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序昭

  •  沈序昭,1893年出生于彩塘华美村一贫农家庭,幼丧父。少年时在锡箔店当学徒,青年时关心国家命运,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农民运动兴起,沈序昭积极参与筹备成立农协工作并当选为上莆区农协委员。是年加入中国0。 沈序昭革命立场坚定。1925年,工贼侯映汀倚仗国民党反动势力残害红色工会同...[详细]

沈尹默 [公元1883年-1971年,北京大学校长]

  •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祖籍浙江湖州人,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详细]

史涣 [三国][?-209年]

  • 史涣(?—209年),字公刘,曹操部将,东汉末年沛国(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史涣少年时就已经有任侠之风。在曹操开始发迹的时候,史涣就以门客的身份跟从曹操,任中军校尉。此后史涣就一直随着曹操东征西讨,多立战功。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后更名为中领军。史涣的地位约与韩浩相当,二人均为曹操...[详细]

石介 [宋][公元1005年-1045年,北宋初期教育家、学者、文学家]

  •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北宋初期教育家、学者、文学家,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因他曾在家乡的徂徕山下从事著述讲学,故人们称他为徂徕先生。 石介的父亲石丙曾做过太常博士。他自幼勤奋好学。长大后外出游学,在应天府学学习期间,生活非常艰苦,吃不上菜,有时连口粮也不宽裕,但他...[详细]

施闰章 [清][公元1618年-1683年]

  •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详细]

史万宝 [唐]

  •  唐将,原为长安大侠,佐李神通迎唐军,封原国公。镇宜阳时,从其将盛彦师之计,伏杀李密。后辅佐淮阳王李道玄与刘黑闼作战,坐视不救,导致李道玄战死。 史万宝是唐朝初期的将领,原本是长安豪侠,与唐宗室李神通共同在户县起兵,担任李神通的副职,聚集了一万兵马,会同在司竹举兵的平阳公主所部七万人共同迎...[详细]

史万岁 [隋][公元549年-600年,隋朝名将]

  • 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为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隋书·史万岁列传》)。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15岁的史万岁随...[详细]

施闫章 [清][公元1618年-1683年]

  • 施闫章(1618-1683):清宣城(今宣州市)人,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顺治进士。康熙时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侍讲,参与撰修《明史》。他是清初驰名全国的大诗人,与当时山东莱阳著名诗人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擅写五言诗,辞清句丽。曾与同邑高咏据东南诗坛数十年,号“宣城体”。著有《施愚山...[详细]

司马相如 [汉][公元前179年-前117年,汉代著名词赋家、文学家]

  •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字长卿,乳名“犬子”,汉巴郡安汉(今四川蓬安)人。生于公元前179年(文帝元年)。《史记》本传谓其“既卒八年”天子始封禅(武帝元封元年),据此推算,卒于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五年)。少年时好读书,学击剑。景帝时,“以赀为郎”,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详细]

宋估 [清][公元1723年-1735年]

  • 宋估 字履褀,号慎斋。清无为州人。雍正(1723~1735)初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任四川内江县知县,有政绩。调至京,任刑部主事。后出任铜仁府官,有治绩。调官至浙江台州府,以父母丧未赴任。守孝期满,任陕西汉中知府。后调任湖南长沙府,推行宽恕政治,使吏民不扰。归故乡后,家无长物,结诗文社以自娱,作...[详细]

苏成美 [清][公元1827年-1894年]

  • 苏成美 (1827—1894),又名迈周,字怀之,泾阳人(今永丰乡岭下村人)。太平大国后期,得浙江盐运使苏式敬(族人)聘用,经理浙、赣两省盐运事务,越数年,家资雄厚,其商号遍及汉口、九江、安庆、芜湖、上海等长江沿岸各大商埠,甚至远及天津等地开设商行,并开办锅坊、银行等业,还在宿松、青阳、繁昌等地...[详细]

苏晋 [唐][公元676年-734年,唐代诗人]

  • 苏晋(676年—734年),唐代诗人。作品有《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等。 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颖叔、秘书少监王绍,见而叹曰:“后来之王粲也。”应进士,又举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明皇监国,每有制命,皆晋及贾曾稿定。数进谠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职归侍。开元...[详细]

孙超群 [公元1906年-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孙超群(1906—1967),阜南县白果乡人,参加过红军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 孙超群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读过3年私塾,迫于家穷,不得不辍学务农。民国15年(1926)冬,孙超群因不能如数交租,遭地主毒打,离家出走从军,编入粤系军阀部队当兵。民国18年(1929)9月,在福建上杭参加了红军...[详细]

孙凤吉

  • 孙凤吉是江苏高淳人。在那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论调成为当时主流舆论的年代,由于他的家庭成分被定为地主,这就注定了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比当时的同龄人多受些磨难。于是,刚刚十七岁的他,就开始四处漂泊,直到1970年,他才在当时太平县的三口乡农具厂落下了脚。他身上潜在的艺术因子被太平县...[详细]

孙立人 [公元1900年-1990年,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 孙立人(1899~1990),字仲伦,出生于庐江县金牛乡山南村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民国元年(1912 年)随父母旅居北平就学。民国7 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民国13年官费赴美留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 孙立人留学期间,目睹欧美各国在军事上竞相坚甲利兵,争夺霸权,而中国备受列强 ...[详细]

颛孙师 [春秋战国][孔门七十二贤]

  • 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十二大贤之一,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他的故居就在今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学田地村。什么是学田地?自汉代以来,颛孙子张的后代就世袭了博士的官衔,他家种的三百亩地享有不纳皇粮的特权,供子张的子孙读书之用,故称之为学田地。这个村名也是由此而得名的。 ...[详细]

孙逸 [清][?-1658年,新安四大家]

  • [清](?—约1658) ,字无逸,号疎林,亦号石禅,明朝末清朝初海阳(今安徽休宁)人, 一作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流寓芜湖。与萧云从齐名,合称孙萧,与弘仁、汪之瑞、查士标为新安派四大家(即海阳四家)。山水得黄公望法,人以为文徵明后身。淡而神旺,简而意足。尝画歙山二十四图。亦工花卉。传世作品有崇...[详细]

孙逸久 [公元1906年-1996年]

  •  【孙逸久】(1906—1996)著名农民书法家。阜阳地区书法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他8岁临帖学书,楷书攻研严赵,行草师承张旭、怀素,苦学苦练,锲而不舍,至13岁即有名气,常为凤台县城诸大商号写楹联匾额,署名“淝北尺童”。青年时代,已有相当造诣。其书-力深厚,技巧娴熟,师古而...[详细]

孙应采 [公元1895年-1927年]

  •  孙应采(1895—1927)女,1895年出生于潮安县沙溪西林村一个农民家庭,16岁出嫁彩塘仙乐村。1922年,在潮安妇女运动先驱者余求教育下,第一批参加红色工会。她与余益求在西林、仙乐、塔下组织成立潮安县妇女职工协会,又于1925年组织东莆区民众成立妇女协会,她当选为妇协会长。1926年秋,...[详细]

孙仲德 [公元1902年-1961年]

  • 孙仲德(1902~1961),肥西县三河镇人。少时家境贫寒,靠父亲耕种织布为生。父母不甘儿子做“睁眼瞎”,省吃俭用,送其至私塾读书。13 岁转入三河镇高小就读,毕业后考取安徽省乙种工业学校,因家贫中途辍学。18 岁考入直系军阀保定随营学校,时直皖两系军阀正酝酿大战,军校将皖籍学员驱逐出校。孙仲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