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大臣,0相。为主和派重要人物。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邑建英才馆,聘为师,其二甥秦桧皆从之学。 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康王赵构至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即位后,任知枢密院事,旋进右仆射。与黄潜...[详细]
王步文(1898~1931),字伟模,化名王自平、朱华、王华。潜山县资福寺(今岳西县汤池区斯桥乡人),中共安徽省早期领导人之一。 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王步文入私塾启蒙。民国4 年(1915 年)春,求学于革命党人刘若愚兴办之刘氏族学(后改为粹新小学)。民国6 年与王效亭等在粹新小学...[详细]
王步毅(1927.8~)滁州市人。民国36 年(1947 年)毕业于安徽霍山师范学校。1953 年调入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工作。1974 年10 月调入省文物工作队(现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7 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1984 年评为研究馆员。曾参加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寿县柏家台战国大型建筑遗址...[详细]
汪采白(1887~1940),名孔祁,号澹庵,又号洗桐居士,歙县西溪南人。20 岁从叔父鞠友习国画。宣统二年(1910 年),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国画手工科,数上黄山写生,又临摹古画,从中吸取营养。后从事美术教育,历任武昌师范大学教师、北京师范学校图画教师、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校长、中央大学国画系...[详细]
王昌洪(1914~1933)金寨县人。民国17 年(1928 年)参加赤卫队任队长,是立夏节起义的组织者之一。起义成功后,参加红军。民国22 年任红二十八军二四四团团长。转战四川至甘肃边境,在与国民党军作战时牺牲。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张德仕 (1914~1935) ...[详细]
王昌甲(1905~1932)金寨县果子园乡人。民国19 年(1930 年)参加赤卫军,次年参加红军。民国21 年6 月,任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某团政委。同年8 月,全团与国民党军在霍邱城西遭遇,战斗中身负重伤,英勇牺牲。果子园乡 果子园乡位于皖鄂毗邻金(寨)罗(田)交界的大别山腹地,红色革命圣...[详细]
王成美(1920~)萧县黄口镇南瞎子营村人。民国28 年(1939 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第三师连指导员、团组织股长、团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北军分区团长兼政委。1950 年调长寿航校任警卫团政委。1951 年学习飞行。1953 年任航空兵团长,1956 年任航空兵师...[详细]
王成瑞(1937~)庐江县人,作曲家,1956 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学院,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一级作曲。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从50 年代起,在省级以上报刊、出版社、电台、电视台、唱片社发表、出版、播映各类声乐作品334 首(部)、管弦乐3...[详细]
王崇,西汉扶平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孙、王骏之子。 历任刺史、郡守、御史大夫、大司农、卫尉、左将军(《百官公卿表》为右将军)、大司空,封扶平侯。安汉公王莽专权于朝,篡位之心日益明显之时,王崇无力回天,为保名节,欲称病乞骸骨归于乡里,未成,后被傅婢毒死。...[详细]
王崇典(1903~1928),字彝文,又字逸文。生于涡阳县城华祖庙街。自幼聪颖,13岁就读县立高等小学,文章、书法均冠全校,深受众人嘉许。16 岁,到芜湖芜关中学读书,成绩优异。“五·四”运动时,王崇英接受新思想,写过抨击时弊的剧本《春思》、《李家庄》、《烈焰》等。中学毕业,因经济拮据,回涡阳任...[详细]
王传友,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副政委。1939年12月出生于本县新河乡马庄村。中共党员。1958年2月参加解放军。1960年7月担任排长,1965年8月任“南京路上好八连”政治指导员,1969年12月以后曾任八三三○五部队政治处副主任和主任、八三三○五部队副政委和政委、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和...[详细]
王春(1909~1989)霍邱桥店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红军,民国2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任副连长、连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大二队二中队副队长、苏嘉支队营长。解放战争中任豫皖苏军区副团长。建国后,历任团长、师长、中南荣军疗养院院长。特等残废...[详细]
汪椿(1760-1825年),字春园,晚号式斋。淮安府清河县(今淮安)人。清乾嘉时期天文历法学家。他好学强记,博览群书。他对天文历算之法尤精,对历代历算法的精疏正误了然于胸。他认为,古推步之术,以郑康成研究最为精密,北周甄鸾“不知康成之确,乃自为步算,其术甚疏;孔疏疑-错乱,推算益舛;陈澔...[详细]
汪大燮(1859~1929),字伯棠,祖籍安徽黟县际联镇宏村,出生于杭州。清光绪十五年(1889 年),考中举人,援例为内阁中书,升侍读、户部郎中。后又考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以明敏谨慎著称。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和议初有头绪,沙俄帝国提出要求,妄想在山东享受特别权利,并以决裂为恫吓,迫签专...[详细]
王大凡 王大凡 (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祖籍安徽黟县,寄居江西波阳。少时在姐姐家的“红店”学画陶瓷古彩,此时汪晓棠也在姐姐家的红店画粉彩,有机会接触到汪晓棠,拜晓棠大师为师。王大凡早年学习沙山春、钱慧安、费晓楼的绘画艺术,中年学习吴道子、陈老莲、马镜江的绘画技法,可谓转益多...[详细]
张其濬(1900~1983),字文渊,界首市徐寨乡巴庄村人。兄弟4 人,张其濬排行第三。 民国3 年(1914 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民国8 年因参加“五四”运动被校方开除,中途辍学。民国10 年赴法国留学获得巴黎大学物理硕士学位,又转入巴黎高等无线电学校,后在巴黎SFR 无线电公司任职,获...[详细]
汪道海(1924 ~)嘉山县( 今明光市) 明光镇人,民国26 年(1937 年) 参加革命。建国后,曾任四川省物资局-、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局局长等职。1986年离休。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汪泉 安徽省合肥庐江县 辛明 安徽省宿州萧县 王凯 ...[详细]
汪道涵(1915~2005)嘉山县明光镇人。民国22 年(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嘉山中学读初中,后在上海交通、光华大学深造。在校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民国26 年10 月,与其父汪雨湘等亲属投奔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经党组织派遣深入皖东抗日前线。民国28 年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与...[详细]
汪导洋(1930 ~ )嘉山县明光镇人, 幼年在明光小学读书, 民国26 年(1937 年)10 月跟随父兄奔赴延安,民国27 年1 月参加革命,民国35 年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延安保育院小学、中学、大学、自然科学院学习。民国34 年11 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工作。“ 0” 期间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