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镇(生卒年不详)原名公杰,号英叔,明城镇人。南宋咸淳年间任驸马都尉,配度宗皇帝 主。 主去世后,续娶潘氏为妻。他去世后与潘氏合葬于明城镇官迳交椅山。 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园区交汇贯通,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可以在5分钟内分别进入两大...[详细]
严思温(生卒年不详),字象吉,明城镇人。清雍正九年(1731年)任湖南会同县训导,清廉自重,仰慕海瑞的作风。每日都对生员讲授儒家经书,申明务必遵守朱熹在白鹿书院制订的5条学规,因而使习文之风大振。辞职回乡时,全县人举行盛典,举杯祝酒,歌颂不已。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详细]
严相(生卒年不详),字汝弼,人和镇豸岗村人。明嘉靖九年(1530年)贡生,先后任广西兴安和荔浦县知县。荔浦多盗贼,严相上任后,盗贼筑营寨防被捕。严相对他们讲明继续当盗贼和改恶从善的利害关系,盗贼没有不叩头至地表示愿意投降的。严相送荒地给他们开垦耕种,使他们成为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不久,他申请退休...[详细]
严缨(生卒年不详),字宗冕,明城镇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军队大举南进,当时严缨才九岁,父母同时遇难,他只身逃脱。蒙古军队离去后,他含着眼泪埋葬双亲,哀思终生,发奋读书,立志成才。于明成化年间以贡生①身份被授予融县县学教官,后来升职担任南京王府教授,辞职后回到家乡。著有《遗教录》。 ...[详细]
叶贞(生卒年不详),字梦吉,合水镇小洞村人。明宣德十年(1435年)中举人。历任广西浔州、安徽凤阳、广西庆远等知府副职。明天顺三年(1459年),广西农民-,进攻广西庆远府,围困旗山,叶贞领兵前往围剿。后来,-农民攻打鸡刺等寨,叶贞亲自请求前往救援,但都指挥黄铖、知府黄振却不理不睬。叶贞叹息道:...[详细]
张既(?-223年),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举茂才,除新丰令,治绩为三辅第一。 河东之战时,张既授命劝说马腾与钟繇合击击-、郭援,大破之。又和马腾击张晟等,斩卫固、张琰。召马腾于关中,定关西叛。为京兆尹抚民兴政。后来与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狄道,安郡民,徙氐以利趋,拔汉中守。从征张鲁,建议曹...[详细]
张缉(?—254年),字敬仲,凉州刺史张既之子,魏少帝曹芳的岳父。三国后期曹魏大臣,外戚。 曾为温县县令,颇有才干。诸葛亮征魏时,张缉上筹略给中书令孙资,孙资使其参征蜀军。后入宫为尚书郎,因称职被曹叡所赏识,任东莞太守时,拥兵数千。张缉屡次上 书陈述击蜀破吴的方略,又料得诸葛恪功高盖主,必死...[详细]
禚宝南(1909—1985)原名禚承琛。高青县龙桑树乡双柳村人。1925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经组织同意加入中国国民党。1944年8月,被渤海行署任命为青城县县长。1947年3月任山东省河务局秘书主任。1949—1957年,先后任省立四中、利津师范、北...[详细]
蔡秋芳(1956.10_2005.9) 女,山东省高密市人。山东省副省长。 蔡秋芳于1974年至1978年作为知识青年在山东省高密县下乡,在橡胶场厂当工人。1978年至1982年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1982年至1986年任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教师。1986年至1989年在北京农业大...[详细]
陈宝凤(1925—1944)高青县寨子乡丁家村人。17岁参加民兵组织,担任班长。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领“飞行0组”,两个多月埋地雷90多个,0成功60多次,炸死日军4人、敌战马2匹,杀伤伪军61名,被称为“0大王”。是年冬,在高苑县城通往魏家堡的公路上埋设地雷,炸毁敌汽车1辆,炸死敌人4...[详细]
陈凤梧 (1904—1978)高青县樊家林乡道口村人。省农业劳动模范。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48年组织互助组。1951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1952年春,他带头创建高青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在社内实行“包工包产”劳动管理办法;狠抓增产措施,兴修农...[详细]
程云祥(1888—1938)高密县(今高密市) 人。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任中共高密火车站支部组织委员。1927年冬,任中共高密县委委员。1929年夏,因叛徒出卖,躲避缉捕,去东北谋生。后又遭敌通缉,辗转去衡阳。1938年3月, 组建抗日武装高密县0大队并任大队长。同年8月5...[详细]
崔振华(1921—1971)高青县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在垦区抗日根据地担任领导工作,为建设垦区根据地做出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共晋云县委书记、中共丽水地委组织部长、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温州市委-等职。 ...[详细]
戴金川(1918—2000.1.22)河北省高阳县人。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司令部队列科科长、研究室主任,山西朔县武工大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团政委,西北野战军第九师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师政委,中...[详细]
邓汉仪(1617~1689),字孝威,号旧山、旧山叟、旧山农、旧农、梅农、旧山梅农。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年生于苏州,明清之际迁居泰州。文史学者。19岁时为吴县生员,因病未参加乡试,入清后放弃举业。与龚鼎孳为至友,顺治十三年(1656年)曾跟随龚奉使至广东。康熙十八年(1679年),邓汉仪...[详细]
董之远(1920—1947)高唐县姜店乡大董庄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其家中掩护中共冀南六地委组织部长陈达和中共唐南县委领导开展工作。后任中共冀鲁豫一分区情报站站长。1945年,经大力工作,高唐县殷楼、马寨、营坊和茌平县张连桥、刘马庄等几个据点的伪军先后起义。解放战争初期,曾...[详细]
傅书堂(1905—1961)原名傅余庆,绰号“大杠子”。高密县北关人。1924年参加工人运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共产党四方机车厂支部委员会书记。1925年2月初他参与领导四方机车厂工人-斗争,使-持续9天。发表《胶济铁路四方机车厂工人-胜利宣言》。此间,胶济铁路总工会成立,他被推为副...[详细]
傅太平 (1956~) 江西高安人。1974年毕业于江西高安珠湖中学。当过农民、工人、士兵,现任南昌某行业报主任,江西省作协副主席。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火季》,小说集《小村》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1994年卷)。中篇小说《小村》获第五届《...[详细]
符英华,曾用名符殿兰,海南临高县东英镇高定村人,1906年生,7岁入私塾读书,1926年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6月,中共临高支部成立,革命的火种撒遍临高大地,同年9月,县土会、农会、学生会、妇女会相继成立,反帝反封建的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