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畅1982年6月19日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北屯区,中国台湾男演员、歌手。 2003年,参演青春偶像剧《蔷薇之恋 》,饰演韩葵而正式出道。2005年,参演偶像剧《恶作剧之吻》饰演江直树。2009年9月25日发行首张个人音乐EP《畅一首歌 》。2012年8月8日,入伍服兵役,为期11月,梯...[详细]
周泗 [生卒]?-? [籍贯]巴县(今属重庆市)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九岁能诗,弱冠为诸生,持才傲物,无意科名仕进。后应某土豪聘,客其家,教授其子弟。土豪暴戾肆虐,泗因忤其意,竟为土豪所害。工诗,然多散失,所存《黄鹤楼》一诗,甚为人传诵,《国朝全蜀诗钞》及《晚晴...[详细]
周开丰 [生卒]?-? [籍贯]巴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官福建龙岩州判。淡于名利,致仕归,与龙为霖、何元鼎等结诗社于东川。尝主讲东川书院。善诗文,其诗潇洒出尘有规度。其文清丽晓畅有韵致。著有《诗影》、《诗铄》...[详细]
朱宝琛(1904-1941),曾用名昌蔚、宝善,北营村人。家境富裕,为当地望族。高小毕业后,入太原新民中学读书。民国18年(1929),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同年,由同乡郝德青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21年(1932),北平召开纪念九一八大会时,为大会总指挥。 七七事变后,同年10月,经多...[详细]
朱长文(1041-1098年),字伯原,自号潜溪隐夫。因筑室隐居“乐圃”,故人称“乐圃先生”。宋代吴县人。北宋学者。10岁能作文,好读书,从泰山孙复授经于太学,尤邃于《春秋》,博闻强识,笃学力行。19岁登进士,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守许州司户参军。因坠马伤足,不愿再当属员。家居20年,筑室故吴越钱氏...[详细]
朱坚(1918-1942),女,原名朱淑云,乳名四姑娘,北营村人。民国14-20年(1925-1931),就读于本村女子学校时,受中-员王子茹老师影响,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民国26年(1937),日军入侵山西,朱坚随其三哥朱指南到五台山参加抗日工作。后任襄垣县妇救会主席及三分区妇女武装部长。后又...[详细]
朱稼轩 [生卒]?-? [籍贯]巴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年十六入邑庠,屡应乡试不第,遂无意科名仕进,以居家读书著述自娱。性乐善好施。伯仲两兄,拙于谋生,家产屡破,则割己产以济之。又创设德余堂义,重修...[详细]
[生卒]?-? [籍贯]乐山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尝寓居温江。康熙八年(1669)举人。授浙江景宁县令。在任十五年,力除弊政,有循声,升南城兵马司指挥使。寻以年老乞休,病卒于邯郸道中。善为诗,《国朝全蜀诗钞》录其诗一首。《乐山县志》、《温江县志 》有传。 ...[详细]
朱指南(1911-1950),又名朱向离,化名林琳、张文成,北营村人。民国19年,就读于太原成成中学,组织学生反蒋抗日。后因遭通缉,遂到北平中华中学就读。民国21年(1932),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察绥抗日同盟军工作,后任河北蔚县县委特派员。民国23年(1934...[详细]
[生卒]?-? [籍贯]巴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湖北咸丰县知县。在官二年,丁忧归里后绝意仕进,先后主讲归儒、字水两书院。年逾七十卒。工诗,善为七言歌行。著有《冷淡吟诗草》(未刊),县人多传诵之。《巴县志》有传。 ...[详细]
邹容(1885年—1905年),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原名桂文,又名威丹、蔚丹、绍陶,留学日本时改名邹容。四川巴县人(今重庆市),出生在一个商业资本家家庭。 应巴县童子试,因愤于考题生僻而-,从此厌恶科举八股。从父命入重庆经书书院,因蔑视旧学而被开除。后逐渐向往维新变法。光绪二十七年...[详细]
王绪武 (1908—1987),何营乡联盟村人。自幼随父学医,1955年在县第一中医联合诊疗所当医生,后在城关医院、县中医院行医,专长外科。治愈了不少骨髓炎和顽疮恶癣患者,擅长接骨正肢。中年后又下功夫研究对脾、肝的治疗。医德高尚。晚年患病卧床后,还坚持为上门求医者诊疗治病,深受群众爱戴。1964...[详细]
阿古拉泰 (1957~) 笔名牧马人。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人。中共党员。 1982年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到内蒙古师大任教,后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创办《诗选刊》,1990年任文艺室主任,1995年调内蒙古青年报刊社任总、社长,编审。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内蒙古文联副主...[详细]
安汉(1897~1943) 字杰三,本县梁山镇人。民国7年(1918)毕业于陕西省立农业学校。因学绩出众,被北洋政府选送法国留学,考入朗西大学农学系。一些热衷仕途的同学认为学农不吃香,便讥笑他是“笨伯”。他不为所动,后经9年苦学,获得本科硕士学位。民国16年(1927),安汉回国后出任国民革命...[详细]
安庆夫 (1938~) 笔名陶、青柏。蒙古族。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蒙文专业。历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蒙语部翻译、播音指导。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乌拉特人》、《高原好汉》,中篇小说《军人的选择》、《温心》、《狼狗》,短...[详细]
阿思根,又名李友桐,1908年1月15日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左中旗一个蒙古族家庭里。幼年时期的阿思根是在封建王公的黑暗统治和 军阀的民族压迫下度过的。 伟大的十月革命和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时期。为了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不少蒙古族青年纷纷奔赴北京城,入蒙藏学校读书。因积极...[详细]
白鉴(1913—1951),字醒吾,南郑县周家坪镇人,一生主要活动在汉中市。民国26年(1937)在西安市第一高中学习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他加入中华复兴社,次年转回陕西省立南郑中学读书时又加入复兴社别动队、西北青年抗敌协会,在校监视进步师生。民国28年(1939)秋,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地质系,写...[详细]
白玉振 (1954~) 笔名博·杭盖、唐斯格。蒙古族。内蒙古科左中旗人。中共党员。 1992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1973年起历任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室主任及总编办主任、副社长、社长,副编审。内蒙古哲里木盟作协副主席。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