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立 (1927.4—)女,河北青县人。擅长美术考古与绘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美术考古专著有《中国古代青铜金银纹饰》、《中国古代石刻纹样》、《神陶与瓷器》等。出版有《新中国考古收获》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详细]
张启亚(1923.3—1995.4) 别名施阑,河北沧州人。擅长绘画、美术理论。早年从事漫画、中国画创作,多年从事出版工作,曾任华北新华书店总店出版设计,人民出版社书籍装帧设计,文物出版社编审。论文有《文人画的思想基础》、《论中国画的灵魂——哲理性》、《山水画产生的思想根源》、《中国画的表意特征...[详细]
张善平(1928.11—)河北沧州人。擅长油画、中国画。1952年毕业于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196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历任武汉市美协展览部 主任,市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作品有《收回英租界》、《神农迷雾》、《有鱼图》等。 出版有《醉山张画选...[详细]
赵海鹏(1945.1—)河北献县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69年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天津塘沽文联副主席、副研究员。作品《静静的黎明》获全国第六届美 术作品展览铜质奖、《沐浴》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探幽》获全国第九届版画 展优秀奖、《听雨》获日本国际金奖。多件版画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赵...[详细]
周宝军 (1951.5—) 河北河间人。擅长中国画。1972年毕业于营口市师范学校美术专业,1983年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1988年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美术大专班。历任小学美术教师、文化馆馆员、美术部主任。现任辽宁画院特聘画师。作品有《乡情》、《春风又绿》、《新烟》等。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详细]
周鹤龄(子云),观天书屋主人,1959年生于河北任丘市。先后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力班。2005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现北京首都师大美术学院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创作研究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院特约书画家。 ...[详细]
陈嘉谟,字岘亭,清同治十一年出生于河北任丘北汉乡后边庄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 自幼在本村私塾念书,19岁考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学习二年。 毕业后在冯国璋部历任排长、连长,25岁与冯国璋的侄女结婚,后晋升为营长、团长。1919年在直系吴佩孚部第二十五师任旅长。1921年,在湘鄂混战中受伤,19...[详细]
方兆瑞 (1904-1973),河北省肃宁县人。1933年来到哈尔滨,在道外万泉涌香油坊做工。业余时间练习唱西河大鼓,后专心致志地钻研大鼓艺术。1939年36岁时,开始登台演唱西河大鼓《杨家将》。后终于成为专业曲艺演员。经常演出于道外的肖家茶社、张家茶社、王家茶社、魏家茶社等,几乎场场满员...[详细]
范介卿 (1874-1946),河北省盐山县人。早年曾在《远东报》工作,1921年《远东报》停刊,从俄人手里接过该报的设备,创办《滨江时报》,与其兄范聘卿共同经营该报。他任社长,其兄任经理。幼年仅读了几年私塾的他,在多年的买办生涯中掌握了一套商业经营的本领。时常以"介"为笔名撰写新闻评论。...[详细]
范聘卿 (?-1933),河北省盐山县(今河北省黄骅县)人。本世纪初毕业于北京武备学堂,被派到哈尔滨充任 教官。之前赴海参崴谋生的范介卿投靠乃兄,先任方正县 局马巡录巡官兼拘留所长,不久进入滨江自治会,任第一选举调查主任。1916年,他在道外裤裆街经营发行《远东报》,并出任中东铁路商务代办...[详细]
郭玉峰,河北省海兴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三分区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定唐支队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三支队七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四纵队十旅三十团、二十八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详细]
金灵芝 (1907-?),女。原名李桂芝。河北省献县人,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县。幼年家贫,曾是个捡破烂的女孩。1921年农历正月在开原入营口李子祥共和班,拜张玉璞为师,工评剧花旦,并随班流动北上,边学边登台演唱,学一出唱一出,一唱就红,还常有自己的发挥。遂与男旦小金钟、金镶玉轮换唱主角。途径四...[详细]
吉万山,男,生于1903年,河北省献县高坦村人,从6岁起跟父亲学习家传少林大红拳、埋伏拳,后拜当地武术名师--"铁塔王"、"铁臂王三"王汝生学习绵掌拳、形意拳。他在1918年(15岁),因家乡受旱灾,只身独闯关东来哈尔滨谋生,先在一俄侨家中放养奶牛,后又到一俄侨开的熟皮工厂当学徒。哈尔滨当时俄侨...[详细]
季振同,1901年3月出生于河北沧州,1919年参加冯玉祥的部队,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10月,季振同跟随冯玉祥参加了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驱逐满清废帝溥仪皇帝出宫,深受冯玉祥器重,先后由排长逐级晋升至旅长。1926年9月,参加冯玉祥部五原誓师,任国-军第十四师师长,参加北伐...[详细]
梁洪涛 (1915-1986年),原名梁桐林。河北真桥县城西梁庄人。他出身于书香门弟,其父梁品如,熟读经史,多涉猎外国名著,为爱国名士。1920年在天津结识邓颖超,抗战时,他在汉口找到邓颖超,见到了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任副部长的周恩来,经周恩来介绍,梁品如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郭沫...[详细]
梁振江,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任丘县大梁庄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父亲给地主扛长工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1943年,14岁的梁振江被地主卖到井陉矿区,成了一名深井挖煤工。1947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并任第十团第二连第二班副班长。 参加革命队伍后,梁振江一面积极学习...[详细]
刘春(1918—2007),男,河北省盐山县(今黄骅)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外交学院原院长,中国亚非学会原副会长,中东学会原会长,中国老挝友协原会长,原中国首任驻老挝大使、中国首任驻土耳其大使、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中国首任驻塞舌尔大使、中国驻埃及大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部原主任,炮兵学院原副政...[详细]
刘亚生,又名刘伟光,1910年出生在河北省河间县民台头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穷人家的孩子志不短。刘亚生在肚子填不饱的生活环境中,却酷爱读书。在一家亲戚的接济下,他先后读完了小学和保定二师。后来,靠勤工俭学读完高中课程,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大学里,他白天去上课,晚上给有钱人家当...[详细]
李伟 解放军总政治部原文化部顾问、正兵团职离休干部。 李伟是河北沧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炮兵观测员和数学教员、数理总教、宣教股长,延安炮兵学校和东北炮兵学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