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公主(1364年-1434年9月7日),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女,母为孝慈皇后。 洪武十一年,封宁国公主,下嫁梅思祖族子梅殷。朱元璋的十六个驸马中,尤其喜欢梅殷。当时李文忠视察山东学政,特别赞美梅殷精通经史,当时世人皆为之而荣。 当时朱元璋老年时,诸位王实力强盛。梅殷受命辅助明惠帝...[详细]
倪嗣冲(1870~1924),原名倪毓桂,号丹忱,清同治九年(1870 年)生于阜阳城西南三塔村(今阜南县三塔集)。曾祖父、祖父皆系清朝官吏。其父倪淑是清末举人,受聘于袁世凯作家庭教师,后曾任县令和知府,晚年为袁世凯的亲信幕僚。倪嗣冲曾中过秀才,后屡试不第,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投奔新任...[详细]
牛士亮(公元18世纪),字允执。清,杨桥集南人。家境虽不甚富,而赋性慷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发生饥荒和疫灾,邻里断食者十有八九,阖家染病者十有六七,粮食每斗千余钱,士亮拿出黄豆50石分给乡邻,全活甚众。享年95岁。 ...[详细]
倪映典( 1885--1910).安徽合肥人,字炳章,后更名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次年,加入反清革命团体岳王会,后至南京就读江南陆师学堂炮兵科。毕业后曾任清朝新军第九镇炮标队官,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清光绪三十四年,在安徽任炮兵管带。是年,因密谋反清起义事泄,逃往...[详细]
女娲,又称女娲氏,亦称娲皇、女皇、阴帝、神媒,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风姓,生于古成纪(地名),传说与伏羲同母,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与伏羲氏、神农氏并称“三皇”。是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流传最广泛、最普及、影响最大的神话人物之一。 女娲是华夏古代人类和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被炎黄子孙共尊为...[详细]
永新革命的播火人——欧阳洛 欧阳洛(1900~1930年) 欧阳洛,字仲廉,化名毛春芳、孟之富。江西永新人。民国11年(1922年)进南昌第一师范求学。积极参加由方志敏等领导的反对江西军阀的斗争。民国1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4~16年间,在江西吉安永新从事革...[详细]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参与纂写《新唐书》《五代史》,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著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作品。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诗文和部分“雅词”表...[详细]
生平简介 潘伯鹰(1898--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号凫公、有发翁、却曲翁,別署孤云。早年从吴闿生学习经史文词。国共和谈时,曾担任国方代表章士钊的秘书。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对文学颇有造诣,曾著小说多种,后潜心于诗词及书法。是近代书坛“二王...[详细]
潘善斋 (1877—1951年)新华区潘寨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历任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连、营、团长,4.12政变后,被提升为三十三军教导师师长,民国16年驻阜阳,与驻防阜阳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秦庆霖发生摩擦,他密告秦“暗藏北洋军阀五色旗,心怀异端,强令农民种鸦片,毒害地方”。秦庆霖师被解决...[详细]
潘庭坚 字叔闻,安徽当涂人。 元末为富阳教谕,谢去。 太祖驻太平,以陶安荐,征庭坚为帅府教授。 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 下集庆,擢中书省博士。 婺州下,改为金华府,以庭坚同知府事。 时上游诸郡次第平定,择儒臣抚绥之。 先后用陶安、汪广洋于江西,而庭坚...[详细]
彭时(1416年—1475年4月27日[1-2] ),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庐陵安福(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枫田镇松田村)人 。明宪宗时名臣、内阁首辅。 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彭时状元及第。景泰年间,授翰林院修撰,次年即入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常寺少卿兼侍读。英宗驾崩后,与李贤力争...[详细]
彭学沛(1896~1948),字浩徐,今严田镇老屋村人。他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传说,他生有重瞳,看书能一目十行。先在家乡读书,后入南昌心远中学,成绩优异,考取官费留学日本京都大学,修政治经济学。在日本7年后,后就读法国巴黎大学及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 民国15年(1926)回国后,彭学沛担...[详细]
皮定均(1914~1976),民国3 年(1914 年)出生在金寨县双石乡,民国1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冬入党并参加红军。在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创建川陕根据地及长征途中,英勇顽强,多次立功,迅速成长为一名红军指挥员。 民国28 年,皮定均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特...[详细]
钱倧(929—976年),原名弘倧,字隆道,钱元瓘第七子。后晋开运四年 (947年)六月,钱佐卒,钱倧承袭王位,为忠逊王。钱倧性刚严,即位后,亲自整饬军纪,大阅兵于碧波亭,并怒斥内衙统军使胡进思干预政事。钱倧与何承训、水丘昭券商议驱逐胡进思。水丘昭券认为胡进思“党盛难制,不如容之”,钱倧犹豫不决...[详细]
钱俶(929—988),原名弘俶,字文德,临安人。钱元瓘第九子,钱倧弟。10余岁时即任内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忠逊王钱倧继位后,特将其从台州招回,参加主持相府工作。后晋开运四年(947),钱俶出镇丹邱归,胡进思等废忠逊王,迎钱俶于南邸,促其即位。钱俶谦让再三,并说:“务必保全吾兄,方能受命,否...[详细]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少年时曾为私盐贩,后投军,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详细]
钱澄之(1612——1693),字饮光,初名秉镫,字幼光,晚号田间,又号西顽道人。今石矶乡人。澄之父名志立,明万历诸生,以讲学为业。澄之幼从父读,11岁能文,崇祯时考取秀才。一日,御史某巡至安庆,大摆仪仗,威风显赫,进谒孔子庙,秀才都在圣庙门外迎接。他突然上前挡住车,扯毁帷帐,撒小便溅御史外衣,...[详细]
钱宁(?-1521年),镇安人,正德年间锦衣卫官员,朱厚照义子。本不姓钱,幼时寄鬻太监钱能而改姓钱。钱能死后,继任锦衣百户。后转事刘瑾,其性狡诘猾巧,有“开左右弓”射箭之技,深为明武宗所喜。 曾为朱厚照建豹房出力甚多,后渐被江彬取代。 正德八年(1513)底,下诏钱宁掌管锦衣卫,赐姓朱,...[详细]
钱惟演(977?—1034),字希圣,宋临安人。钱俶第十四子。少时好学,曾赋《远出》诗,有“高为天一柱,秀作海山峰”句。太平兴国三年(978),从父归宋,任右屯卫将军。真宗时,招入学士院。在朝会上,以笏起草诏令,迅即而就,甚得真宗赞赏。咸平初,任太仆少卿,进《咸平圣政录》。景德中,入直秘阁,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