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太尉杨震之孙,杨奉之子,名杨敷,京兆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 字康锡,其笃志博闻,曾任朝廷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等职。当时人对他评价极高,认为唯他能继承祖辈的业绩,然而他却辜负了时人的希望,年纪轻轻便因病去世。杨敷有两个儿子,长子杨纂继承父业,为时所重。篆子杨品仕魏为中大夫。...[详细]
杨集,字文会,卫昭王杨爽子,隋朝宗室。初封遂安王,寻袭封卫王。 炀帝时,诸侯王恩礼渐薄,猜防日甚。集忧惧不知所为,乃呼术者俞普明章醮以祈福助。有人告集咒诅,宪司希旨,锻成其狱,奏集恶逆,坐当死。天子下公卿议其事,杨素等曰:“集密怀左道,厌蛊君亲,公然咒诅,无惭幽显。情灭人理,事悖先朝,是君父...[详细]
杨济(生卒年不详),字文通,弘农华阴人。晋武帝武悼皇后杨芷之叔父、杨骏之弟。历任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 杨济有才艺,曾经从晋武帝校猎北芒,与侍中王济一同穿着布裤褶,骑马执角弓在金辇前。有一猛兽突然出现,晋武帝命王济射之,应弦而倒。不久又有一只猛兽出现,杨济受诏去射杀,六军大叫称快。武帝...[详细]
杨静,字贤籀,隋朝宗室滕穆王杨瓒之子,隋文帝杨坚的侄子,封道王。出继叔父杨嵩。杨嵩在北周,以太祖军功,赐爵兴城公,早卒。隋文帝即位后,追封道王,谥曰宣。以杨静袭爵。卒,谥曰悼,无子,国除。...[详细]
杨骏(?~291年),字文长,西晋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其家四代为名门大族,族侄女杨艳是晋武帝的皇后。他初以荫任高陆县令,历任骁骑、镇军二将军府司马。 泰始十年(274),晋武帝的杨皇后临死之前曾向武帝进言,劝武帝纳杨骏之女杨芷继为皇后。武帝与杨艳感情很好,便依照她的遗言把杨...[详细]
杨谅(575年-605年),一名杨杰,字德章,小字益钱 ,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第五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 ,隋朝宗室。封汉王。仁寿四年(604年),因不满其兄隋炀帝杨广即位,于是起兵造反。不久被杨素率兵击败,之后被幽禁至死,时年三十一岁。 受父宠爱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详细]
杨丽晓,1992年7月18日出生于浙江金华永康,中国内地青年女演员。早期以饰演《我的兄弟姐妹》中的少年齐思甜与《少年包青天3》里的小狸被观众所熟知。2009年出演电视剧《幸福》。...[详细]
杨纶,字斌籀,滕穆王杨瓒子,性弘厚,美姿容,颇解钟律。高祖受禅,封邵国公,邑八千户。明年,拜邵州刺史。晋王广纳妃于梁,诏纶致礼焉,甚为梁人所敬。纶以穆王之故,当高祖之世,每不自安。炀帝即位,尤被猜忌。纶忧惧不知所为,呼术者王琛而问之。琛答曰:“王相禄不凡。”乃因曰:“滕即腾也,此字足为善应。” ...[详细]
杨仁辂,唐朝驸马,出身弘农杨氏,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史书没有对他的履历的相关记载,尚唐太宗第十三女晋安公主,官拜驸马都尉。晋安公主原来的驸马是韦思安,不知何故改嫁杨仁辂。...[详细]
杨爽(公元563~587年),字师仁,小字明达,汉族,京兆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文帝之异母兄弟,美姿仪,骁勇善战,精通兵法,曾两次出征突厥,一战成名,人尽皆知。 杨爽,字师仁,小字明达,弘农郡华阴人。隋武元皇帝杨忠幼子,隋文帝杨坚异母弟,母李太妃。杨爽美容仪,性格聪慧,六岁时封同安郡公。...[详细]
杨秀(573年-618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第四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隋朝宗室,性情暴烈,甚至“生剖死囚,取胆为乐”。 581年,隋朝建国,立为越王,不久,徙封蜀王,任柱国、益州刺史、益州总管,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582年,以本官,进位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592年,任内史令...[详细]
杨玄感(?~613年),隋代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司徒杨素之子。人多说他痴,少年晚成,及长,好读书,善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刺史。在任期间,治理州县,整顿官吏,甚有政绩,后转任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刺史。大业三年(607)拜鸿胪卿,袭爵楚国公,次年任礼部尚书...[详细]
杨勇(?-604年),字睍地伐,隋文帝杨坚长子 ,隋炀帝杨广的同母兄,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原本是隋文帝的太子,后来被废为庶人。杨广即位后,立即假拟隋文帝诏书,赐死杨勇。死后追封为房陵王。 立为太子 杨勇在北周时,因为祖父杨忠的功勋,被封为博安侯。后来杨坚掌政,立杨勇为世子,并拜为大将军...[详细]
蔡景王杨整,隋文帝之次弟也。文帝四弟,唯整及滕穆王瓒与帝同生,次道宣王嵩,次卫昭王爽并异母。整,周明帝时以武元军功,赐爵陈留郡公。位开府、车骑大将军。从武帝平齐。力战而死。 文帝初居武元之忧,率诸弟负土为坟,人植一柏,四根郁茂,西北一根整栽者独黄。后因大风雨,并根失之,果终不吉。文帝作相,赠...[详细]
杨众(?-?),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太尉杨震曾孙,杨奉之孙,杨敷之子。 杨众与祖父和父亲一样传习先祖的学业,以谒者仆射的身份随汉献帝西入函谷关,多次升迁至御史中丞。兴平二年,汉献帝率公卿东返,十二月庚申(196年2月10日)晚上,汉献帝与皇后伏寿、董贵人、郭氏赵氏两宫人、太尉杨彪、...[详细]
杨钟健(1897年6月1日—1979年1月15日),字克强。出生于陕西华县。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杨钟健出身于教师家庭,父亲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杨钟健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详细]
杨忠(507~568年),小名奴奴。北周大臣,隋文帝杨坚之父。祖籍弘农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北魏初期,杨忠的高祖父杨元寿担任武川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以西)司马时,将家迁于朔州神武郡殊颓县(在今山西寿阳县北)。他的祖父杨烈担任过平原郡守,父亲杨祯以战功除宁远将军(从《隋书·高祖纪》和《北史...[详细]
严济慈(1901年1月23日—1996年11月2日),字慕光。出生于浙江东阳。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8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严济慈,其父严树...[详细]
严陆光, 电工学家。原籍浙江东阳,1935年7月6日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