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燮 [公元1911年-1933年]

  • 王燮(1911~1933)字仲融。陕西洋县人。1929年考入洋县中学,受中共党员教师尚辛友、阎灵初等影响,阅读进步书刊,参加-。翌年转入汉中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小组长。奉中共陕南特委指示,与同学、中共党员王辛德、赵文藻等负责书写、刻印、发送党内文件和宣传材料,常常通宵劳作,黎...[详细]

杨王孙

  • 杨王孙(生卒年不详),西汉时城固(今陕西城固县)人,一说为京兆人,我国历史上主张“裸葬”之第一人。 杨王孙家业千金,为一方巨富,喜好黄老之术,对盛行的厚葬陋习深恶痛绝,主张加以改变,并身体力行。当他染病在身、就要离开人间时,再三叮嘱儿子说:“我欲裸葬,万不可违背我的意志,死后用布囊盛尸,下...[详细]

王成富 [公元1956年-1979年]

  • 王成富(1956~1979),黎族,松涛乡毛合村人。兄弟姐妹6人,他是老大。196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黎母山中学。在校期间,喜欢阅读英雄人物故事,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中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被群众选为贫协组长兼民兵排长。1973年...[详细]

王国兴 [公元1894年-1975年]

  • 王国兴(1894~1975) 王国兴,黎族,广东白沙(今海南省琼中县)人。父为红毛峒峒长,在五指山区有威望。30年代时,国民党当局在黎族地区设立“抚黎专员公署”,对黎族人民实施经济剥削的政策。其父被扣上“抗丁抗税”的罪名,关押狱中3年之久,历尽折磨赎回家中几天就去世,母哀伤过度,未几亦病故。...[详细]

王焕然 [公元1924年-1983年]

  • 王焕然(1924~1983) 又名成仁,原籍西乡县,出身于医药世家。1944年毕业于省立西乡师范,1946年弃教从医。建国后,多次接受医学专业培训,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均有提高。参加医疗队,先后深入安康、岚皋、紫阳、白河、旬阳等县,进行疾病普查和防病治病。1965年在安康地区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详细]

王汲然 [公元1914年-1986年]

  • 王汲然 (1914.11-1986.1) 王汲然,原名王鸣飞,字泽田,辽宁省辽中县古城村人。8岁入小学读书,12岁到哈尔滨投奔外祖父,就读于哈尔滨三育中学,1930年毕业,入俄文补习学校。王受外祖父、舅父影响,爱好下棋。棋风雄健、锐不可挡,"杀"遍哈尔滨街头摆棋式的人,被称为"虎将",在哈...[详细]

王良太 [公元1917年-199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王良太,内蒙古军区原副司令员。 王良太同志是四川省巴中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工程兵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平型关战役,领...[详细]

王凌 [三国][公元172年-251年]

  • 王凌(172年—251年),字彦云,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 李傕、郭汜杀害王允后,他逃归乡里。后来举孝廉,为发干长,迁中山太守。后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以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 正始初年,为...[详细]

王明坤 [公元1911年-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王明坤,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九司令部股长、援西军司令部参谋。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参谋,冀南军区侦察科科长、团参谋长、分区参谋长。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晋冀鲁豫军区旅参谋长、桐柏军区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出身 王明...[详细]

王信 [明][?-1486年]

  • 王信(?~1486年),字君实,明代大将。陕西南郑(故治在今汉中市)人。父王忠在王信出生半年后战死于征北战场上,全赖其妻岳氏含辛茹苦将王信抚养成人。 正统中期(约1442),王信袭宽河卫千总。成化元年(1465),积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守备荆襄。河南农民刘通(能力举千斤石狮,人称“刘千斤”)...[详细]

王辛德 [公元1911年-1934年]

  • 王辛德(1911~1934)又名新德、建英、益之、一心。陕西洋县人。1929年考入汉中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次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曾主编《前驱》《追求》《曙光》等宣传新文化、新思潮的进步刊物;还在家乡谢村镇与中共党员李含秀等举办农民夜校,培养、发展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建立中共洋县谢村支部。...[详细]

王心高 [公元1917年-1948年]

  • 王心高,曾用名王兴高,1917年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一个地主家庭。王心高是王家第15个孩子,时常遭到二娘及其亲生子女的歧视辱骂。1924年至1926年,王心高的生母及父亲先后去世,不到10岁的王心高,不堪二娘的-,投到胞兄门下。从此,他奋发读书,决心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为死去的亲娘争光、出气。193...[详细]

汪易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汪易同志是四川省阆中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参加红军。他历任宣传员,宣传大队长,科长,秘书长,教员,旅供给部副政委,冀热辽军区供给部政委、部长,师政委,军副政委,总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他19...[详细]

王岳石

  • 王岳石 (1914- ),曾用名王金镜、王鉴平。辽宁省辽中县人。1930年冬就读于北平弘达学校,并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平师范大学社联、上海法政大学反日联合会工作人员、中共吉林省海陇县委书记、东北军六十七特务连 党支部书记。1934年赴日本法政大学学习。193...[详细]

王运珍 [公元1919年-1947年]

  • 王运珍,1919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5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第二年,母亲也因贫病交加离开人间。16岁的王运珍靠着家里的一亩薄田和替财主做雇工艰难度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王运珍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热情地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活...[详细]

武克鲁 [公元1921年-1945年]

  • 武克鲁,原名武师曾,1921年11月7日出生于山西省祁县夏家堡村。他自幼读书,1937年7月从县城初中毕业,考入太原进山中学读高中。不久抗战爆发,太原失守,学校-停课,遂返回家乡。在太原和返乡的途中,他目睹日军对我同胞烧杀掠夺之暴行,心中充满对敌仇恨。这年秋冬,在共产党领导的牺盟会抗日救国宣传的...[详细]

吴明义 [公元1911年-1985年]

  • 吴明义(1911~1985年),又名吴江平、邬一鸣,江苏省扬中县八桥区油坊镇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他是电影故事片《51号兵站》号称“小老大”传奇性人物的原型。 吴明义因为家庭困苦,12岁由亲戚带到上海学做裁缝。3年学成,2年实践,随后经人介绍到金庭荪(上海流氓头子之一)家做私人裁缝。 民国...[详细]

吴荣正 [公元1915年-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吴荣正(1915—1973)四川省通江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排长、连长,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五团副营长,第七十三团代营长。参加了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七师五...[详细]

吴效闵 [公元1921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吴效闵(1921—1977),山西省太谷县人,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一九三七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第三...[详细]

萧国宝 [公元1927年-1950年]

  • 萧国宝,原名徐永寿,1927年10月10日生于四川省南江县新民乡灌坝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徐学义,母亲雷金秀。萧国宝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姐姐。父母企盼他健康成长,给他取名永寿。 伴随岁月的流逝,徐永寿一天天长大。他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很招家人喜欢。但因家境贫寒,身体十分单薄,为此,父母总是想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