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康 [晋]

  • 裴康 字仲豫 ?-? 裴徽次子,有弘量,曾任太子左卫率。 籍贯:司隶河东郡闻喜(山西运城市闻喜县) 主效西晋势力 曾效力过:西晋...[详细]

裴黎 [晋]

  • 裴黎,字伯宗,司隶河东郡闻喜(山西运城市闻喜县)人。裴徽长子。官至游击将军。...[详细]

裴茂 [汉]

  • 裴茂,字巨光,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东汉官吏,官至尚书令。 汉灵帝(公元168年—190年时在位)时历任县令、郡守、尚书令。汉献帝(公元190年—220年时在位)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夏四月,裴茂率领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得胜功封阳吉平侯。 裴茂为裴晔的次子,裴...[详细]

裴潜 [三国][?-244年]

  •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荆州刺史,晋封关内侯。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太尉军师、大司...[详细]

裴宪 [晋]

  • 裴宪,字景思,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西晋末年官员,中书令裴楷之子。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孙,先仕西晋后仕后赵。在西晋时任豫州刺史、北中郎将等职。 后赵安定郡公裴宪,字景思,晋十六国时期河东闻喜人。裴楷之子,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孙。西晋东海王司马越以之为豫州刺史、北中郎将、假节。幽州刺史王浚承...[详细]

曲沃桓叔 [西周][公元前802年-前731年]

  • 曲沃桓叔(公元前802年─公元前731年),姬姓,名成师,谥号桓,排行为叔。晋穆侯之子,晋文侯之弟,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 公元前745年,受封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时年五十八岁。曲沃桓叔有德行和才能,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所以多许有志之士纷纷投奔他。 公元前739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详细]

曲沃庄伯 [西周][?-前716年]

  • 曲沃庄伯(?―前716年),姬姓,名鳝,谥号庄,排行为伯。晋穆侯之孙,曲沃桓叔之子,晋武公的父亲,春秋时期曲沃的封君,前731年—前716年在位。 前731年,曲沃桓叔去世,鳝继任父位,称为曲沃庄伯。前724年,曲沃庄伯攻打晋国都城翼城,杀死晋孝侯。前718年,曲沃庄伯趁晋鄂侯去世之际,兴兵...[详细]

卫觊 [三国][公元155年-229年]

  • 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出自《华芳墓志》,名字取觊觎。《三国志》中做伯儒当是觎儒二字近音同音弄混之故,当从墓碑),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 卫觊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先后任过...[详细]

卫璪 [晋][?-311年]

  • 卫璪(?―311年),字仲宝,卫瓘之孙,卫恒之子,西晋著名书法家。承袭祖父卫瓘的爵位兰陵公。后来东海王司马越把兰陵用于扩充自己的封国,改封卫璪为江夏郡公,食邑八千五百户。晋怀帝即位后,任散骑侍郎。永嘉五年(311年),死于前赵刘聪之手。晋元帝时,以卫瓘玄孙卫崇继嗣。...[详细]

魏悼子 [春秋战国]

  • 魏悼子,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氏最早出人头地的先人魏武子犨长子。魏之先世毕万以军功封于魏(今芮城县境内),是魏悼子承上启下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到战国时,魏惠王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23年。魏悼子子魏绛,春秋大名鼎鼎,8年9...[详细]

魏桓子魏驹 [春秋战国][?-前446年]

  • 魏桓子 (?─前446年),又称魏宣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姬姓,魏氏,名驹,魏襄子魏侈之子。 魏侈死,桓子即位。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 魏桓子去世后,魏文侯继位。 春秋末晋国六卿之一。魏侈之孙。与范氏、中行氏、智...[详细]

魏简子魏取 [春秋战国]

  • 魏取,中国春秋时代晋国的武将、政治家,魏氏第六代领袖。姬姓,魏氏,名取、谥号简。魏献子魏舒之子(《史记·卷044·魏世家》称魏襄子魏曼多是魏献子之子)。史称魏简子。魏取死后,儿子襄子魏曼多继位。...[详细]

魏武侯魏击 [春秋战国][?-前370年,魏国国君]

  • 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为魏武侯元年。据《竹书纪年》则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为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详细]

魏武子 [春秋战国]

  • 魏武子(生卒年不详):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魏犨又称魏武子。《左传》载其为毕万之孙,《史记》载其为毕万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 魏犨追随公子重耳-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封其为大夫,曾任戎右。 城濮之战中,堵截楚国败兵,重创楚军。魏犨曾在一次与曹国的战争中违抗命...[详细]

魏襄子魏侈 [春秋战国]

  • 魏襄子,名叫魏侈,又名魏曼多、魏哆,是战国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据说,魏襄子和范昭子(范吉射)都很讨厌对方。他的儿子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详细]

魏献子魏舒 [春秋战国][?-前509年]

  • 献子(?—前509年),汉族,姬姓,魏氏,名舒,亦名荼。东周春秋后期晋国大夫,著名的军事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晋名将魏昭子绛之孙,晋军步战的创始者。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由车战向步战的转移,仅此一件,就足已使他名垂青史。魏舒方阵的出现是春秋军事史上的大事,是我国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帜...[详细]

卫宣 [晋]

  • [晋]卫恒弟。善篆及草,名晋父兄。父卫瓘,西晋时重臣、书法家。 卫宣,娶晋武帝繁昌公主,婚后数次有酒色方面的过失,被杨骏等诬陷离婚。后武帝知道卫宣是被诬陷的,想要让繁昌公主与他复婚,卫宣却在此时病死。...[详细]

席泽宗 [公元1927年-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天文史学家 1927年6月9日生于山西垣曲。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天文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在古代天象纪录的现代应用、中国出土天文文献整理、天文学思想史研究、夏商周断代工...[详细]

薛顗 [唐]

  • 薛顗,河东汾阴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外孙,母亲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之女城阳公主,父亲是薛瓘。有兄弟薛绪、薛绍。 封河东县侯、济州刺史,与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有交谊。后武则天称帝,李冲将举兵讨伐武则天,并写信给薛顗,希望他参加。薛顗积极招兵 ,响应李冲起兵。事败,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也被牵连,卒...[详细]

薛讷 [唐][公元649年-720年]

  • 薛讷(649年-720年),字慎言。绛州万泉人。北魏河东王薛安都七世孙,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长子。唐朝将领。 唐高宗时以御边有功,官封平阳郡公。其故里为令山西万荣薛李村。唐武德三年(620年)由龙门、稷山等县划地设置万泉后,父子分属两籍,薛仁贵仍属居龙门,而薛讷随地属万泉, 薛讷不善言笑,但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