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遵(?-263年),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是蜀汉名将张飞之孙,张苞之子,张绍之侄。他身为皇室的外戚,在刘禅任内官至尚书。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攻入蜀国,张遵在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麾下防守绵竹关,诸葛瞻出击阵亡之后辅佐其子诸葛尚,诸葛尚出击阵亡之后在与同僚黄崇、李球等人对抗邓艾旗下邓忠、师纂时...[详细]
赵朓:汉族,中国唐朝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赵珽的父亲,赵敬的祖父,赵弘殷的曾祖,赵匡胤的高祖。 赵朓,在唐朝为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今北京)三县县令。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追尊赵朓为(大宋)文献皇帝,庙号(大宋)僖祖。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正月九日改称文献睿和...[详细]
赵珽(?年--?年):汉族,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官吏。 他是赵朓的儿子、赵敬的父亲、宋宣祖赵弘殷的祖父、宋太祖赵匡胤的曾祖。 赵珽在唐朝为官,在藩镇卢龙节度使属下任从事,累官兼任御史中丞。 建隆元年(960年)三月,追尊曰惠元皇帝,庙号顺祖。谥议,翰林学士窦俨撰;册文,中书...[详细]
洮阳侯赵德存 :北宋宗室,字安世,魏王赵廷美第十子。 九岁授右千牛卫将军,历监门,至骁卫。从祠泰山,领奖州刺史。祀汾阴,以恩迁右羽林将军。 大中祥符四年六月卒,年三十。赠洮州观察使,追封洮阳侯。 子:承衍,礼宾副使。...[详细]
赵德恭(962年--1006年):北宋贵族,字复礼,魏王赵廷美长子。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拜贵州防御使。赵廷美徙房陵后,赵德恭被免官。赵廷美死后,赵德恭被拜为峰州刺史。雍熙元年(984年)十二月,为左武卫大将军,封安定郡侯,判济州。端拱元年(988年),进封为安定郡公。淳化四年(993...[详细]
赵德钧,男,北宋宗室,字子正,魏王赵廷美第五子。 淳化初,拜右武卫将军。 景德二年(1005年),拜右监门卫大将军。 追封安乡侯。 性和雅,善书翰,好为篇什。(《宋史本传》)...[详细]
赵德林:中国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三子,母亲贺夫人。 因为早亡,生前没有名字。他的名字是宋徽宗追赐的,可以断定他是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宋徽宗追赐太祖三子的名字为赵德林,追封赵德林为舒王。 ...[详细]
赵德隆(964年--986年):中国汉族人,北宋宗室,字日新,魏王赵廷美第二子。雍熙三年(986年),知沂州,卒于任上,赠宁远军节度使,追封临沂郡公。...[详细]
赵德钦 :字丕从,中国汉族人,宋朝宗室,魏王赵廷美第六子。 淳化元年,授右屯卫将军,四迁右羽林将军。 景德元年六月,卒,年三十一。赠云州观察使,追封云中侯。 子:赵承遵,为西京作坊使。...[详细]
金城侯赵德润:中国汉族人,北宋宗室,字温玉,魏王赵廷美第七子。 颇好学,善为诗。 淳化元年,始授右领军卫将军,四迁右羽林将军。 咸平六年二月卒,年三十九。赠应州观察使,追封金城侯。...[详细]
申恭裕王赵德文(975—1046年):字子矼,魏王赵廷美第八子。 淳化初,授右监门卫将军,累迁滑州观察使、冯翊郡公。 少好学,凡经史百家,手自抄撮,工为辞章。真宗以其刻励如诸生,尝因进见,戏呼之日“五秀才”,宫中由是悉称之。 德文本廷美第八子,其兄三人早卒,故德文于次为第五也。帝封泰...[详细]
赵德彝(967年--1015年):汉族人,北宋宗室,魏王赵廷美第三子。 雍熙中,授右千牛卫大将军,封长宁郡侯,判沂州。时,儒生乙恕屋前横有一尸,被捕入狱,欲判罪。他怀疑其冤,令缓刑以候,不久,擒获杀人凶手,恕遂获释。进封郡公。 淳化四年(993年),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迁左武卫大将军,改封...[详细]
赵德雍,广陵郡王 ,北宋贵族,字仲达,魏王赵廷美第四子。 化初,授右骁卫将军,历右羽林、龙武二将军,累廷蔡州观察使、咸宁郡公,终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赠宣德军节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谥康简。 明道中,追封广陵郡王。 子:南康侯赵承睦、原国公赵承炳、乐平郡王赵承亮、安王侯赵承燥、南阳郡...[详细]
姑臧侯赵德愿 :中国汉族人,北宋宗室,字公谨,魏王赵廷美第九子。 淳化元年,授右千牛卫大将军,三进秩为左武卫大将军。 咸平二年闰三月卒,年二十四。赠凉州观察使,追封姑臧侯。...[详细]
赵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赵匡胤次子 ,母孝惠皇后贺氏。 乾德二年(964年),任贵州防御史。开宝六年(973年),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任京兆尹,兼任侍中,封武功郡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加任检校太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