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威(1907~1936年)原名蔡泽鏛,乳名景芬。宁德城关人。 蔡威出生富家。民国11年(1922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翌年,随舅父林振翰赴宁波补习英语。民国14年,入上海惠灵英语专科学校读书。当时,他受马列主义思想熏陶,锐意投身革命。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上海党组织派回...[详细]
曹达诺夫·扎义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 曹达诺夫·扎义尔是新疆伊宁人,1944年投身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之前,他历任技术员、文书、营参谋长、团参谋长,民族军政治科科长、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伊犁机场、精河、乌苏、安集海、玛纳斯...[详细]
曹柳顺,宁化县曹坊镇上曹村中屋人,出生元朝(年月不详)。性强刚,爱打抱不平。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官僚富户霸占田地,强逼自耕农为佃户,“所取租课,重于公租数倍,以致贫民缺食者甚众”,沉重的徭役,繁重的捐税与贪暴的政风,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柳顺不堪奴役,与曹福山等人举起义旗,以刘屋山为寨,率...[详细]
副兵团职离休干部、总参谋部动员部原部长。 曹宇光是山东省泗水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他历任连政治指导员、巡视员、干事、大队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工作团长、旅-科副科长,山东鲁中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鲁中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军委人民武装部教育训练处处长、组织计划处处长,总...[详细]
柴好 (1883-1959),原名柴子祯。锦州兴城人。1904年3月来哈尔滨谋生,人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做剁措工。柴好为人正直、侠义,受到工人的敬佩。"柴好"这个名字就是大家称呼出来的,1912年改为柴好。1905年该厂俄国工人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成立职工联合会,他是最早加入俄国职工联合会...[详细]
查继佐(1601—1676),本名继佑,因应县试时误写,遂沿用。生当乱世,累更字号:初字三秀,更字支三,又字伊璜、敬修,号与斋,又号左隐、方舟、发标、钓玉、兴斋、晚号东山钓叟。海宁袁花人。幼时家贫多病,好学不倦。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南明鲁王时,曾任兵部职方主事,积极抗清。参加保卫钱塘江的...[详细]
常有君(1911-1938) 1911年,常有君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洋乡沟的农民家庭。1918年随父兄流浪到珠河县富国村,1930年又随兄从富国村搬到乌吉密南沟三股流。 1933年秋,常有君的家乡三股流地区,建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是新开辟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常有君担任丁屯农民委员会主任,他...[详细]
查嗣庭(1664—1727),字润木,号横浦,查慎行弟,海宁袁花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得隆科多赏识,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出为江西乡试主考官。雍正帝为铲除隆科多一派的势力,借口他所出的试题“讽刺时事,心怀怨望”,抄家查出的日记中“语多悖逆”,大兴-,将其逮...[详细]
车鸿志 (1894-1932),字凌云。辽宁省凤城县人。高小毕业后,因生活困难随父母迁居一面坡镇。1914年考入同宾县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在一面坡西小营小学教书,不久任该校校长。1921年考取奉天讲武堂,毕业后到东北军第十八旅部当差遣副官,后任丁超镇守使署副官、中东铁路护路军铁甲车队队长等...[详细]
陈琯(生卒年月不详)字谐卿,号东川,宁德县城关人。生于明嘉靖初年,享寿89岁。 陈琯由岁贡授江南凤阳府太和县(在今安徽省)训导时,为太和县编纂第一部县志。之后,历官徐州砀山县教谕、代理萧县县令,后任广东琼州府会同县令,均有政绩。海南盛产槟榔,收入颇丰,上官欲按株征收捐税,而槟榔以果定产,产量...[详细]
陈隄 (1915- ),原名刘国兴,曾用笔名果竹、曼娣、衣尼、殊莹等。辽宁省辽阳县人。曾毕业于哈尔滨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16岁开始在《国民公报·曙光》上发表小说,三十年代及四十年代初,作品多发表于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等地报刊,如长篇小说《追寻》、《卖歌者》,短篇小说《寻人广告》、《生...[详细]
陈瓒(1881~?),号少倪,晚年自署寿石轩主。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福鼎桐山。 陈瓒少时家贫,发愤苦学,终日绘画不辍,画艺渐进。年十三即卖画养母。长大后,钦羡元代名画家倪云林为人,山水画独宗之,自号“少倪”。他擅长用“折带皴”法作山水,潇洒出尘,为世所重。而人物画则师宗清代名画家任伯...[详细]
陈愫,字素心,建宁城关人。清顺治五年(1648)拔贡,八年(1651)举人。康熙五年(1666)任陕西咸阳县令。到任后,将那些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规章一概删除。并多次捐献薪俸倡建学校、桥梁等公共设施;采取措施鼓励农民耕种,积极发展教育;在任3年,政绩显著。病死于任上。 ...[详细]
陈百弓(1906~1941年),名发铿,号伯恭(后改名百弓),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原籍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四大王村,后迁居福鼎县前岐。百弓自幼聪颖,8岁进私塾,后就读岐阳小学、桐山育仁小学。民国12年(1923年)考入福建省立第二中学。 民国22年,共产党人王宏文出任前岐小学校长...[详细]
陈邦辉,松吉乡官江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六月生,民国27年(1938年)7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8月任福州柴井医院医师。民国26年7月,为抗日赴滇缅公路前线,在中缅运输局属下的楚雄诊所当医师,历时3年。其后转至四川三溪厂任主任医师。民国36年1月回闽任福州海港检...[详细]
陈邦兴(1918~1974年)别名阿龙。政和县天井乡人,贫农出身。 陈邦兴幼时家遭兵燹,随父流落他乡。7岁到建瓯替地主放鸭、放牛、放羊。民国23年(1934年),参加建瓯工农游击队。民国27年1月,调省委警卫队任队员,后历任班长、队长、指导员。同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3年12月,跟随...[详细]
陈宝鼎(1909~1935年),又名宝洲,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福鼎秦屿镇。7岁入塾,后因父丧家贫而辍学。年轻时受雇于鱼行,饱尝艰辛。 民国20年(1931年),宝鼎秘密参加黄淑琮等人组织的“反帝大同盟”组织,积极参与-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福鼎的日澳、筼筜、屯头、斗门、岚亭等地...[详细]
陈彬,原名立政,字伯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生于大桥镇横洋村。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福建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民国15年,陈彬就任古田实业局(翌年改为建设局)局长,对地方公路交通建设颇有建树。民国17年,他积极倡导修建古田至谷口公路,联络地方知名人士及归侨50人,组成古谷长途...[详细]
陈成父(生卒年月不详)字玉汝,自幼继承其父陈骏家学。辛弃疾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任福建福州安抚使时,慕成父才,罗致宾席,并以女嫁之。 成父学问以诚正为本,《近思录》一书,口诵心悟不少辍。安贫守道,心志澹泊,极似其父为人,无愧“理学”名家之称。著有《律历志解》、《和稼轩词》、‖斋集》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