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业 [南北朝]

  •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燕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侵灭,冯弘逃往高丽,遣儿子冯业率300人浮海投宋,遇风浪,到达新会便居住下来。 冯业被刘宋朝廷封为怀化侯,授罗州刺史,居新会。被后世冯氏奉为岭南开族始祖,冯业用中原汉族的文化意识开导南越族,使人民安居乐业。 ...[详细]

冯智戴 [唐]

  • 冯智戴,字天锡,号辅元,生卒年月不详,唐高州良德人。冯盎之长子,冼夫人、冯宝之曾孙. 智戴勇而有谋,能抚循部众,得士死力,酋帅皆乐于服从。青少年时常随父至洛阳,统领本部精锐之师。大业十四年(618),隋炀帝为宇文化及所缢,天下大乱,智戴率部众逃归,但到处都是起义军,所有关隘都已被占领,智戴只...[详细]

盖叫天 [公元1888年-1971年]

  • 盖叫天(1888~1971)原名张英杰,字燕南,小名老黑、老洞,艺名金豆子、盖叫天。高阳西演村人。出身贫苦,8岁时因家乡遭水灾,难以度日,便同四哥一起进天津的隆庆和科班,开始舞台生涯。为糊口认真学戏,被班里的一位主教老师齐瑞亭看中,教他学武生,并给他取艺名“小金豆子”。10岁开始登台演戏。 ...[详细]

关捷先 [明]

  • 关捷先(生卒年不详),字子卿,荷城街道苏村人。明天启元年(1621年)以南海县县学生员资格应试中举人,明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任江西上饶县知县,改任江西吉安庐陵县知县。当官施仁政、德政,使民众安居;以道德教化百姓,使风俗好转。最后升职担任吏部高级官员。著作甚多。 荷城街道 荷...[详细]

关继书 [清]

  • 关继书(生卒年不详),字桥孺,荷城街道西头村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举人。任番禺教谕。知县器重他,委派他兼任粤秀书院监院。州学主教官吴鸿欣赏他的文章,称赞他才学优异,便以“卓越优异”荐举他,被调任海南感恩县县学教谕,任期届满升为河北宁津县知县,上任不久便去世。 荷城街道 荷城...[详细]

郜海镭

  • 郜海镭 (1956~) 笔名金雨田。江西高安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6—1988年在江西行政学院学习。历任山西省高安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高安县大城乡党委书记,江西行政学院院长办副主任,宜春行署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奉新县副书记、县长,丰城市市委书记,吉安地委委员,井冈山市吉安市委常委,井...[详细]

何冠梧 [清]

  • 何冠梧(生卒年不详),号凤霄,荷城街道石歧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人,历任甘肃文县、礼县、安定县知县。太子的辅导老师杨老师器重他,保荐他,被加知府官衔。不久因亲丧回家,居住16年,以教学维持生计。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有“西江明珠”之...[详细]

何可及 [清]

  • 何可及(生卒年不详),字渐逵,明城镇井山村人。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乡试中与县里杨有声、白一琦一同考中了,可是由于名额由50名减为12名而名落孙山。清顺治九年(1652年)被荐举入太学,后来任从化县县学辅助教员。因为亲丧回家守孝,服丧期满后闭门弹琴、赋诗以外,再不做其他事情。 明城...[详细]

何三复 [清]

  • 何三复(生卒年不详),字载绎,荷城街道石歧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贡生,任贵州新贵县知县。不久改任四川龙安府府学教授、江西龙南县税司,再升任为云南景东府代理知事,后以年纪大为由辞职回家。离开那天,沿路的读书人、老百姓扶老携幼送他,一直送了四十余里,不忍别离。 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详细]

何天衡 [明]

  • 何天衡(生卒年不详),字大行,荷城街道幕岗村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乡试中获得第二名。初任安徽旌德县儒学辅助教员,后升任广西贺县知县。当时贺县民生凋敝,他不遗余力地扶助弱小,压制-,处理侵蚀和消耗社会财富的败类。碰到荒年,他想方设法以钱物救济贫苦或者受灾的人,提供耕牛土地,帮助特别贫困的人...[详细]

何惟恕 [明]

  • 何惟恕(生卒年不详),字养矩,明城镇麦塱村人。明泰昌元年(1620年)贡生,任福建宁德县县丞。做官清廉勤政,体恤百姓,减轻赋税。该县有不少人沉迷于-,他惩罚, 徒,扫除, 风,百姓风俗大变。后升迁为浙江卫的重要幕僚,最后一身清白地归隐,流连于山林田野,并著书立说教育后人。 明城镇 明...[详细]

何锡祥 [公元1951年-1979年]

  • 何锡祥,1951年出生于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一户农民家庭。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生活较困难。他只在乡村小学读了几年书,便辍学回家务农,帮助家计。但他不放松自学文化知识。15岁时,生产队开办工读班,乡亲们见他有一定文化知识,举荐他为教师。他工作认真负责,不但教孩子学文化,而且利用课余、星期天和节假...[详细]

何雪松 [公元1918年-1949年]

  • 何雪松(1918-1949) 四川省高县人,又名永柏、柏林,笔名蜀英。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庭。1947年因组织武装起义,在重庆被捕,在渣滓洞狱中积极为党工作,多次与敌特斗争。1949年11月27日深夜,英勇就义。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何雪松1946年历经坎坷来到重庆,在海棠溪孙家坡...[详细]

何一麒 [明]

  • 何一麒(生卒年不详),字文明,荷城街道石歧人。明隆庆元年(1567年)中举人,任广西兴业县县学教谕,升任广西隆安县知县。在任知县期间,他公平、适当征徭役,取消不必要的开支。对有过失的百姓不用繁琐的法律处理。后再升职任云南大理府知府副官,代理知府职务。督促松懈者,责罚不良者,鼓励优秀者,被称为当时...[详细]

侯孝贤

  • 侯孝贤(Hou Hsiao-hsien),1947年4月8日出生于广东梅州,1948年移居台湾,台湾电影导演、监制及编剧,台湾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1年,侯孝贤拍出第一部长片《就是溜溜的她》,在这部影片中,他运用长镜头而造就出的视觉风格,后来成了他的电影的标识。 1986年,发行...[详细]

黄邦镇 [明]

  • 黄邦镇(生卒年不详),字乃康,三洲街道伦埇村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贡生,任雷州府儒学辅助教师,转任信宜县县学教谕。知县赵挺行委派他守城池,适逢数千农民起义军进入县境、逼近县城,他领兵督战获胜。岭南西道巡道嘉奖他,御史李云鸿推荐他,提学使张镜心也推荐他,后被提升为湖北荆州府松滋县知县。 ...[详细]

黄鹤龄 [公元1892年-1973年]

  • 黄鹤龄(1892~1973),字梦年,西安街道单涌村人,客居广西柳州。民国10年(1921年)保定陆军学校骑兵科毕业,民国16年(1927年)任第十五军一师九团团长;民国21年(1932年)任第十五军四十三师师长;民国22年(1933年)任梧州海关监督;民国25年(1936年)6月任广西梧州区行...[详细]

黄鲲翔 [清]

  • 黄鲲翔(生卒年不详),字鹏翼,三洲街道伦埇村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贡生,任四川万州州学辅助教员,转任四川长宁县县学教谕,后来升为广州府府学教授。在上述学校里任教有方,受到中央派往各省的主考官赞扬。广州府府学任期届满后,升迁为河北安肃县县丞,他不去上任,请求辞职回家。回到故里,他督促指导诸...[详细]

黄虞龙 [明]

  • 黄虞龙(生卒年不详),字汝纳,西安街道大仍村人。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倡议并捐资开凿横洞堤官窦,调节和控防水灾。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任贵州清平县知县,后被提升为贵州黄平州知州。清顺治四年(1647年),当地起义农民首领兰二带兵攻破州城,黄虞龙遇难。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详细]

黄执矩 [明][公元1131年-1163年]

  • 黄执矩(1131~1163年),字才用,三洲街道伦埇村人。年少时不喜欢科举文章,但仰慕理学家周敦颐的学说。南宋绍兴年间(1152~1155年),由封川县尉调任新兴县丞。这期间,他遇上被贬到新兴的宋朝理学家胡寅,于是从胡游学①,共同研究讨论理学的有关问题,得到胡赏识。他认为,一个人不把喜怒哀乐显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