视剧 。2011与知名导演拍摄的《神勇投弹手》获得了“百合奖最佳电影二等奖”。...[详细]
慈法 (1914- ),俗名李畔铭。山东省鱼台县人。幼年父母双亡,13岁时随姐夫逃荒到东北,在辽宁省西安县吉善寺剃度出家。26岁云游到哈尔滨极乐寺,遇大戒场,受县足戒,即入本寺佛学院攻读6年。1942 年齐齐哈尔大乘寺开光,赴道场。夜晚就寝时,被为争夺庙产而起杀心的僧人安平误伤三斧.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