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良 [公元1883年-1954年]

  • 李叔良(1883~1954)高阳庞口村人。青年时代涉足商界。1913年他看到经营颜料有利可图,便为德国德孚洋行代销颜料。随着布业的发展,所需颜料不断增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颜料来源断绝,价格猛涨,由于他有存货而获利10余万元。 1919年与孙月亭、杨爱卿等集资开设合记颜料店和合记工厂,除包...[详细]

李树卿 [公元1889年-1955年]

  • 李树卿(1889~1955)易县西北奇村人。李氏家族为当地望族,上溯五代曾出过举人、贡生、秀才20多名。李树卿自幼勤勉好学。19岁开始潜心研学医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辩证施治理论。先后在易县城内的树德堂、万宁堂、广庆恒等药店主方,行医30年。李树卿临症细心大胆,不泥古方,无视俗流,长于达变...[详细]

李树仁 [公元1917年-1997年]

  • 李树仁(1917~1997)完县(今顺平)李千户村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参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完县第八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中共定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云彪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中共完县县委书记。在抗日战争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宣传发动群众,组织人民武装,进...[详细]

李舒田 [公元1923年-1988年]

  • 李舒田(1923~1988)曾用名李树田。完县(今顺平)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39年1月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冲锋剧社社员、宣传队队长,北进剧社副社长,冀晋剧社副社长,解放军六十六军文工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京剧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等职。抗...[详细]

李特 [公元1913年-1947年]

  • 李特(1913~1947)原名李格亮。蠡县南五夫村人。自幼接受进步思想教育,曾成立革命组织“青苗会”,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本村抗救会主任,在抗日救亡活动中,组织妇女上夜校,动员妇女剪发,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蠡县二区人民代表会...[详细]

李天然 [公元1893年-1963年]

  • 李天然(1893~1963)安国伍仁村人。13岁入保定模范小学,20岁考入直隶保定第二师范学校。22岁弃学当兵,从北洋军,先后到过河南、湖南、四川及北京、上海、南京、沈阳等地,见闻甚广。29岁在陕南西乡县加入道教,后到汉中、西安、郑州、北京传道。其间曾回故里做过小学教师,后出外做过税吏、店员,还...[详细]

李铁亚 [公元1905年-1994年]

  • 李铁亚(1905~1994)曾用名李特夫。阜平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跟随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阜平县城区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阜平县县城区党总支书记、区委书记,白求恩的助手兼后方医院三所所长、主治医师,中共阜平县...[详细]

李庭珪 [五代十国][“徽墨”的宗师和发明者]

  • 李庭珪(生卒不详)易水(今易县)人。本姓奚。其祖奚鼐,善造墨,所制者面有 ,印文有“奚鼐”或“庚申”二字。唐朝末年,社会-,庭珪随父奚超携家至安徽歙州。因此地多松树,故此定居,父子以造墨为生。 奚氏造的墨坚如玉、纹如犀,其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捶捣细。庭珪造墨技术尤高,被酷爱书画的南唐皇...[详细]

刘钊 [公元1924年-2001年]

  • 刘钊(1924~2001)又名刘玉波。蠡县人。1937年参加蠡县人民自卫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人民自卫军特务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水上游击队宣传员,中共冀中区保定地委特派员,八路军一二○师师部特务员,中共中央机关特务员,中共中央党校特务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文安县县...[详细]

刘霦 [清]

  • 刘霦(生卒不详)字潜夫。高阳边渡口村人。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初任河南武陟县令。武陟战乱初平,民未举业,百废待兴。他招抚流民,劝勤农事。决河引水抗旱,恢复农业生产,全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未久调任陕西文县令,在任期间翻新文庙,续修县志。废除滥设祠庙以醒民智,为举第者勒石以倡学风,立八股之法...[详细]

刘宝华 [公元1897年-1949年]

  • 刘宝华(1897~1949)完县(今顺平)唐行店村人。早年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因对医学有兴趣,又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医学院前身)。除刻苦学习医学专业课以外,兼学德、日、英等外语,1924年赴德国留学,曾先后从师于东欧许多眼科专家,达到很高的医术水平和造诣。1928年学成回国...[详细]

刘昌 [公元1918年-2006年]

  • 刘昌(1918~2006)又名陈仲文。完县(今顺平)大恩村人。幼年在本村小学和县立高级小学读书。在完县高小读书时,积极参加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组织的革命活动。1934年考入保定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因参加驱逐校长萧汉三的 斗争,被校方开除。改名后考入保定第六中学。1936年曾组织该校抗日民主解放先锋队...[详细]

刘长仁 [公元1920年-1992年]

  • 刘长仁(1920~1992)完县(今顺平)西河口村人。1937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游击第十大队宣传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测绘员、见习作战参谋、参谋,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学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冀晋军区司令部、冀晋军区东线司令部、冀晋纵队司令部作战...[详细]

刘昌义 [公元1905年-1994年]

  • 刘昌义(1905~1994)高阳人。曾入西北军洛阳军官学校受训,1924年10月参加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后加入反蒋战争。1933年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三师师长名义组织抗日武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组织抗日义勇军,不久改编为第一战区豫北抗日游击队。1940年春被日军包围,...[详细]

刘祐 [三国][?-168年]

  • 刘祐(?~168)字伯祖。东汉安国人,汉室宗亲。少时读《严氏春秋》、《小戴礼》、《古文尚书》,注重品行修养。刘祐为某郡主簿时,郡将之子常使刘祐买果品,刘祐却屡买回纸笔给他。郡将责问,刘祐答道:“你儿子已到入学年龄,但性傲骄横,不明事理,人们说你府上无教养,请让我教他读书。”其子遂拜刘祐为师,终成...[详细]

刘德懋 [公元1912年-1993年]

  • 刘德懋(1912~1993)曾用名刘俊衡。高阳季朗村人。1930年2月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1933年7月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8年9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任抗大第三大队卫生所所长,抗大第三团卫生处副主任、主任。1941年5月起历任新四军抗大第...[详细]

刘斗 [清]

  • 刘斗(生卒不详)清苑白团村人。清顺治初年(1644),以教习王世子有功,授兵部启心郎。9年后入宗人府,旋授国史院学士,出任甘肃巡抚。他注重民生,康熙六年(1667)上疏言:“积米年久恐浥烂,请变价籴新谷。”即建议常平仓谷要粜陈籴新,以预备在灾年救济贫民。得到康熙的允准。亦曾上 书修建边防要塞,整...[详细]

刘二高

  • 刘二高(?~1943)阜平北水峪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了村里的游击组。1943年秋,日军荒井部进犯平阳一带,疯狂地实行“三光”政策。9月的一天,刘二高正在抢收庄稼,乡亲们说:“二高快走吧,鬼子来了。”刘二高说:“多割一把是一把,再割点再走吧。”时间不长,3个日本兵持 围住他,要...[详细]

刘芳躅 [清]

  • 刘芳躅(生卒不详)字增美,号锺山。涿州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授编修。十六年(1659),迁侍讲,旋升内宏文院侍读学士。康熙五年(1666),充任《明史》纂修官,迁内秘书院学士。六年(1667),充任会试副考官,又任《世祖实录》副总裁。七年(1668),以...[详细]

刘峰 [公元1923年-1979年]

  • 刘峰(1923~1979)原名刘采峰。新城(今高碑店)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历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摄影干事,晋察冀野战军四旅摄影组组长,晋察冀野战军二纵队、北岳军区、察哈尔军区摄影股股长,晋察冀画报社、华北画报社摄影记者。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