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堃 [公元1888年-1933年]

  • 王贻堃(1888—1933年),东英区文潭村人。上海法政专门学堂毕业。在校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他是本县唯一的同盟会员。 1917年8月,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这就是“ 运动”。运动展开后,琼崖积极响应,陈继虞组织琼崖国民义勇军(简称民军),任总司...[详细]

王大元 [公元1902年-1978年]

  • 王大元(1902—1978年),多文区抱吾村人。一家三代,都是著名蛇医。祖父王大洗。因救济一位清末落伍的老兵,得到老兵的治蛇伤验方。王大洗通过实践,救治多人。有一次,王大洗到高山岭附近村庄买牛,听说一位被毒蛇咬伤的独子,已经入棺,大洗要求开棺抢救,结果“死者”获救。获救者认王大洗为义父。 王...[详细]

王光谟 [公元1878年-1926年]

  • 王光谟(1878—1926年),字二典,号鸿文,别号觉禅,临高县东江区美山村人。曾在琼台书院读书,与琼山县的王国宪、澄迈县的王钦寅友善。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取得拔贡后,厌恶仕途,回到家乡,发动美山村群众集资办学,邻近乡村的学生慕名而来,他不辞劳苦,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他为人耿直。光...[详细]

王毓瑚 [公元1907年-1980年]

  • 王毓瑚(1907~1980)字连伯。高阳西田果庄村人。父亲王树屏,清末毕业于北京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在当时教育部任部员,也曾兼任中学教员。王毓瑚于1915年到北京上学,父亲的维新思想对王毓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他发奋求学以及国学及外语基础的奠定也有良好的作用。1925年王毓瑚赴欧洲,先在德国波茨坦...[详细]

王良弼 [公元1886年-1944年]

  • 王良弼(1886—1944年),号肖岩,波莲区美珠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20年,应民选任临高县县长。任职期间,做了几件对人民有益的事。 一是兴修南桥水利,疏通渠道,引水流入文澜江。使一片2000多亩的稻田(包括和皮、美鳌、南朝、兰堂、带笏、美珠、苏来等村庄)免受水灾,酸结...[详细]

王仁 [公元1898年-1945年]

  • 王仁(1898—1945年),学名其荣,字同仁,东英区文潭村人。1920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23年毕业后回广州参加国民革命。黄埔军校王柏龄介绍他到军校当教官,他不同意,说家乡(海南)的人民处在军阀统治之中,他要带兵回海南打邓本殷。因此,在1926年初,他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之命去涠州岛征集本县...[详细]

王士颖 [公元1854年-1925年]

  • 王士颖(1854~1925)字启予。高阳留祥佐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春夏之交,全县瘟疫流行,邻里不能相顾。村有葛姓独户,病死六七日,子幼不能殓,尸腐。王士颖闻之,即出钱将其纳棺而葬,其义行为邻里称道。当时高阳织布业兴起,但织机笨拙,效率很低,遂率先购进日本产铁轮织机,招工习造。后又于布业...[详细]

王寿 [元][公元1251年-1310年]

  • 王寿(1251~1310)字仁卿。新城(今高碑店)人。精通蒙文,初为中书省官吏,不久入皇宫侍裕宗,深受恩遇。元至元十九年(1282),被任命为兵部员外郎。至元二十八年(1291),被任命为吏部郎中,他因考虑到女婿博果密当权,请辞职。第二年,被任为大司农丞,未赴任。元贞二年(1296),出任燕南河...[详细]

王守义 [公元1898年-1981年,爱国华侨]

  • 王守义(1898~1981),字仲仁,高阳县西田果庄村入,著名爱国华侨,多年侨居法国。 青年时代 王守义的青年时代,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我国,民不聊生之时。 王守义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启迪,在老师王峰吉的影响和帮助下,毅然抛弃教师职务,投奔李石曾在本县布里村创办的...[详细]

王树楠 [公元1851年-1936年]

  • 王树楠(1851~1936)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新城(今高碑店)邓庄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家学影响,自幼勤读好学。清同治十年(1871)取拔贡,曾在保定莲池书院受业于学者黄彭年,经黄推荐,被聘为光绪《畿辅通志》分纂。光绪二年(1876)中举人,曾在冀州信都书院任主讲。 光绪十二年(1886...[详细]

王松龄 [公元1917年-2005年]

  • 王松龄(1917~2005)新城(今高碑店)辛立庄村人。1935年在村小学任教员,参加了学校教育联合会要求增薪介绍职业的斗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村里组织学生救国会,宣传抗日救国,组织抗日武装,参加了保家自卫军。1937年11月参加华北抗日自卫军,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详细]

王祥云 [公元1919年-1999年]

  • 王祥云(1919~1999)高阳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团排长、连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警备六团、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二旅六团团长,华北军区六十六军教导大队大队长,第一九七师五八九团团长等职。参加了五台、阜平、唐县反“扫荡”战斗和百团大战,曲阳、新乐、石家...[详细]

王锡疆 [公元1905年-1925年]

  • 王锡疆(1905~1925)又名王仲强。高阳利家口村人,1919年7月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五四运动时期与安志成、杨其纲、王斐然等在育德中学组织成立“文学研究会”,阅读进步书刊,探讨新文化、新思潮。 1921年3月,邓中夏到保定传播马克思主义,王锡疆积极追随邓中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初步...[详细]

王兴明 [公元1895年-1981年]

  • 王兴明(1895—1981年),原名显金,又名景伦,本县波莲镇美珠村人。他相貌清秀,生性聪慧,被龙波墟琼剧武生孙发茂收为弟子,教以琼剧、粤剧唱腔,以及台步、摔架、蹬马等武生基本功。1912年,发茂介绍他给琼剧名伶吴长生为弟子(吴和孙均以表演关王戏著名),兴明在吴长生的带教下,技艺大进。1915年...[详细]

王新民 [公元1910年-1945年]

  • 王新民(1910—1945年),又名王常义,出生于临高波莲区美珠村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放牛,后入美珠小学念书。1935年考入临高简易师范学校,在校成绩优异,曾获学校嘉奖。1937年秋毕业前夕,由符英华、王乃策介绍入党。毕业后,回到美珠小学当校长,还办了一间夜校。1939年4月,王新民任中共林柏区...[详细]

王心一 [公元1919年-1990年]

  • 王心一(1919~1990)新城(今高碑店)半边街村人。1937年11月参加抗日自卫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新城县抗日自卫军第四大队文书,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文书、通信员,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学员、区队长、排长、军教干事...[详细]

王玉 [公元1913年-1940年]

  • 王玉(1913~1940)女。原名侯志德。高阳河西村人。父早丧,家境贫寒。童年的磨难,使她养成自强好胜的性格。抗日战争初期,县抗日党政机关以河西村为根据地,发动全县开展抗日斗争,王玉受到抗日干部的教育启发,于1938年参加本村抗日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妇女救亡工作。 1940年6...[详细]

王余佑 [清][公元1615年-1684年]

  • 王余佑(1615~1684)本姓宓,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新城(今高碑店)人。他幼有大志,读书识大体。16岁补博士弟子员。初随定兴鹿善继学,后受业于容城孙奇逢,又与茅元仪、杜越、刁包等人为师友,并曾得到桐城左光斗的赏识。 鹿善继、孙奇逢二人为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王余佑甚为器重,亟称...[详细]

王章书 [公元1938年-2006年]

  • 王章书(1938~2006)高阳布里村人。1956年5月至1958年在沈阳工人技术师范学校当职工。1958年至1962年在沈阳机器制造学校团委工作。1962年至1970年下放回村务农,曾任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党支部书记。1970年任本村民办教师。1978年转为代课教师。 王章书执教的布里...[详细]

王振纲 [清][公元1808年-1878年]

  • 王振纲(1808~1878)字重三。新城(今高碑店)邓庄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与曾国藩同科。他隐居不仕,躬耕养亲,立志为学,对兵、农、礼、乐、地理一类的书籍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治八年(1868),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敬重他的学识,当年十二月聘请他为莲池书院山长。平日他讲学授徒,教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