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达 [公元1906年-1932年]

  • 曾志达(1906—1932),乳名尚志,化名曾听,宣平后溪(今属武义)人。1927年夏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受同乡潘漠华影响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宣平县以三益小学校长身份开展党的工作。不久,于柳城东街协盛酱园建立宣平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同时在柳城组织工会、青年读书会,开办平民夜校、妇女夜校。10...[详细]

章懋 [明][公元1436年-1521年]

  • 章懋(1436—1521),字德懋,号闇然翁,晚年又号瀫滨遗老,兰溪渡渎村人。自幼读书强于记忆。15岁补博士弟子。明天顺六年(1462)以第一名中举(解元)。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会元)成进士,选为庶吉士。次年冬,授翰林编修。逾月,宪宗将于元宵大张灯彩烟火,命词臣撰诗进奉。懋与同官王仲昭...[详细]

张呈祥 [清]

  • 张呈祥(生卒年不详),字露岩,号默村,华容县人。少贫好学,昼樵夜读,无力购书,均以手抄。雍正四年(1726)中举;十三年,充广西同考试官。乾隆元年(1736)授广东信宜知县,后历署万州、儋州知州。赴信宜任时,山水暴涨,淹没人畜无数,他捐俸赈济,打捞尸体购买棺木安葬,帮助修葺房屋;又清理冤狱,整...[详细]

张恭 [公元1877年-1912年,浙江辛亥革命先驱]

  • 张恭(1877-1912),又名临,字伯谦、同伯,人称同伯先生。浙江金华城区人。浙江辛亥革命先驱。 清光绪三年(1877)生,出身书香之家。其父为城区著名塾师,对张恭管教甚严,张恭从小就有“神童”之名。 光绪十四年(1888),12岁参加童子试,名列榜首,考取头名秀才。进入丽泽书院深造...[详细]

张国维 [清][公元1595年-1646年]

  • 张国维(1595—1646),字玉笥,东阳托塘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番禺知县。任间,兴学校,课农桑,以德化民。崇祯元年(1628),擢刑科给事中,曾劾罢魏忠贤党人,陈时政五事。继任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规谏除弊政,升为太常少卿。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10府,曾指挥镇压...[详细]

张浩 [公元1881年-1937年]

  • 张 浩(1881-1937),乳名荣泰,字雨樵,号兆椿,浙江省东阳尖山楼下宅(今磐安尖山镇楼下宅村)人。辛亥志士,与吴映白、邵飘萍、郑文礼、金品黄、陈备三、陈天儒、李昂青合称辛亥革命时期东阳“吴宁八骏”。 清光绪七年(1881)生,出身贫寒。少时发愤读书,府考落选后为塾师数年,赴杭州考入浙...[详细]

张吉阶 [公元1892年-1935年]

  • 张吉阶(1892~1935),又名金阶、级阶,华容县万庾镇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1月后,历任中共石首县委常委兼游击队政委、石(首)华(容)联县-委员会委员兼-队政委、赤色教导军第三军政委、中共江南县委书记。1932年5月,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搞内...[详细]

章驹 [公元1904年-1941年]

  • 章驹(1904—1941),字之鸿,汤溪北源乡下章村(今属兰溪游埠镇)人。家贫而发愤读书,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师范部就读。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金华第一个中共支部成员之一。毕业后,在兰溪县私立绳武小学任教。后脱离中国共产党,以公费生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1932年毕业后任职浙江省民...[详细]

张巨卿 [公元1853年-1926年]

  • 张巨卿(1853~1926),又名荫祚,今华容县胜峰乡人。出身于官僚世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湖北任县丞,后升知县,直隶州同知。三十二年冬,奉命办理长江中上游堤防,3年功成,记大功3次,加三品衔。宣统三年(1911),武昌首义成功,潘鼎新、黄荣率革命军攻城,他为内应,活捉知县乔联昌。潘、...[详细]

张奎祥 [清]

  • 张奎祥(生卒年不详),字星五,华容县人。雍正七年(1729)授河北迁安知县,制止关吏对商贾的0,促进商品交流。后升沧州知州,缉办盗匪,修筑堤防,深受百姓拥戴,人称所修之堤为“张公堤”。十三年升陕西同州知府,送缴田赋极不方便,他请示上级,将田赋实物折钱征收,解决农户送粮之苦。疏浚华阴方山河河道数十...[详细]

张孟兼 [明][公元1338年-1377年]

  • 张孟兼(1338—1377),名丁,以字行,浦江县宋溪平安(今平安张)人。明洪武初年,被征为国子监学录,参与编修《元史》。历任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为官刚正廉明,疾恶如仇,惩治奸吏,决不宽贷。政声上闻朝廷,升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因指责山东布政使吴印违制,反被所诬,明太祖下诏书押京...[详细]

张枢 [元][公元1292年-1348年]

  • 张枢(1292—1348),字子长,祖籍东阳。父观光娶金华潘氏,遂家于金华,曾为婺州路教授,是金华首任学官,著有《屏岩小稿》1卷。其外祖父家藏书数万卷,枢取读,强记不忘。稍长,挥笔成章。人问古今沿革、政治得失、礼乐兴废、帝号官名,回答皆无脱误。谈论人物,则其世系门阀,材质良莠,历历如指掌。请许谦...[详细]

张书旂 [公元1900年-1957年]

  • 张书旂(1900—1957),名世忠,以字行,浦江礼张村人。自少潜心文史,尤好绘画。1922年,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师事吕风子。毕业后,先后在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厦门集美学校任图画教师。1930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先后任助教、讲师、教授。1935年,在南京举办“张书旂个人画展”,200多...[详细]

张肖鹄 [公元1883年-1966年,书生泪尽空忧国]

  • 张肖鹄(1883--1966),名祝南,1883年出生于武昌(辛亥后改名为鄂城,今鄂州)县葛店墩子塘村。1906年,考入两湖师范学堂,由同学好友牟鸿勋介绍,加入共进会。武昌首义后的第六天,即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机关报《中华民国公报》创刊,张肖鹄任副主笔兼,曾作社论《论民国》、《...[详细]

张新锦 [公元1899年-1927年]

  • 张新锦(1899—1927),又名金钱、有金,浦江礼张和祥山村人。出身农民家庭。1916年,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五四运动爆发,领导浙江省立第七师范、省立第七中学同学--,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爱国正义斗争。又积极组织金华抗日救国会,创办刊物《童灯》,宣传-,影响遍及旧金华府属各县。1920年夏,...[详细]

张越霞 [公元1911年-1979年]

  • 张越霞(1911—1979),女,浦江县城人。浦江县启文女子小学毕业后,受五四新思潮熏陶,于1927年2月担任浦江县妇女协会负责人。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越霞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8月遭通缉。受党组织派遣,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担任文印、内部交通,在周恩来、董必武身边工作多年。曾两次被捕,第一次装...[详细]

张祝南 [公元1882年-1966年]

  • 张祝南(1882-1966),字肖鹄,葛店墩子塘人。1906年考入两湖师范,由同学牟鸿勋介绍,加入共进会。武昌起义后任《中华民国公报》副主笔,作社论《论民国》、《说反清》和起草讨清檄文。张振武在北京被害,他即在自己主编的《震旦报》上发文抨击,几遭捕杀。 1913年,张祝南与董必武、张国恩...[详细]

张作楠 [清][公元1772年-1850年]

  • 张作楠(1772—1850),字让之,号丹村,金华潘村乡(今曹宅镇)龙山村人。家贫,由嫂变卖首饰细软助其赴考,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由处州教授历任桃源、阳湖等县知县,太仓州知州,徐州知府,淮徐海通兵备道。任太仓知州时,有盗乘火灾行劫,侦知首恶,连夜逮捕,清早带回城里。百姓惊服破案神速...[详细]

詹蒙 [清][公元1892年-1911年]

  • 詹蒙(1892—1911),乳名炳昌,字仰高,宣平溪口(今属武义)人。少时就读新民塾,继入县立高等小学,转入浙江陆军小学。受同盟会会员王卓等人影响,加入同盟会 组织襄义社。毕业回乡,与潘静观在湖山小学增设高小班,担任义务教员。继就读南京陆军第四中学。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蒙大喜过望...[详细]

赵纲

  • 赵纲(?~1981),又名增天、幼夫,华容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炮科毕业。历任炮兵第五十四团少将团长、军官总队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1949年去台湾,任第五十四军炮兵指挥部少将指挥官、高雄要塞少将司令、第一军团少将炮兵组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