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兴 [公元1869年-1916年]

  • 李凤兴(1869—1916)金乡县人。山东琴书南路“李派”奠基人。与长子李若光、次子李若亮号称“父子三将”,创“李派”琴书。喜唱《水漫金山》《单刀赴会》等。为早期从业说书的小曲子艺人。 ...[详细]

李凤云 [公元1921年-1947年]

  • 李凤云(1921—1947)曲阜市小雪镇小雪村人。1943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沂河区中队。1944年所在部队编入沂河独立营七连,他当战士,后任三班班长。在部队大练兵时,被荣记一等功。在魏家坊反击伪军张凤仪部的战斗后,团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在解放新沂县半城镇的战斗中,由于表现突出,再次受到...[详细]

李季富 [公元1923年-1949年]

  • 李季富(1923—1949)宁阳县华丰北高村人。战斗英雄、一等功臣。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6岁丧母。1947年秋,因生活贫困,-加入国民党部队。1948年9月,他在济南战役中被解放。1949年1月3日,在安徽省宿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在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十四军侦察营二连任副班长。同年6月8日,加...[详细]

李浚之 [公元1868年-1953年]

  • 李浚之(1868—1953)号响泉,山东宁津县田家乡(现属杜集镇)曹塘村人。曾任故宫博物院顾问、文史馆馆员,当代研究书画的著名学者。 李浚之出身书香世家,博学多才。早年受舅父张之洞影响,被派往日本考察工业,著有《东隅琐记》。归国后,宦途不得意,兴办实业无成,辞官潜心美术史研究。经四十余年之积...[详细]

李美中 [明]

  • 李美中,名珉,字美中,明朝乌撒卫(今贵州威宁)人。明宪宗章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与贵州卫徐节同为进士。先任宁国县知县,减官田种租,夺还豪家所占民田,公私称便。擢御史,曾弹劾妖人王臣,弹劾中官汪直、沿铭、梁芳,以次诛贬,直声大振。当时人们称李美中为"铁李"。出按四川、湖广,擢升四川按察佥事,告...[详细]

林志浩 [公元1928年-1995年]

  • 林志浩 (1928~1995) 广东普宁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助教、讲师,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鲁迅博物馆研究人员,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北方工业大学语言文学部教授。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传记文学《鲁迅传》,专著《鲁迅研究》(上、下册),...[详细]

李庆双 [公元1965年-1985年]

  • 李庆双(1965—1985)邹城市大束镇岗上村人。1984年12月参军入伍。翌年5月随部队到了云南边防前线,5月30日,在“1072”高地作战中,他毙敌4人,身负重伤入院治疗。 伤未愈便返回前线。在7月19日夜战中,又身负10余处伤,仍坚持为战友压子弹, 战斗结束后,荣立一等功。经过3个多月的医...[详细]

李仁 [公元1868年-1922年]

  • 李仁(1868~1922) 女,字静姗,号息尘,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武进人,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世居武进城内青果巷。曾得舅氏汤润之指导,工诗词书画,创象真绣驰名于世,曾任粹化女校教师。为提高妇女经济地位,于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女子职业团,自任总理。次年正式成立女子职业学...[详细]

李寿民 [公元1894年-1958年]

  • 李寿民(1894—1958)原名效恭,笔名叟眉。济宁市市中区龙门口街人。1917年中学毕业后,以教书为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到城乡演讲,揭露巴黎和会-,反对-的“二十一条”。1921年夏,任济宁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兼教员。 1926年5月任济宁县私立乐育小学校长兼教员。1929年,他...[详细]

刘德炎 [公元1905年-1940年]

  • 刘德炎(1905—1940)济宁市市中区人。20年代初在山东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厦大学。受国民党改组派的蒙骗,加入国民党改组派。1929年春,大学毕业后到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中学任教, 并发表声明退出国民党。1930年初,被国民党政府通缉,--天津、烟台、临沂等地。1936年初他在妻子的支...[详细]

刘林康 [公元1912年-1982年]

  • 刘林康(1912~1982) 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家住区境内博爱路赵家村。常州港务处装卸工,1974年退休。1982年7月18日凌晨,刘上街买菜,走至太平桥处,见一歹徒-,正迎面向桥下逃窜,刘挺身而出,挡住歹徒逃跑路线时被歹徒持刀伤及要害,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同年(公元191...[详细]

刘满朋 [公元1966年-1985年]

  • 刘满朋(1966—1985)济宁市市中区土城乡董庄村人。1984年11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5年初,随部队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2月2日,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收复“A”高地的战斗,他任第二梯队的第二组组长, 任务是协助第一梯队消灭“A”高地敌人,救护伤员。在战...[详细]

刘乃殿 [公元1914年-1979年]

  • 刘乃殿(1914—1979)又名刘来殿。梁山县-乡郝庄人。1932年在泰安一中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1937年经组织营救出狱后赴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后被派往淮南,先后任新四军八团队副官主任、淮南行署粮食局副局长、冶山县县长等。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共烟台市...[详细]

刘南云 [公元1903年-1978年]

  • 刘南云 (1903—1978)号汉甫,又名乃云,化名刘湘南。济宁县(今济宁市任城区) 刘营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建立了中共济宁特别支部,负任交通工作。 1928年8月济宁特支重建,任书记。1929年他奉山东省委指示,到嘉祥县武翟山一带开展建立根据地活动时被捕。1931年出狱后与...[详细]

刘廷怀 [公元1965年-1985年]

  • 刘廷怀 (1965—1985)兖州市小孟乡刘李村人。1984年底入伍。1985年4月随部队开赴云南老山前线,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6月11日, 刘廷怀随突击队向“211” 高地冲击,左腿被击中,但他全然不顾,仍然冒着敌人的炮火,连续抢救了5名战友。6月30日,伤情未愈的刘廷怀随连队到著名的“...[详细]

刘伟 [公元1872年-1943年]

  • 刘伟(1872~1943) 字理南,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武进人,世居城内青云坊,后居区境内周线巷。晚清读法政,民初考取知事,历任江苏溧水县地方检察官、无锡地方民庭推事、浙江杜渎场知事。曹锟执政时,曾在军法处任职,因不满曹滥用刑罚,愤而辞职返里,旋任执业律师。平时接受诉讼,以规劝...[详细]

刘韵珂 [公元1792年-1864年]

  • 刘韵珂 (1792—1864)字玉坡,号荷樵。汶上县刘楼村人。1806年(嘉庆十一年),中拔贡,朝考第一,授刑部七品官。后擢升员外郎、郎中。1826年(道光六年),京察列为一等,授道府级品位。其后,历任徽州、安庆知府,云南盐法道、浙江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详细]

李文 [公元1910年-1931年]

  • 李文(1910~1931) 女,原名李萱,又名文婉,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于武进湟里。小学毕业后进常州芳晖女中读书,民国16年(1927年)参加共青团。因积极参加-被开除回乡,和黄祥宾一起在湟里一带发动女缝工的-斗争和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抗租、抗债等革命活动。后到常州城内做女工工作,...[详细]

李永安 [公元1912年-1943年]

  • 李永安(1912—1943)宁津县杜集乡李麻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中共宁津东区区委副书记。后任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冀鲁边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1943年在乐陵铁洼战斗中牺牲。 ...[详细]

李又邨 [公元1913年-1966年]

  • 李又邨(1913—1966)原名丁景宇,曾用名丁九荣。汶上人。1929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山东泰西区抗日武装起义。八路军山东纵队组建后,任六支队一团-队队长,后任八支队参谋处股长。1939年3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三旅连队指导员,后任教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