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 [汉][公元前156年-前101年]

  • 文翁(前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龙舒(今舒城县)人。 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开湔江口,灌溉繁县农田1700顷,发展水利事业和农业生产。同时建立学校,兴办教育,选送蜀郡俊秀之士张叔等18人去京师从博士学习,归属后教授生徒。公元前141年在成都城南建文学精舍讲堂,入学者免除徭役...[详细]

武祯 [宋][公元1171年-1227年,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

  • 武祯(1171年—1227年),宿州临涣(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生在氏族家庭,天资聪颖,知识渊博,尤其善于观测天象,并在这方面有着卓越、独特的悟性和才干。在金宣宗和金哀宗时期,从事天台管勾和天台长行之职。掌管和研究天文历算,推算和编制历法,主持观测天象,推算日月星食...[详细]

武伯纶 [公元1902年-1991年]

  • 武伯纶(1902—1991),阎良区关山乡东兴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学教员。建国后,历任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西北大学副教授,西北历史博物馆馆长,陕西省文化局、文物局副局长兼省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民盟陕西省委副主任。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考古、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详细]

吴昌硕 [公元1844年-1927年,清末海派四大家,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详细]

吴承恩 [明][公元1500年-1582年,明清小说四大家]

  •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详细]

吴谷 [公元1883年-1911年]

  • 吴谷(1883~1911)字春阳。合肥(今属长丰县)人。 1903年组织“自强会”。次年春至上海 ,与高荫藻等创办青年学社,结识陶成章、宋教仁、黄兴筹人,加入军国民教育会。是年冬与万福华等密议暗杀安徽巡抚王之春,案发,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夏与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十余人发起组...[详细]

吴光义 [明]

  • 吴光义 字行可,晚号觉庵。明无为州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参加江南乡试,名列榜首。三十五年(1607)中进士。任仁和县令,有政绩,擢升工部主事。改任兵部职方司,出辖山海关,使- 生还者数万。以参议职任陕西边境神木道,转任四川副使,后升任河南巡抚,处理积案,开释株连,不可胜数。晋升兵部右侍郎...[详细]

吴国对 [清][公元1616年-1680年]

  • 吴国对 (1616~1680),字玉随,号默岩,学者,《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曾祖父.顺治八年(1651年)拔贡,十一年顺天府举人,十五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吴国对及第后,深得顺治皇帝的赏识,授翰林院编修.吴敬梓在《移家赋》中得意地描述顺治对曾祖父的恩宠:"三殿胪传,九重温语,宫烛...[详细]

吴弘道 [元]

  • 吴弘道(生卒不详)字仁卿,号克斋先生。祁州蒲阴(今安国)人。以府判致仕,元大德年间(1297~1307)已成名,其杂剧作品有《子房货剑》、《火烧正阳门》、《醉游阿房宫》、《楚大夫屈原投江》,以明快、流畅,给人以清新之感而盛行天下。著有散曲集《金缕新声》,已失传,今存小令34首,收在元杨英《阳春白...[详细]

吴敬梓 [清][公元1701年-1754年,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的作者]

  •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54岁。幼即颖异,善记诵。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详细]

吴均 [南北朝][公元469年-520年,南朝梁文学家]

  •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 (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详细]

武亢 [宋][公元1199年-1234年,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

  • 武亢(1199年—1234年),武祯之子。宿州临涣(今濉溪县临涣)人,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其聪明才智不弱于他的父亲,善于观测天象,担任天台管勾和天台长行之职。 ●天资聪颖 武亢是位少言寡语、不苟言笑的人。金史列传第六十九记载:子亢,寡言笑,不妄交。尝与一学生终日相对,握筹布画,...[详细]

吴铭道 [清]

  • 吴铭道,生卒不详,清初诗人。字复古,贵池【今安徽省贵池县】人。铭道足迹半天下,游踪所至,山川形胜,摹写如绘,凭吊胜迹,感怀遗踪,每多豪宕激楚之音。著有《复古诗集》。附,吴铭道诗一首。刘景升墓东朝党锢竟流离,俊及名高亦可思。莫向呼鹰台上望,人间何限景升儿。 ...[详细]

吴佩之 [公元1874年-1963年]

  • 吴佩之(1874~1963),名纫礼,湖滨乡六家畈人,幼年在本村私塾读书,16岁时,经里人吴仲卿引荐,从家乡徒步奔至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攻读航海课,同时补习英语、数学,经5年学习,在毕业考试时,以各科全优,获全校第一名,深受校长萨镇冰的器重,被选在萨的部下见习海军业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详细]

吴潜 [宋][公元1195年-1262年,宋朝宰相,宋朝词人]

  • 吴潜(1195?~1262) 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号履斋,德清新市人。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淳□十一年(1251)参知政事,授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围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复职调集诸军击退元兵。他痛感南宋国势衰微,认为推原祸根...[详细]

吴谦 [清][公元1689年-1848年,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

  •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1689~1848年),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吴谦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详细]

吴汝纶 [清][公元1840年-1903年,近代文学家、教育家]

  •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近代文学家、教育家。今枞阳县会宫乡老桥人。同治三年(1864)举人,次年中进士。他先后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历官直隶深州、冀州(今均属河北)知州。光绪十五年(1889)起,主讲保定莲池书院,执教多年,弟子甚众。二十八年,吏部尚书张百熙荐举为京师大学堂教习,自...[详细]

吴廷斡 [明][公元1491年-1559年]

  • 吴廷斡 (1491~1559),字嵩柏,号苏原。明无为州人。正德十四年(1519)中举,十六年(1521)取进士。历官兵主事、户部主事,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在吏部铨选中,推荐直言的谏官,忤上司之意,调任广东佥事,转任岭南分巡道兼督学政。因弹劾权贵,改任浙江参议、山西参议。山西年荒,力请赈济。出库...[详细]

吴应箕 [明][公元1594年-1645年]

  • 吴应箕(1594~1645) 字次尾,号楼山。明贵池大演(今属石台)人。 幼从学于舅父李首川, 16岁参加科举考试,20岁被为博士弟子生员。八试南闱不第,49岁中副榜,与侯方域、陈定 生、冒辟疆、方以智结为挚友,成为“复社”领袖人物之一。明崇祯十一年(1638),执笔撰写了有140名士...[详细]

武之望 [明][公元1552年-1628年,明末著名医学家]

  • 武之望(1552~1628年),明末著名医学家。西安府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出身于耕读之家,少年时刻苦好学,经史子集无不通晓,被誉为“关中鸿儒”。 武之望淡于名利,一生未追求功名。他因子孙辈患麻疹时苦于乡间无医诊治,便亲自尝试,在钻研前人医学典籍的同时,翻山越岭采撷草药,治好了子孙的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