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毓宝(1894-1918),回族,字善楚,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讲武堂、南京军官学校毕业。一战中在法国战死的中国军人。 1909年人省立高等学堂实业科,后便投笔从戎,后考入云南讲武学校。 1912年因学习成绩好,作为优秀生提前派往南京军官学校学习。 1913年爆发“二次革命”,前往江...[详细]
马朝亮,回族,1906年生于云南省陆良县板桥镇旧州村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期,在战乱和灾荒中失去了父亲。母亲领着他和年幼的妹妹马秋兰在苦难中度日。 1928年,中共党员、东陆大学学生程熙文(旧州村人)在昆明创办革命刊物《陆潮》,并利用每年回家过年的机会向乡亲们宣传“军阀不消灭,战祸不能免”的道...[详细]
马登云(1910-1929),字上元,回族,1910年3月8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祖父马敏斋在昆明的回民中有一定影响,马登云小时常听祖父讲述杜文秀起义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就播下了阶级反抗的种子。 1923年,马登云小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投考了省艺徒养成所学习印刷术,空余时间又到开智印刷...[详细]
马丁(1957.04.24-),妇产科学专家,云南省昆明市人。1990年毕业于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获得妇科肿瘤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肿瘤侵袭与转移重...[详细]
马子云(1782-1849),名之龙,字子云,自号“雪楼”。他是丽江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对丽江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马子云最伟大的历史贡献在于,早在鸦片战争发生之前三十多年,就提出禁毒问题,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向官方上 书 提出禁烟主张的人,堪称神州禁毒第一人。只可惜由于当时历史的...[详细]
莫肇衡(1895—1938),云南省广通县(现属禄丰县)人,讲武堂11期学员。183师542旅1083团团长。在台儿庄东南火石埠村遭遇东庄来袭之日军时,他指挥战士们展开肉搏战,不幸被一颗子弹射进了胸膛。在被战敌士抬往战地医院途中,莫肇衡挣扎着扯下浸满鲜血的征衣,在战友搀扶下于道旁一块石头上...[详细]
木懿,明末清初丽江府土知府,系木增长子。 1624年(天启四年),袭父职。 1659年(清顺治16年),投清,次年,授丽江府印。吴三桂欲结吐蕃为外援,见丽江防御严密,于1667年(康熙6年)行文征调士兵千名,懿推故不从,吴遂将元朝所赐木氏掌管边疆的金印强行收收去。 1660年,又将丽...[详细]
木高(1515—1568),明朝人,纳西名为阿公阿目,字守贵,号端峰,又号九江,别号长江主人,木氏十五世,丽江第九代土知府,知府木公之长子。 以武功著称,但也擅长于诗文,且以孝心著名。 木高以武功著称,亦擅长诗文。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承袭丽江军民府知府。 嘉靖四十八年,...[详细]
木公(1495—1553),字恕卿,号雪山,又号万松。历经明朝弘治、正德、嘉靖三个时期的纳西族诗人、木氏十四世,丽江第八代土知府。 诗作有《雪山始音》《隐园春兴》《庚子稿》《万松吟卷》《玉湖游录》《仙楼琼华》等6个集子,诗、词、歌、赋,共1400余首。木公早期诗作多写自然景物,寄情山水。后期...[详细]
木靖(1628年1月5日(天启七年冬月廿九)-1671年8月6日(康熙十七年七月初二)),字晓苍,号文明,纳西族名阿春阿俗,是丽江第二十一代土知府。 木靖是木懿的长子,为人谦和,自幼爱好读四书五经和写诗文,常手不释卷。木靖非常博学,并对学者非常尊敬,他曾将木府所藏的书籍木刻成册刊行。 1...[详细]
木青(1568—1597),明朝人,纳西族名阿胜阿宅,字长春,号乔岳,又号松鹤,木氏十八世,丽江第十二代土知府,中宪大夫,正四品。 木青从小聪颖好学,能诗工书,年仅29岁即卒。是纳西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诗人,也是颇有成就的书法家。 《六公传》称:木青“游意述作,怡情声律,其所著撰,如...[详细]
木泰(1445-1502),明朝人,纳西族名阿习阿牙,字本安,号介圣,为木氏十二世,丽江第六代土知府。 木泰在历代土司中,首倡诗书,倡导学习汉文并创兴教育,推崇文雅风尚,不娶小妾,制定家规,善于治理政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杰出人物,也是纳西人用汉文字写格律诗的第一人、丽江土司中有汉文诗作传世的...[详细]
木尧(1647-1708),纳西族名阿胃阿挥,康熙十七年至康熙三十年(1678-1691)任丽江土知府,中宪大夫,正四品,在任12年。 木櫾是丽江土司木懿的次子,也是木靖的弟弟。木靖无子,收木櫾之子木尧为养子。 1671年木靖死后,清朝要册封木尧为新的丽江土司,但木尧一直推辞,要求册封父...[详细]
木增(1587-1646),字长卿、益新,号华岳、生白,纳西名阿宅阿寺。明代丽江府第十二任土知府木青之长子。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袭知府职,时年11岁。 生白公自幼聪颖,学习勤奋,当政后,于备边之暇,博览群书,熟读经史,吟诗作赋。他力倡学习汉文化,在万卷楼广集百家之书。藏书千箱,手不释卷...[详细]
木正源(1795-1880),初名木淳,字羲民,后因避同治之讳,改名正源,丽江市白沙古镇人。毕生从事教育与学术研究活动,著述颇多。据记载有《周易杂谈》六卷,《羲民文集》及《羲民诗集》各一卷,《见闻杂录》一部。 清光绪《丽江府志稿》载:木正源,“性诚朴,事继母孝,待异母弟如同胞,其读书自经史及...[详细]
宁榥,1912年8月11日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学习,1933年家庭经济供给中断,爱人陈玉平当教师补助他继续学习。在抗日救国的“一二·九”-中,曾积极参加抢回被捕同学方左英等人的活动,为此他被包围清华大学的反动-逮捕入狱。他认识到救国必须有实力。清华大学的传统校风...[详细]
牛焘(1795—1860)字涵万,号笠午,清代纳西族诗人兼音乐家。是个“任情舒卷,绝去依傍”的特立独行诗人。 出生在丽江古城四方街北侧卖鸡巷一个纳西族人家,清道光丁酉拔贡,历官镇沅、安宁、罗平、邓川等县教谕。 沉醉于吟诗弹琴的牛焘,在丽江古城时而弹琴,时而吟哦诗句,悠闲自在。他对友人谈诗...[详细]
裴存藩(1905~1995) 别名:寿屏 籍贯:云南昭通 个人简介: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中央训练团党政研究班第二期、中央政治学校高级班毕业。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团指导员,第二十一军国民党特别党部宣传委员。1928年起任国民党中...[详细]
平开富同志生平(1916-201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老红军、原浙江省石化厅离休干部平开富同志(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15日6时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5岁。 平开富同志1916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会泽县,1933年2月参加革命,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