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

  • 天地有正气——刘真、刘作述、刘家贤同名人物: 刘真 (1913~2009)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 [当代] 刘真 香山九老 [唐] 刘真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 [当代] 刘真 (1906~1929)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 [近现代]...[详细]

刘志丹 [公元1903年-1936年,共和国36位军事家]

  • 刘志丹(1903~1936) 名景桂,字子丹〔后改名志丹),今志丹县金鼎乡芦子沟村人。祖父刘士杰系清同治年间(1862~1874)拔贡。父亲刘培基,清末秀才,曾作金佛坪民团团总张杰儒副官,金汤小学教员,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届参议会议员、常驻议员。志丹兄弟5人,排行老大。7岁时随父读书,后...[详细]

刘子兴 [明]

  •  刘子兴,字宾之,号见湖,明海阳县隆津都塘湖(今龙湖镇龙湖乡)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 年)辛丑科进士,曾任浙江临海县知县,后历任兵部主事、车驾郎中兼职方事、福建参议、四川建川兵备道、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广西左布政使等职。后托病退居乡里。到了万历十年(158...[详细]

李万春 [公元1911年-1985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教育家]

  • 李万春(1911-1985),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教育家。满族正黄旗人,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李永利是红遍江南、称绝一时的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的妻子李砚秀是京剧旦角演员。李万春4岁随父母迁居上海。6岁上学读书,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 戏。《佟家坞》、《阴阳鱼》、《田七...[详细]

李慰农 [公元1895年-1925年]

  • 李慰农(1895~1925),原名李尔珍。巢县方集乡油坊集郑村人。幼时家境贫寒,光绪三十年(1904 年)入私塾读书。李慰农念书用功,“言语有序,文辞有章”,体现出不平凡的才华。光绪三十四年,13 岁的李慰农在柘皋万人-上慷慨陈词,指责清廷无能,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扬名全县。 民国元年(...[详细]

李文忠 [明][公元1339年-1384年,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

  • 李文忠(1339~1384) 明代开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师事金华范祖乾、胡翰,通...[详细]

唐中宗李显 [唐][公元656年-710年,唐朝第四位皇帝]

  •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详细]

李湘 [公元1915年-1952年]

  • 李湘,原名秀里,1915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村一户贫苦农民家中。早年丧父亲,靠母亲给地主做工、讨饭抚养他和姐姐。李湘7岁去学竹匠。一次劈竹子,把手背劈下来一块儿,不能干活了,竹匠便辞退了他。为了维护生活,他又去给人家放牛。9岁时,他到一家铁匠铺学徒。李湘自幼聪明过人,一面干活,一面自学了高小课...[详细]

李仙念 [公元1909年-1992年,共和国36位军事家]

  • 李仙念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1909年6...[详细]

李孝恭 [唐][公元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大将]

  • 李孝恭(591—640年),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将。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父亲李安,隋朝时任领军大将军,唐初封为西安王。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暴病而死,时年五十岁 行军元帅 武德初,以赵郡王任山南道招慰大使,招降巴蜀三十余州。又任荆湘...[详细]

李辛白 [公元1875年-1951年]

  • 李辛白(1875~1951),原名修隆,字燮枢,晚号水破山人。湖陇乡人。清末拔贡。1901年考入南京高等警官大学堂。1904年参加柏文蔚、-等在芜湖组织的“岳王会”。次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中国同盟会首批会员。1907年受同盟会派遣,回国从事革命活动。次年在上海创办《白话日报》,为推广白话文...[详细]

唐僖宗李儇 [宋][公元862年-888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

  • 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别名李俨,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凗之子。唐僖宗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12虚岁时被立为皇太子,于唐懿宗死后柩前即位;在位期间平定黄巢起义,招降朱温。光启四年(888)三月六日,27岁的僖宗终于在颠沛流离之后离开了人世,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详细]

李学先

  • 李学先(安徽阜南县人),1929年2月参加农-动,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战士、排长、连长、营长兼政委、团长、副旅长、副师长兼参谋长,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军分区司令员、鄂豫陕特委委员、中原局副秘书长等职。在二十多年的枪林弹雨中...[详细]

唐武宗李炎 [唐][公元814年-846年,唐朝第十五位皇帝]

  • 唐武宗李炎(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唐朝皇帝,唐穆宗第五子。唐武宗在位期间平定泽潞镇,击败回鹘;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进行毁佛行动,巩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驾崩,成为唐朝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详细]

李延寿 [唐]

  • 李延寿(生卒年不详),字遐龄,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史学家。他的生卒年月史书失载,可知他的政治与学术活动基本是在唐太宗初年至唐高宗初年这三十年间进行的。他任过东宫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符玺郎、兼修国史等官职。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修史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他参加了唐代官修史...[详细]

唐昭宗李晔 [唐][公元867年-904年,唐朝第十九位皇帝]

  •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别名李杰、李敏,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唐懿宗李漼之子。文德元年(888),僖宗崩,遗诏命太弟嗣位,改名为敏,又改名为晔,是为昭宗。经过一系列斗争,昭宗初步掌握了权力,狠狠打击了多年以来宦官骄横跋扈的状况,使宦官势力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但越来越庞大的藩镇势力却为唐...[详细]

唐代宗李豫 [唐][公元727年-779年,唐朝第八位皇帝]

  • 唐代宗李豫(公元726年1月17日-公元779年6月10日),别名李俶,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唐肃宗之子。唐代宗曾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平定安史之乱,于宝应元年(762)登基,即位后把平叛当成了重要工作。令郭子仪单骑亲说回纥,大破吐蕃,使唐王朝又一次转危为安。公元779年,唐代宗在紫...[详细]

李元吉 [唐][公元603年-626年]

  • 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 汉族,名劼,小字三胡,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窦皇后。他出生时,因为形貌丑陋,窦夫人不愿意抚养,命令家人将之抛弃。侍女陈善意偷偷将他抱回,秘密抚养,等李渊回家禀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没有夭折在襁褓之中。 李渊自太原起兵反隋,...[详细]

唐敬宗李湛 [唐][公元809年-826年,唐朝第十三位皇帝]

  • 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的长子。公元824,穆宗崩,癸酉,皇太子李湛即位柩前,时年十六。李湛登基后,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他的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初八日辛丑,刘克明与苏佐明等同谋将唐敬宗李湛害死,时年仅18岁,谥号睿武昭愍孝...[详细]

李瀚章 [清][公元1821年-1899年]

  • 李瀚章(1821-1899年),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谥勤恪,后人多尊称其李勤恪公,合肥东乡人(今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郢村人)。其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与曾国藩为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年)同年进士。 李文安有六子,李瀚章居长,李鸿章居次,以下依次为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