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9月26日午时,生于湖南省江华县沱江镇大路铺五里村.原名陈蔚英,参加革命后,改名陈为人,曾先后用过陈洪涛、陈福涛、陈涛、伟人、蔚英、维英、为人、张惠生、张道立、张道惠、张明、张敏等名字. 陈为人祖父陈世琛,为人忠厚老实.目不识丁,同妻...[详细]
郭乃岑(1896—1974),又名郭风琴,高邑县花园村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 1919—1931年间,郭乃岑在北京香山慈幼院中学任教,后到吉林毓文中学任教。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郭乃岑作《志之集》、《铁蹄下的生活》十多种抗日宣传品,带领学生宣传抗日和 日货活动。 ...[详细]
韩代望(1913一1972),原名韩振庭,高邑县东林村人,少年时期在本村念小学。1928年,考入赵县中学。1931年,考入北平第一中学高中部。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员,政教科副科长、华北野战军战犯管理所副所长、重工业部人事室副主任,北京...[详细]
韩慧芳同志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河北省高邑县城内一个小商人家庭。父母早逝,生活道路曲折,青年时代追求进步,在河北正定师范求学期间,参与发起组织“朝华社”、“黎明读书会”,出版《朝华》、《晨曦》等新思潮刊物。一九三六年十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即投身革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五省自治和国民...[详细]
韩慧英,女,原名韩慧芝,化名王英,河北省高邑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月生。6岁时,生母去世。1919年入保定第二女师附小读书,毕业后,考入二女师。因对现实不满,遭到校方开除,进步师生为此发动 ,迫使校方收回成命。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从二女师毕业后,受中共北方区委...[详细]
韩振纪(1905—1975),高邑县东林村人。1924年入保定讲武堂学习,曾任国民党第二军见习参谋。西北军总司令部科员,第二十六军总指挥部上尉参谋。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四军侦察科科长,红十三军参谋处处长,瑞金红军学校教员、副营长...[详细]
姜恩柱 男,高邮三垛人,1938年出生。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 他在上海读完小学、中学学业,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64年,任政治辅导员、教员,后调入外交部,赴中国驻英代办处工作。驻英代办处升为大使馆后,先后任使馆三等秘书、二等秘书。1977年,回外...[详细]
孔宪武(1897—1984),宇毅亭,高邑县武城村人。孔宪武自幼读书,1917年毕业于赵州中学,同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生物系。“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演讲队。 1921年毕业后留校,至1936年,历任教员、副研究员、教授。发表《植物之群落与其适应》、《我国北方之五大杂草》、《中国北部的藜科植...[详细]
梁发(1789年-1855年),原名恭,字济南,小名阿发,1789年生於广东省肇庆府高明县古劳村。梁发是中国基督教重要人物。因为当时宣教士主要是在广东,所以当时吸收的信徒主要是广东人。梁发最重要的著作就是1832年所写的《劝世良言》。《劝世良言》基本上是九本小册子合订一起。其中一部分是从圣经的旧...[详细]
李标(1528-1644),男,本县李家庄村人。 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任太子府属官,右春坊右赞善;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为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八月改为泰昌元年;1621...[详细]
李苦禅(1899- 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详细]
李文东,光学专家.中国应用光学的先驱之一.长期从事光学仪器的研制及其加工技术研究.重视培养光学技术人材.在军用光学仪器产品制式化、夜视技术研究、自行设计国产光学仪器,组建光学仪器工厂技术管理体系等方面成绩显著,为中国兵工光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文东,原名李书堂,...[详细]
秦观(1049~1100) 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时丧父,侍母家居,借书苦读,研习文词。个性豪隽,喜读兵书。神宗熙宁十年(1077)往谒苏轼于徐州,作《黄楼赋》,赋成,苏轼誉为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自编诗文集10卷,名为《淮海...[详细]
宋文华(1875—1931),字炳蔚,高邑县西马闲村人。他自幼好学,十九岁应童子试,获第一名,中秀才。二十岁,中汴梁乡试副榜。 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度,宋文华任高邑小学学童。半年后,县成立劝学所,任劝学总董。二三年里,县建立师范讲习所、女子小学,六十所乡村小学。 民国七年,宋文华选为...[详细]
孙承宗(1564~1638)字稚绳,号恺阳。高阳西庄村人,晚年居县城南街。13岁应童子试,成绩优异。28岁辑《高阳志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应乡试中举。乘赴大同任教机会,登恒山、渡桑干河、走飞孤(在今涞源县北),行程千里,遍历大宁三卫,沿途访察戍边将士,周行边垒,绘制防御地图,借以...[详细]
孙觉(1027—1090)字莘老,北宋高邮人。曾任湖州、庐州、润州、苏州、福州、亳州、扬州、徐州等地知州,右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兼右选,龙图阁学士兼侍讲。莘老,精通经学韬略,著作颇多,著有《周易传》《春秋传》等。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曾同苏轼、秦观、王巩等登东岳庙载酒论文。 同年(公元1...[详细]
孙云铸(1895—1979)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奠基人,高邮人。历任教授,地质部教育司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三届人大代表,政协二届、三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曾与李世光一道出席世界地质和古生物学会议,并被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长期以来为培养我国地质人才作出了贡献。发表的《...[详细]
台志远(原姓澹台),又名台凌云,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台庄。1908年因家乡遭灾随父迁到辽宁省开原县。1912年起入开原教会学校学习三年,1923年入开原中学读书。 192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军讲武学堂,改名台凌云。不久离开讲武堂,又入沈阳神学院学习,于l930年毕业,为神学硕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