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风(1925-1944)八路军山东军区民兵飞行0组组长 男,1925年出生,山东高青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参加民兵,任飞行0组组长。同年底,陈宝凤等在高苑通往魏家堡的公路上埋设 ,炸死日军4名,炸毁汽车1辆。1942年春,陈宝凤得知在魏家堡修据点的敌人经常到村东北角一...[详细]
陈斗宿(?~1951.11),富湾镇练滘陈家村人。曾任高要警卫队编练处副主任、高要县县长、广东省第三区保安副司令,民国33年(1944年)出任高明县县长。同年12月,陈斗宿慑于人民力量的不断壮大,派谭瑞初为代表,到游击区同共产-表郑锦波谈判,双方达成“划地而治,以新圩横岗村为界,新圩、更楼、合水...[详细]
程本(生卒年不详),字孟中,明城镇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岁贡,任安徽广德州判官。时广德州域内发生蝗灾,州官和下属均束手无策,程本发布告示称:“捕捉到一升蝗虫的给一升粟,捕捉到一斗蝗虫的给一斗粟。”百姓争先恐后地捕捉蝗虫,三天时间便把蝗虫捕捉尽了,庄稼获得好收成。当时,涂相被降职调到广德州...[详细]
程士荣 (1926~2005) 笔名顾昔、史溶。陕西高陵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陇东文工团队长,甘肃话剧团副团长、团长,兰州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省剧协主席。甘肃省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省第...[详细]
陈社 (1952~) 笔名肖放。江苏省泰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8年下乡插队,当过4年农民、4年工人、30多年机关公务员。现任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泰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泰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江苏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详细]
陈寿朋 (1931~) 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大学俄语专业。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1964年后历任《人民中国》俄文版,内蒙古大学教授,内蒙古教育学院系主任、院长、教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八、九届人大代表。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陈月清,女,1932年6月出生,广东高 要人,中共党员。1950~1961年在中山三路 小学、署前路小学、建设二小任教;1972年 后任荣华街幼儿园园长、东方红幼儿园园长 兼党支部书记;2000年退休。她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担任幼儿园园长28年,忘我工作, 爱园如家。在工作实践中,勇于探索,积极 ...[详细]
崔通约(1864~1937)原名成达,字贯之,号洞若,笔名沧海,三洲街道仙村人。他童年时,拜康有为为师,参与戊戌变法运动; 1898年,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创办《南洋时务报》,参与、协助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该报停刊;1899年,他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兴中会;1902年...[详细]
崔颐(生卒年不详),字吉甫,明城镇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贡生,出任河源县教谕。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被钦赐举人,第二年又被钦赐太学学正,任海南文昌县教谕。辞职离开时,饯行的学生络绎不绝,政府把写有“经师人师”的匾赠送给他。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详细]
邓佐虞(1898-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9师参谋长 字述唐。男,1898年出生,河北高阳人。早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9师少将参谋长。1938年2月,参加徐州会战,奉命在鲁南兰陵镇、洪山镇一带阻击日军,与敌人激战数日。5月15日,奉命率...[详细]
杜如曦(生卒年不详),字德贻,人和镇清泰村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岁贡,任乳源县县学辅助教员,造就人才有方,在教学过程中能创造宽松和谐气氛,使人心情愉悦,轻松自如。任教 5年后谢世于任上,替他奔丧扶棺的读书人不计其数,由此可知他品德高尚了。 ...[详细]
杜祖昌(生卒年不详),字孙谋,人和镇矮岗村人。其父杜作揖任广西军储仓事务官,他寄居于广西挪阳,后来入广西思明(辞书上查不到思明郡,可能是思恩郡之误)郡学。父母去世后,他带父母骨骸回乡安葬。建造祠堂,并积存不少用于祭祀的经费。教养 6个儿子,其中5个成名,孙子、曾孙共五代人才济济。矮岗村 ...[详细]
冼夫人孙冯暄,历任隋罗州刺史、唐高州首领 隋开皇末年,罗州刺史冯暄讨贼帅李大檀,并平之,传首军门。承制署首领为州县官而还,众皆悦服。 唐武德四年冯盎以南越之众归顺唐高祖,冯暄降唐。 唐武德六年(623年),钦州总管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昆明、融州、象州等刺史亦进贡筒布,高祖以“道远劳人...[详细]
冯盎,字明达,冯宝、冼夫人之孙,冯仆之子,高州良德人。生于陈太建三年(571年),卒于唐贞观二十年( 646年)。少有谋略,英勇善战。隋开皇九年(589年),冼夫人助隋统一了岭南,盎受册封为宋康令。次年,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作反,围广州城。冼夫人派盎进击叛军,与隋援军会合,击败了王仲宣。隋文帝...[详细]
冯宝,字君珍,号元善(一说字柱石,号廷臣),北燕皇族后裔,高凉郡良德县(今广东省高州市)人,约生于梁天监六年丁亥(公元507年)。自曾祖父冯业浮海归宋,到祖父,父亲三代均为朝廷命官。父亲冯融是梁罗州刺史,公自小耳濡目染,受儒家思想熏陶,受孔孟礼教的影响,养成善良君子品行,自小勤奋好学,青年...[详细]
在象牙艺苑著名于世的大师中,历时超过半个世纪的要算是微雕大师冯公侠了。冯公侠(1894~1963),原名季芳。原籍广东省高明县三洲清溪乡岗头村。其曾祖父、祖父均为清朝举人,并均先后任东莞县和揭阳县儒学。父亲冯万鉴,是清末秀才,因无心仕途,又不善治产,致使家道中落,一生在南海县西樵田心乡教书。冯公...[详细]
冯光亮(生卒年不详),号耕南,荷城街道冈头村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历任和平县、大埔县、东莞县学官。清咸丰四年(1854年)东莞县莞城被太平天-队占领,他监督、率领13个乡的团勇参加收复莞城战役,-加六品官衔。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详细]
冯魂。(560年—590年), 冼太夫人的长孙子,冯暄、冯盎之长兄,隋朝封为四品平原郡公。 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派总管韦洸接管岭南,被陈将徐璒拒之岭外。“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陈主,至此,晋王杨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命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冼夫人派孙子冯魂迎韦洸入广州,实现岭...[详细]
冯仆(550~584),字纯贤,号独统,冯宝、冼夫人的儿子。 冯仆自小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仆幼年是在战乱中长大的,又深受其生母冼夫人言传身教的熏陶,所以仆年纪轻轻便能抚众用兵,智勇双兼。陈永定二年(558),其父冯宝去世。时值陈朝初建,岭南各地酋长互相攻击,掠夺奴隶和地盘,战乱不断。冯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