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坤 [清][公元1772年-1835年]

  • 卢坤(1772~1835)字静之,号厚山。涿州人。卢坤幼好读书,但对科举不感兴趣,而醉心于诗词古文。21岁时,其父赴山东游幕,临行时,卢坤问父亲归期,其父说:“我以家累幕游,除非你科举为官,我哪有什么归来的日期!”卢坤听后泪流满面,从此一心专攻举业,清嘉庆四年(1799)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详细]

鹿迈祖 [清][公元1705年-1764年]

  • 鹿迈祖(1705~1764)字南皋。定兴人。其祖父鹿宾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鹿迈祖清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旋奉命至陕西宣布皇帝诏谕,适逢大雪,天气骤寒,有人馈赠轻裘一件,鹿迈祖拒不接受。不久,调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巡视中、西两城。后升礼科给事中,继又调任吏科都给事。 ...[详细]

罗成立 [公元1879年-1952年]

  • 罗成立(1879~1952)号熙绩。博野大齐村人。幼年体弱多病,15岁随父(罗老繁,清末武举)学习武术,身体逐渐强壮,遂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罗成立跟从山东来博野县陶墟定居的和尚“秃头华”学习-大 ,每天五更,从大齐到陶墟12华里一步一 ,刺到陶墟天刚发亮,常年不辍。他使-大 出神入化,挥舞自如,...[详细]

罗英 [公元1916年-1990年]

  • 罗英(1916~1990)原名王中位。完县(今顺平)王家庄村人。1931年在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求学时,加入共产党 组织社会科学者联盟、中国互济会,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北民军十四游击支队三大队政治指导员,十三游...[详细]

罗玉川 [公元1909年-1989年]

  • 罗玉川(1909~1989)满城宋贾村人。青年学生时期投身革命,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前一直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积极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1937年到1949年,历任中共满城县工委书记,晋察冀三地委宣传部长,冀中八地委组织部长、四地委书记,冀中行政公署主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详细]

卢潜 [南北朝][公元517年-574年]

  • 卢潜(约517~约574)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他善言谈,少年时有成人的志向。仪同贺拔胜辟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被东魏权臣高澄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卢潜做事机敏果断,为高澄所了解,说他终可大用。西魏大将王思政被俘获于颍川,高澄重其才识。卢潜从容对高澄说:“思政不能死节,何...[详细]

鹿善继 [明][公元1575年-1636年]

  • 鹿善继(1575~1636)字伯顺,号乾岳。定兴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授户部山东主事,与同僚袁世振起草全国盐法,因母丧归里。后补河南,主管辽饷。万历四十六年(1618),朝廷以对辽用兵为名加征田赋,此后逐年增加。鹿善继体察民生疾苦,对此极为愤慨。辽饷告急,欲上 书朝廷以帑银补交之...[详细]

卢同 [南北朝][公元477年-532年]

  • 卢同(477~532)字叔伦。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卢玄之族孙,父卢辅,为本州别驾。卢同身高8尺,容貌魁伟,善于为人处世,入仕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为北海王国常侍。后来渐升为司空祭酒、昌黎太守。入朝为河南尹丞。永平元年(508),豫州(治今河南汝南)民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举城南...[详细]

卢文进 [宋][?-944年]

  • 卢文进(?~944)字大用,一字国用。范阳(今涿州)人。身长7尺,食量过人。少年时为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帅刘守光骑将,迁纳降军使。后唐庄宗李存勗攻幽州,文进首降,遥授寿州(一作蔚州)刺史。 李存勗与刘对垒于莘县(今属山东),令爱弟新州(治今河北涿鹿)团练使李存矩于山后招募劲兵,又令山北居民出...[详细]

卢文伟 [南北朝][公元481年-541年]

  • 卢文伟(481~541)字休族。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少孤,有高远志向,颇涉经史,乐于交游,为乡里所敬重。州辟为主簿。38岁时始举秀才。授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服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灌溉良田万余顷,当地百姓深受其益,修立之功,多委托给卢文伟。卢文伟既善于经营,兼扩展私人家业,他家原来...[详细]

卢渊 [南北朝][?-501年]

  • 卢渊(?~501)字伯源,小名阳乌。北魏范阳涿(今涿州)。性格文雅寡欲,崇尚学业,家门和睦。袭侯爵,拜主客令,典属国。迁秘书令、始平王师。以例降爵为伯,给事黄门侍郎,迁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会南齐雍州刺史曹虎遣使请降,以卢渊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督前锋诸军赴樊、邓。卢渊推辞不成,他认为曹...[详细]

卢之翰 [宋][公元946年-1002年]

  • 卢之翰(946~1002)字维周。祁州(治今安国)人。少年时家贫,喜读书,寄住于单州(治今山东单县)防御使刘乙家中。后又随刘乙至钱塘(今浙江杭州)。太平兴国五年(980)中进士,初为大理评事、临安(今浙江杭州)知县,累迁殿中丞、洺州(治今河北永年)通判。 契丹入侵,卢之翰招募城内壮丁,决漳河...[详细]

鹿丕宗 [清][?-1856年]

  • 鹿丕宗(?~1856)字杰人,号简堂。定兴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道光二十年(1840)被选派至贵州。刚至7日,逢开州(治今贵州开阳)有反案,当事者难以捕获,前任因而负罪,一时无官敢代此职。鹿丕宗奉命审理,不逾月即结案,补授施秉(今属贵州)知县。当时,施秉阴雨连绵成灾,鹿丕宗开仓放粮赈...[详细]

马瑛 [公元1920年-2011年]

  • 马瑛(1920~2011)曾用名马英贤。定县(今定州)马阜才村人。1935年在李亲顾高小毕业。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定县开展党的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从事抗日工作,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历任定县抗日救国动员会锄奸部工作员、县特派员,晋察冀军区教导团政治教导员,第四军分...[详细]

马秉仁 [公元1893年-1951年]

  • 马秉仁(1893~1951)字彝轩。回族。保定人。早年就读于直隶陆军小学堂及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16年9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四连。1918年9月毕业后在晋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官、上校团长等职。1930年任包头市 局局长兼保安总队队长。1935年9月调任晋绥军-副司令。1...[详细]

马德成 [公元1880年-1953年]

  • 马德成(1880~1953)字云鹏。定县(今定州)人。其父为梆子演员。马德成幼读私塾,后入宝胜和科班学艺,演武生。 早年演出于东北、山东一带,在京、津、沪享有盛名。艺术上宗法京剧武生三大派之一的黄(月山)派,以唱念见长,尤重唱功,唱功中擅二黄,以演武生戴髯口的老头戏为最著称。嗓音高亢嘹亮,清...[详细]

马刚 [公元1920年-1946年]

  • 马刚(1920~1946)又名马吉瑞。安国西伯章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3岁便给地主扛长工。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西伯章村地下公安员、安国县第三区工会主任。任职期间,他组织民兵自制土 、土炮,发动群众为前线筹粮筹款,带领武工队员割敌电话线,破敌公路,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详细]

马惠民 [公元1918年-1986年]

  • 马惠民(1918~1986)字恩昌。回族。定县(今定州)城内回民街人。马应龙眼药创制者马金标第十一代孙。1933年定县高小毕业后,继承祖业,研究马应龙眼药的制作。以其父多年经营的武汉为中心,管理包括长沙、衡阳、柳州等城市的马应龙眼药销售点。 马应龙眼药继1915年在北京农商部国货展览会上获奖...[详细]

麻九畴 [宋][公元1174年-1232年]

  • 麻九畴(1174~1232)字知几。易州(今易县)人,3岁能识字,7岁能草书大字,被称为神童。金章宗完颜璟知道后,将他召进宫问:“你进宫殿害怕吗?”九畴回答:“君臣好比父子,子哪儿能害怕父亲呢?”章宗大为惊奇。20岁被选入太学,很有才名。麻九畴随金南渡后,寓居在河南郾城和蔡州一带,到遂平西山后,...[详细]

马良 [公元1875年-1947年]

  • 马良(1875~1947)字子贞。回族。保定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步兵科一期,后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任北洋常备军辎重营管带、步兵第二十一标标统、第六镇炮兵标标统,宣统三年(1911)调北洋第五镇第九协协统。1912年后,任第五师第九旅旅长,山东第四十七混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