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养珍 [公元1872年-1934年]

  • 白养珍(1872—1934) 又名白阳珍,南梁乡荔原堡村人。民国十七年(1928)陇东大旱,饥民铤而走险“吃大户”,白养珍主动为大家出谋划策,勇担重任,深得乡邻敬重。刘志丹在南梁建立革命武装,白养珍打探确认游击队是穷人的队伍后,就在群众中广为宣传。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一月,张策、-到南梁...[详细]

陈亮 [宋][公元1143年-1194年,宋朝词人]

  • 陈亮(1143年—1194年),原名汝能,后改名亮,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才气超迈,喜谈兵。孝宗乾道年间,被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1178年),诣阙-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状元及第...[详细]

张华 [公元1855年-1916年]

  • 张华(1855~1916) 字选清,又名连杰,清怀安镇(今怀安乡怀安村)人。幼习武功,同治八年(1869),投军人“董字三营”为马夫。17岁时,手劈恶狼,名扬军中,升十长。同治十一年(1872),随董军进剿兰州、张家川回兵,骁勇善战,冲锋在先,一次杀敌十数名,遂升为小将领。光绪二年(1876),...[详细]

段治仓 [公元1892年-1956年]

  • 段治仓(1892~1956) 祖籍陕西省定边县。兄弟6人,排行第四,人称段四。14岁即在家乡知名皮影艺人罗占英门下学唱皮影戏,只三四年时间,便学成集生、丑、净、旦及文武行当于一身,并能挑线,会吹、拉、弹、唱的皮影戏技艺。民国十八年(1929),逃荒迁居本县五蛟乡。当时本县文化活动十分落后,段治仓...[详细]

高名山 [公元1886年-1952年]

  • 高名山 (1886~1952) 字镇五,元城乡高桥村人,本县有名富户。民国九年(1920)秋,在家乡开办私塾,免费授徒。民国十三年(1924)与赵良子村民李荣贵组织民团。民国十七年(1928)被陇东民团军总司令谭世麟改编为陇东民团军第十五营,高名山任副营长,不久辞职回乡。当年大旱饥馑,高名山赈...[详细]

贯休 [唐][公元823年-912年,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

  • 贯休:唐兰溪人,字德隐,俗姓姜氏,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遞放之黔。天复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呼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 贯休,(823~912年),俗姓张,字德隐,...[详细]

郭子仪 [唐][公元697年-781年,唐代著名的军事家]

  •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详细]

黄溍 [宋][公元1277年-1357年,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

  •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 他的门人金涓、王袆、宋濂、...[详细]

胡应麟 [明][公元1551年-1602年]

  • (1551-1602) 明代诗人。字元瑞,又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幼年即能为诗,万历中举,后会试不第。乃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专力著述,广引博征。其诗虽承七子余风,但诗论稍有改变,反对刻意章句,提倡天功神力,特别强调诗的兴象,由重格调转向重神韵。有《诗薮》20卷,其论古今...[详细]

康健才 [公元1914年-1978年]

  • 康健才(1914~1978),字华生,陕西省华县人。15岁在西北军第四师护士训练班学习,1931年在西北军第三军医院见习,后由少尉军医连续升为中校军医、院长。建国后于1950年参加工作,在凤县卫生院任医师,曾于1950年8月~1954年10月,为卫生院负责人。擅长内、儿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详细]

郎静山 [公元1892年-1995年,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

  • 郎静山(1892年—1995年),浙江兰溪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立“集锦摄影”艺术,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 一生酷爱摄影,共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龙摄影界展出。 曾经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他是以中国绘...[详细]

李含英 [公元1897年-1961年]

  • 李含英(1897~1961) 字育斋,李良子乡李良子村人。喜读兵书,好武善骑,22岁任赵百户民团团总,组织团丁习功练武,抗击兵匪游勇,维护社会治安,在庆阳府东川一带声望颇高。民国十二年(1923),在李良子等村兴办私学、轮学,所培养学生后来多参加革命工作。民国二十年(1931)春,任陇东民团军...[详细]

李湖 [公元1897年-1969年]

  • 李湖(1897~1969) 悦乐镇上堡子村人,佃农。民国二十二年(1933),红军游击队到悦乐一带活动,李湖支持侄子李培福、李培堂参加革命,投入开创庆北苏区的斗争。为躲避反动民团和地主豪绅对革命家属的-,李湖-领着一家老小,藏于梢林沟壑或四处流浪。1934年陕甘边区苏维埃0成立后,李湖一家得以...[详细]

李培福 [公元1912年-1983年]

  • 李培福(1912—1983),华池县悦乐镇上堡子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其父李海靠租种大地主“恒义和”家40垧土地养家糊口。李培福7岁开始给地主家当羊倌,常以破毡缠身,赤脚上山。9岁进私塾读书,因家贫,仅一年-辍学。14岁时,因交不起地租,地主收回了租给他家的土地,一家人生计无依,流落于梢...[详细]

李青山 [公元1900年-1934年]

  • 李青山,1900年出生于河南省孟津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4岁即出外学艺,靠做铁活苦度日月。1920年,河南孟津发生灾荒,李青山只身一人背井离乡,千里迢迢逃荒到华池南梁。平日里挑起工具箱,走村串户给当地农民打制农具,为猎户修枪做“炮”,老百姓称其为“李炮匠”。李青山性情耿直,为人厚道,在穷人中间...[详细]

李生义 [清]

  • 李生义 字占魁,清五蛟镇(今李良子乡李良子村)人,嘉庆间太学生,例晋武略佐骑尉(从六品)。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苦读诗书,兼习武略。壮年成例贡生,后人国子监读书,遂授武略佐骑尉。后因家务累身,回归故里开办私塾、武馆,招收生徒,教文习武。其秉性刚直,能文善武,家教严谨,育子有方。其子李景泰、李景...[详细]

柳贯 [元][公元1270年-1342年,元代儒林四杰]

  • 柳贯(1270~1342) 元代文学家。字道传。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曾任江山教谕。至正二年(1342)起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在官七月而卒。柳贯跟方风、吴恩齐、谢翱等学作古文、诗歌与方回、仇远、戴表元、龚开交游。著有《柳待制文集》20卷。柳贯官仅止于五品,禄不超过千石。但在当时文坛上影响...[详细]

李希沆 [明]

  • 李希沆 明业乐镇(今悦乐镇悦乐村)人,天启四年(1624)举人,崇祯五年(1628)进士,历任兰阳知县、给事中、山海巡抚、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详细]

李霭之 [五代十国]

  • [五代·后梁]号金波处士,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善画山水泉石,尤善画猫,雅为罗绍威所厚。建一亭为霭之援豪之所,名曰金波,因以为号。《宣和画谱、图绘宝鉴》 李霭之:华阴人。工画山水寒林,有江乡之思。邺帅罗中令厚礼之,为建一亭,为援毫之所,名金波亭,时号“金波李处士”也。有《卖药》、《修琴》、《...[详细]

骆宾王 [唐][公元626年-684年,初唐四杰]

  • 骆宾王(约626或627~684后) 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高宗永徽(650~65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