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泰 (1935~) 江苏高淳人。1955年肄业于江苏师院美术系。历任兰州第十中学美术教师,敦煌文物研究所干部,兰州大学哲学系教师,中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干部,四川师范大学美学研究室主任,副教授。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集《论美》、《再论美》,论文...[详细]
高凤英(1925~1947),女。出生在泰县(今属泰州市)的一个渔民家庭。烈士。7岁开始学撑船下网,练得一身好水性。民国32年(1943年)结婚,丈夫外出拉车,婆母乞讨,她打短工,生活极端贫困。次年参加革命,斗恶霸,搞清算。不久,任双堡乡妇女主任。民国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在紫石县曲...[详细]
高禹民(1916—1940)原名单忠义,又名高升山。高密县人。193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底接任黑龙江省中共依兰县委书记。1940年他被选为中共北满省委执行委员, 兼抗日联军第九支队政治委员。9月,三、九支队攻克克山县城,解救了200多名被捕共产党员和抗日群众。在鸡冠山与日军的战斗中牺...[详细]
谷办华 (1952~) 江苏高淳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班长、排长、干事、代理指导员、股长、上校处长。曾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春潮带雨》、《嫁妆》,报告文学集《“万岁军”纪事》,长篇纪实文学《走...[详细]
郭汝河(1903—1960)高唐县前坡村人。山东老四平调艺人。1922年拜名家赵玉玺(艺名“隔墙酥”)为师,习唱老四平调。在鲁西北一带颇有影响。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演出《独占花魁》,获得演唱二等奖。1958年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会演。 ...[详细]
郭云青,海南临高县和舍镇和平村人。1901年9月20日出生,他少年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后到儋县那大镇灵光小学读书。 1919年,郭云青赴广州市补习学校学习,适逢五四-爆发,他深受影响,对我美丽河山遭受外国列强的肆意瓜分、抢掠烧杀极为愤慨。在广州学习期间,他接受了许许多多进步思想,并发奋...[详细]
韩叔阳(生卒年不详),字进甫。高淳人。明官吏。少时聪慧有大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授任浦江知县。后历官严州知州、湖广副使。叔阳识性明悟,疾恶如仇。任浦江知县时,因致力于肃清官弊,遏制奸诈,浦江人民曾立祠纪念他。在任严州知州期间,他又以断案如神而著称。他仕官在外,不忘故里,曾回乡置办义...[详细]
韩映山(1933~1998)原名韩祖盼。高阳县城北街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避战乱迁至其外祖母家高阳教台村。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受母亲影响,非常喜欢文学。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同仁中学(今保定第一中学),开始阅读从解放区成长起来的作家孙犁、赵树理、周立波、马烽等人的作品。特别是孙犁的作品...[详细]
韩英珊 (1941~) 笔名赤皇吟、菡翁英珊。山东高-。1961年肄业于高唐中学。同年入伍,历任战士、放映员、电影组长,某师电影队长,新疆军区军政干部学校训练部干事,国防科工委政治部文化部专业作家,中国神剑文学艺术学会文学部部长,《神剑》杂志副总,秦凰创编书院总。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详细]
韩子衡(1906—1943)高苑县陶唐口村(今属高青县樊家林乡)人。1938年1月,率数十名“联庄会”员,配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在小清河伏击日军汽艇。同年3月参加八路军, 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五支队第十九中队中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第二团参谋长、清河军区第二...[详细]
黄开礼(1899—1928年),和舍墟人。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916—1920年在府城琼崖中学读书。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思想倾向革命。1924年,任和舍小学校长,因受土豪赖鸿富的排斥和打击,气愤地辞去校长职务,创办一所平民小学校,亲任校长,自费聘请乡人林瀛海当教师,学童免费入学。1...[详细]
胡经伦 (1939~) 河北高阳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钢铁研究院机械工人,张家口4619部队军人,太原东方机械厂职工,《晋阳文艺》小说、故事,《山西曲艺》主编,《山西文学》副主编,编审。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详细]
胡锡琪(1892—1964)字文泉。高密市东李家庄人。扑灰年画艺人。其作品独具风格,不仅在本地享有盛誉,而且远销鲁西南和东北三省。50年代参加高密县举办的美术展览会,受到县里的表彰和奖励。 ...[详细]
姜占甲(1889—1928)高唐县姜庄人。幼年随母逃荒到夏津、平原一带。民国初年,为除暴安良,救危扶弱,在家乡成立“红门”,被扶为“坛师”,入坛群众达千余人。1927年秋,接受共产党的建议,将“红门”改为“红团”,由共产党员金谷兰任团长,他任副团长。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高唐城北开展“打虎除霸...[详细]
金谷兰(1904—1938)字贮溪。高唐县韩寨乡谷官屯人。革命烈士。1925年毕业于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唐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27年春,奉中共鲁北县委指示,加入以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农民组织“红门” (亦称红枪会) ,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30多人,创建了高唐县第一...[详细]
李春茂(1903—1931年),龙波区青郎村人,澄临苏维埃政府的创建人之一。 李春茂生性聪颖,8岁开始上私塾,后入拔吉小学。1921年考上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成绩优异。1924年毕业后,考上琼崖加积农工职业学校(1926年3月改为琼崖仲恺农工学校)。在校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详细]
李恩庆(1919—1942)高唐县三十里铺乡董集村人。1937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高唐县第五区区委书记。1941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组织部部长。1942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书记,随后赴地委党校学习。同年4月29日,在反击日军对冀南“铁壁合围”战斗中...[详细]
李国钧(1918—1950)原名李文同。高唐县杜庄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底任冀鲁豫军区一纵十九旅五十五团参谋长。1949年3月任十六军四十八师一四二团副团长。 同年9月,随部进军大西南。1950年在四川桐子岭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详细]
凌文渊(1876~1944),名庠,字文渊,以字行,号直支(亦作植支),署名筒庐、隐峰居士。泰州人。少时家境清寒,苦读力学,入两江师范学堂,后为贵池刘世珩之幕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春,随刘赴日本考察大阪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目睹日本明治维新实业振兴气象,深有感触。回国后即研究时务,探索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