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椿(1928 ~)泾县人。1949 年参加工作,历任芜湖市法院调研员、审判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律师协会理事。多次代办涉外律师业务,皆获胜而归。1986 ~1989 年先后被评为全国司法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 同年(公元1928年)出生的名人: 王乐平 (1928~...[详细]
宛新铮(1935~)庐江县邓湖乡筷岭村人。贵阳医学院毕业。曾任贵阳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室、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全国中医学会贵州分会常务理事,贵州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心血管病学会常务理事,贵阳中医学院教授。主要科研成果:“贵州《2H —2 型》冈步脉象仪的研制”、“中医弦滑脉的研究”等4 项...[详细]
完艺舟(1923~)完艺舟,亦名完颜艺舟,满族,肥东县人。建国前毕业于江苏丹阳正则艺专。建国后,初从事编剧工作,先后在省内外创作改编、发表大小剧作40 余个,代表作有《拾棉花》、《三踡寒桥》、《大别山上》和电影文学剧本《牛郎织女》(与人合作)等。70 年代从事工作,曾任向全国发行的通俗期刊《演唱...[详细]
京兆万年(今陜西西安)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孙,梁州都督韦令仪之子。玄宗开元间登进士第,又以宏词登科,试判入高等 曾任京畿县尉。天宝初,曾充使监选黔中。历任礼部、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及礼部、吏部、户部侍郎。约卒于天宝末年,年49。事迹见《吕衡州文集》卷六《韦武神道碑》。《全唐诗》存诗...[详细]
韦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大中七年登进士及第,辟徐商襄阳掌书记。咸通中,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为鄂岳观察使。咸通末,终尚书左丞。其在襄阳与徐商等唱和诗编为《汉上题襟集》,已佚。《生平事迹见《翰苑群书》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详细]
韦瓘,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桂林人)。字茂弘,生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卒年不详。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人。考官:户部侍郎张弘靖。试题为《荐冰》诗。卢钧、鲍溶等同年。 韦瓘属京兆韦氏龙门公房,父韦正卿,登“茂才异等”科,韦瓘十九岁应进士举,二...[详细]
魏杞(1121—1184)南宋-。字南夫,一字道弼,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移居明州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十二年进士。受经于明州赵敦临。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不辱使命,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后出知平江府,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魏杞,以祖恩补官。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详细]
韦安石(651年-714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 韦安石出身于京兆韦氏郧公房,早年历任乾封尉、雍州司兵参军、膳部员外郎、永昌令、并德郑三州刺史、文昌右丞,并以鸾台侍郎之职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得罪张易之被外放为扬州长史。 神龙政变后,韦安...[详细]
韦处厚(773~828年),唐文宗朝宰相。字德载,原名韦淳,为避宪宗李纯名字的谐音,改为“处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自幼酷爱读书,博涉经史,一生手不释卷,勤奋著述。在朝为官二十多年,历仕宪、穆、敬、文四个皇帝,忠厚宽和,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宪宗元和初(806)进士擢第,三年(80...[详细]
韦丛芜(1905~1978),霍邱叶集人,原名崇武,又名立人、若愚,韦漱园之弟。民国7 年(1918 年)春入湖南法政学校。民国9 年入阜阳省立第三师范。民国11 年赴安庆,与李霁野合办《微光周刊》和《微光副刊》。后又去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北京崇实中学、燕京大学求学。民国14 年与韦漱园、曹靖...[详细]
韦待价(?-689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逍遥公韦敻之后,象州刺史韦挺之子。 韦待价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历任左千牛备身、卢龙府果毅都尉、兰州刺史、凉州司马、萧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凉州都督,封扶阳侯。 垂拱元年(685年),韦待价拜相,授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详细]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详细]
韦道逊,京兆杜陵人。曾祖肃,随刘义真渡江。祖崇,自宋入魏,寓居河南洛阳,官至华山太守。道逊与兄道密、道建、道儒并早以文学知名。道逊,武平初尚书左中兵,加通直散骑侍郎,入馆,加通直常侍。 《全唐诗》收《晚春宴》诗1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韦道逊,《北齐书》卷四五有传,为京兆杜陵(今陜西长安...[详细]
韦鼎(约513~592年),字超盛,京兆杜陵(治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祖父韦睿,梁朝开府仪同三司。父韦正,曾任黄门侍郎。韦鼎自幼博通经史,通晓阴阳八卦,工于诗,尤善长相术。曾先后在梁、陈、周、隋四朝为官。 梁朝时,传说他是个神奇人物,曾先后做邵陵王主簿。侯景之乱时,司徒王僧辩将他引为户曹属,...[详细]
韦皋(746年—805年9月13日 ),字城武。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韦元礼七世孙,韦贲之子,出身京兆韦氏,排行第二十三。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为建陵挽郎。大历初任华州参军,后历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陇州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详细]
韦贯之(760年-821年11月13日),本名韦纯,字贯之,一字正理,唐朝宰相, 韦贯之出自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德宗贞元年间中举后历任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李诵即位后升任监察御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巴州刺史,在回京任中书舍人之职后,因奏对得当而被宪宗李纯所欣赏。元...[详细]
韦弘敏,是唐朝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称制)时代的高级-和宰相。 《旧唐书》、《新唐书》没有他的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他的祖父是隋朝汴州刺史、井陉定侯韦师。 683年十二月,唐高宗驾崩,唐中宗即位。684年正月初十,唐中宗任命左散骑常侍(门下省-)韦弘敏为太...[详细]
韦见素(697年-762年),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太原尹韦凑之子。 韦见素出身于京兆韦氏南皮公房,历任相王府参军、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袭爵彭城郡公。 754年(天宝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