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长犀(1631一1688年),字六通,赣榆县倪家林村(今赣榆县土城乡倪林村)人。 清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科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殿试中进士。历任河南仪封(今兰考县)、湖北谷城知县。 康熙七年六月(1668年7月25日)郯城发生8.5级地震,倪长犀作《地震记》一篇...[详细]
裴天佑,字顺之,号鹤州,明赣榆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历任建安县(今福建建瓯)令、监察御史、大理寺卿、光禄寺正卿等官职。他清正廉明,执法如山,得到朝野一致赞誉。后因朝廷腐败,弃官还乡后,撰写《鬻儿行》长诗,著成《拙逸亭稿》,并校正张峰所撰的《隆庆海州志》。去世后,其墓志由御史何宽...[详细]
彭加木(1925~1980) 原名彭加睦,广东番禺(今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国36年(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助教、中央研究院技佐。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详细]
岑启沃(1868—1949年),号心田,泗城镇解放街人,壮族,清代岁贡。民国初年任县峰小学校长,民国六年(1917年)广州0军政府成立,任岑春煊总裁府私人秘书,1926年在广西西林县政府任司法,1929—1930年为凤山县政府编纂《凤山县志》,后因-失修。1936年受乐业政府聘为《田西县志》总...[详细]
曲焕章 云南白药创始人 (1880~1938)字星阶,“云南白药”创始人。出生在江川县后卫赵官村,后迁居通海、昆明。曲焕章7岁丧父,9岁丧母,和12岁的三姐相依为命。1892年,到姐夫袁槐家学伤科。后自己配制百宝丹和其他伤科药方,开始行医。1898年,就医病人日益增加,曲焕...[详细]
沈云沛(1854年-1918年),字雨辰,号雨人。甲午(1894年)中进士后,自号东渔、东海赘民。江苏省海州直隶州(今属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沿海滩涂开发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东陇海铁路的奠基人,海州师范学院创始人。 沈云沛是当时全国排名第二的实业巨子...[详细]
石兆前(1948一),东海县白塔镇前城村人。 1968年3月应征入伍,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兵第一八二团、新疆军区道路工程团、基建工程兵第一 O三团、武警交通一总队等单位工作。1970年2月加入中国0。1987年至198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政工大专班毕业,1992年至 19...[详细]
宋耀南,名光璧,男,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耀南村(原沭阳县三区礼义乡磐石庄)人。1913年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7岁进本村私塾读书,10岁时考进阴平小学。16岁考入东海中学。1932年,东海中学毕业。 宋耀南19岁中学毕业,考入淮阴师范学校。此时,全国正掀起反对- 派消极抗日的运动。在校内,他与一...[详细]
孙秉涛,男,又名孙希平,号鲁轩。1908年出生于东海县牛山乡贯庄村。其父孙永凡系清末秀才。孙秉涛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先在本村私塾就读一年后,入石榴树初等小学读书。1919年考入海州东海县第一高等小学,1921年考入板浦江苏省第八师范学校。1926年,孙秉涛师范毕业。1927年初,受聘于海州...[详细]
陶生财, 周士庄镇罗卜村人,民国十四年(1925)生。1964年至1980年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1年3月,陶生财参加了北京前门饭店召开的为期1个月的全国“三料”工作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5年7月,陶生财再次出席了在北京友谊彬馆召开的为期20天 的全国“五料”工作会议,并做了...[详细]
王炽 清朝时期中国首富 钱王 (1836~1903),字兴斋,男,汉族,弥勒县虹溪人。王青年时斗殴杀死表兄姜庚逃至四川重庆,与旅渝滇商合营“天顺祥”商号,来往川滇互贸。随后又与席茂之在昆明合资开设“同庆丰”商号。数年经营,成为滇中富商。英国《泰晤士报》曾对百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详细]
王懿德是清朝乾隆年间左江观察使,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冬游于水源洞,见奇洞胜景,洞内有天,包罗万象,为邕管所无,较他郡为最,便以端庄的楷书,在水源洞口的悬崖上,写下“第一洞天”四字,至今字还在,人以字留名。 由于年久苔蚀,边跋小字仰视不能辨了,兹抄录于下,供诸君鉴赏:予奉命守江左,于斯...[详细]
王得胜 (1825-1908),原名绪岳,更名得胜,字捷三,山东省沂州府兰山县王朱樊庄(今属江苏省东海县南宸乡)雇农王年的遗腹子。清道光五年(1825)二月十二日生,道光十三年随母赴卢沟村卢廷树家佣工,道光十八年雇为海州营守备秦怀扬家童工,以诚实、勤谨、灵俐得秦氏夫妇欢心。道光二十一年因病回...[详细]
王德堂(1926—1985年),辽宁省庄河县人。1954年8月至1956年任凌云县兵役局副政委。1957年至1964年任田林县人武部政委。1964年3月至1968年任凌云县人武部第二政委 。1968年3月至1968年8月任凌云县革委会主任。1984年被捕前任广西柳州市第三运输公司行政科副科长。...[详细]
王辅一(1929一),赣榆县城头镇东大坊村人。青少年时代一面读书、一面参加抗日活动,当过儿童团团长、青抗先队长。1944年8月,到山东滨海学习,毕业后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山东滨海军区政治部、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工作,参加过宿北、鲁南、洛阳、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详细]
王辉(1924一),赣榆县土城人。1938年8月参加抗日同盟会,1939年8月加入中国CP 爱赣榆,为淮河大队战士。历任独立三中队政治宣传委员,长安大队警卫团中队政治指导员、连长、营长,宿迁顺河区区长,淮海大队副大队长,豫皖苏独立三团副团长兼参谋长,48师作战科长,第五兵团工程兵总队参谋长。19...[详细]
王经郭,男,1926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树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42年,东海人民针对日伪军发动的残酷扫荡和蚕食,开展了反蚕食,保卫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就在这一年,16岁的王经郭和村里的其他热血青年一起,投入了抗日斗争的洪流。王经郭参加了村民兵组织,担任村公安员。不久,担任村民...[详细]
王积树(1847—1908年),小名镇帮,字若藩,凌云泗城镇人。清朝同治初年,以文童身份投云贵总督岑毓英做幕僚。随军征战有功,历任师宗、个旧、罗平、富州、巧蒙、宁州、宜良等厅官、州官、县令,后由宜良县令擢升河口边防副督办,先后在云南官场历时四十余年,相继担任盐课大使、红河沿线管带,掌管河口缉私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