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氏,又称“大巢氏”。 “有巢氏”既是个人称号,也是氏族代号。“有巢氏”是那个发明巢居的人的称号,也是这个人所在的氏族的代号。“有巢氏” 因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为他所在氏族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称号便渐成为氏族的代号。 相传,远古时代他发明了巢居,教民构木为巢,以防野兽侵袭。《太平御览》卷...[详细]
袁宏谟,字荫普,1828 年( 清道光八年)生。安徽省肥西县农兴乡袁圩人,后来参加太平天国,被任命为杭州守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入山为僧,重修庙宇,求取真经,被尊为“中兴始祖”。1886 年( 光绪十二年),逝世。 -投身太平军 袁宏谟,字荫普,1828 年( 清道光八年)生。农兴乡...[详细]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详细]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详细]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在复古派...[详细]
(148~209) 东汉末史学家、政论家。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况13世孙,少好学,善于解说《春秋》。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后迁秘书监、侍中。敢于抨击当时流行的谶纬符瑞之说,反对诸侯专有领地、大夫专有采邑和富人自由兼并的土地私有制。他提出人君治理国家应当“屏四患”,即“伪、私、放、奢...[详细]
岳珂(1183~1240)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曾知嘉兴府,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等。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1234)。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详细]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 宣和四年(1122)初,岳...[详细]
岳云民族英雄岳飞的长子(亦说养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杰出英雄。他慷慨忠勇,颇有父风,在-金兵侵略战斗中屡立奇功,百战百胜。却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和父亲岳飞及部将张宪一起惨遭杀害,死时年仅22岁。 岳云,字应祥,号会卿。岳云生于钦宗年间,相州汤阴人(河南)。 岳云绍兴三十年(116...[详细]
俞方皋(1893——1981年),字九如,沙井驿人,是位有影响的爱国将领。 曾先后任国民军第13师参谋长、第13军军参谋长、国民党第21军团参谋长,参加了北伐、抵抗日本侵略战争。1949年,所属22军酝酿起义,他亲自率领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人员直属部队,向绥远董其武将军的部队靠拢。...[详细]
于禁(生卒不详),字文则,东汉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磁窑西太平)人。官至虎威大将军。 东汉中平元年,于禁投奔东郡太守曹操,因他弓马娴熟,武艺出众,谈吐不俗,任为点军司马,领兵镇守兖州。 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从山东奉诏入京都洛阳,歼围李催、郭汜等。沿途大小数十战,于禁随军而行,建立不少战功,...[详细]
俞通海(1329—1366年),字碧泉。明开国大将,河间郡公俞廷玉长子。早期占据巢湖为盗,后归朱元璋,擅长水战,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在鄱阳湖大战中救出朱元璋。官至中书省平章政事。 后在围攻平江战役中,中流矢身亡,死年三十八岁,无子。追赠虢国公、谥忠烈。 俞通海有兄弟二人,分...[详细]
玄机(约844年-约871年),别名鱼幼微、鱼蕙兰,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江陵愁望有寄》、《赠邻女》等。在温庭筠的帮助下,李亿心满意足地把鱼玄机取进了家门,但原配裴氏知道后便把她赶到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尹温璋判杀。 人物生平 一岁。844年(唐会昌四年)...[详细]
于志宁(588~665年),唐初大臣、学者。鲜卑族。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县)人,出身于关陇贵族阶级,曾祖父、父亲先后在北周和隋朝居显位。他投奔李唐政权后,历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位居宰相。后在统治阶级内部两派势力斗争中,遭贬谪。 于志宁少年好学,尤长于文学。隋炀帝大业末年,他任冠氏县令。当时...[详细]
曾圣提(1901—1982) ,祖籍广东潮州。幼时在福建厦门集美学校读书,高中毕业后在厦门报社工作。1922年到新加坡任教,半年后返回国内。1925年去印度,追随甘地任文职,1926年回国。1927年再去新加坡,入《南洋商报》任电讯编辑兼副刊编辑,1930年任编辑主任,不久即主持读报编务,对业...[详细]
曾应之(1918—1949年) ,又名陈北镐、陈烈丰,笔名戈基、万年青等,生於潮安县登云区方安洞(今浮洋镇福洞宫边村)。1936年10月加人华南抗日义勇军,12月底加入0。1937年初任义勇军潮汕大队大队长。7月任0韩江工委宣传部长。1938年初任0潮汕中心县委宣传部长,2月兼任0汕头市工委书...[详细]
唐代画家张萱,作品《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徵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於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各不一,并且分别体...[详细]
张耒(1054~1114) 北宋诗人。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生长于楚州淮阴(今属江苏)。苏门四学士之一。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元□初占试馆阁,授秘书省正字,官至起居舍人。绍圣中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徽宗立,起立黄州通判,知兖州,召...[详细]
张奂(104—181年),敦煌渊泉人(今甘肃安西县东)人,字然明,东汉大将。 其父张惇,任汉阳郡太守。张奂少时从太尉朱垄学习《欧阳尚书》。他嫌牟长所著的《尚书章句》(又名〔氏章句》)废话太多,就把原书四十五万余字删节成九万字,表现了在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后来在大将军梁冀幕府任职时,他把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