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 [宋][公元1154年-1206年]

  •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胄客,不识□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详细]

汉文帝刘恒 [汉][公元前203年-前157年,西汉第五位皇帝]

  •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详细]

汉灵帝刘宏 [汉][公元156年-189年,汉朝皇帝]

  •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详细]

刘弘 [三国][公元236年-306年,西晋名将]

  • 刘弘(236年—306年),字和季,(《魏志·刘馥传》注引《晋阳秋》作“叔和”),官至车骑将军,魏扬州刺史刘馥的孙子,镇北将军刘靖的儿子。沛国相(今安徽省濉溪县北)人。曾任太子门大夫、率更令、太宰长史,升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领乌丸校尉。刘弘治理北方时,恩威并施,北方因此安宁,晋封为宣...[详细]

刘靖 [三国][?-254年]

  • 刘靖(?—公元254年),字文恭,官至征北将军,晋封建成景侯。扬州刺史刘馥之子,三国时期豫州沛国相县 (今安徽省濉溪县西)人。魏文帝黄初(公元220年—226年)中,从黄门侍郎迁庐江太守,继任河内太守、尚书、河南尹、大司农、卫尉。为政举措初显琐碎,但最终能给老百姓带来便利,有其父刘馥的遗...[详细]

刘开渠 [公元1904年-1993年]

  • 刘开渠(1904~1993),萧县坡里乡刘窑村人。幼年时期就有绘画爱好,上学前他就常用泥巴捏小动物。在读初小和高小期间,美术教师王子云见他天资聪慧,喜爱画画,求知欲强,有潜力,就千方百计帮助他,图画技法有了很大进步。民国9 年(1920 年),当他高小毕业时,王子云鼓励他去北京考美术专科学校,并...[详细]

刘伶 [晋][公元221年-292年,竹林七贤]

  • 刘伶(约221~292) 字伯伦。晋沛国(今淮北市)人。魏末曾任建威将军。晋武帝时对策,申述“无为而治”之义被黜。司马氏擅权,伶纵酒放浪以示对黑暗统治的满及对礼法的 蔑视。党乘鹿车;携壶酒,使人荷锹相随,道:“死便埋我”。与阮籍、嵇康等合称“竹林七贤”。有《酒德颂》较革教员。另有诗《北芒客舍》等...[详细]

刘铭传 [清][公元1836年-1896年,台湾省首任巡抚]

  •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生于安徽合肥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祖上世代以农为业,在兄弟中最小,排行老六。刘铭传幼年曾...[详细]

汉景帝刘启 [宋][公元前188年-前141年,西汉第六位皇帝]

  •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详细]

刘汝佳 [明]

  • 刘汝佳 字无美,号紫芝。明无为州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任职工部主事,上 书 言兵事,触犯权贵,引疾归里,后官复原职。京都城墙倒塌,躬行版筑,节省金银以万计。以员外朗职位,街道清道官,一除积弊。转任都水司郎中,善治船舶,使船民受益。任金华守,不到10日,权贵挟嫌报复,被罢黜。归里半年...[详细]

刘颂 [晋][?-300年]

  • (?~300) 西晋时司法官。字子雅,广陵(当时郡治在今江苏淮阴县)人。西晋初期历任尚书三公郎、议郎守廷尉、三公尚书等司法官,秉公执法,时人把他比作西汉张释之。他强调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判案,断罪应以法律条文为依据,没有法律条文,就应根据刑名和法例,法律和名例都用不上,就不能定罪。他极力反对司法官吏...[详细]

刘体仁 [清][公元1624年-1684年]

  • 刘体仁(1624-1684),字公勇,号蒲庵.颍州薛集刘寨(今阜南县城关镇)人,清代诗人。 刘体仁少时聪颖,“就傅经史,一览成诵”。他11岁时,其父刘廷传在颖州抵抗李自成农民义军,城破被俘,为义军所杀。刘体仁效父忠明,青年时曾“往来兵间,为诸大帅策画”,抗清保明.但他虽有效父之心,却无回天之...[详细]

刘武 [汉][?-前144年,西汉梁国诸侯王梁孝王]

  • 刘武(?—公元前144年),西汉梁国诸侯王,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为窦太后 。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受封代王,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梁怀王刘揖去世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七国之乱时,刘武率兵抵御吴楚联军死守梁都睢阳(今...[详细]

柳下惠 [春秋战国]

  • 柳下惠, 姓姬,展氏,名获,字禽,又名展季,谥惠。生卒年不详。春秋中期鲁国大夫。今濮阳县柳屯镇为其讲学客居地。 鲁僖公时,展禽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狱。他因秉公事职,无视权贵,曾三次被谗毁而遭罢黜官职,却没有到别的国家寻求政治上的发展。有人对他这样做感到不解,展禽回答说:"如果固守事物的本...[详细]

汉平帝刘衎 [汉][公元前9年-6年,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 汉平帝刘衎(kan)(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汉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 公元...[详细]

汉献帝刘协 [汉][公元189年-234年,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详细]

刘因 [元][公元1249年-1293年,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

  •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传出生前夜,其父梦神人用马载一儿至其家,并嘱“善养之”。幼年取名骃,字梦骥。后改名因,字梦吉。刘因6岁能诗,10岁能文,且落笔警人。后拜学者砚弥坚为师,深得教益,学业大进。初习经学,感叹...[详细]

汉惠帝刘盈 [汉][公元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

  • 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他生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七年就去世了。这和他的母亲吕后有直接的关系,就象萧何和韩信一样,登基做皇帝是母亲吕后的功劳,但最后英年早逝也和母亲的所作...[详细]

刘营昌 [公元1916年-1946年]

  • 刘营昌,1916年出生,陕西省延安人。中国0党员。在刘志丹部队工作期间,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37年全国抗战开始后,曾任延安总部警卫营长及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队长等职。 1945年“九三”胜利后,调任辽宁第五军分区参谋,后被派任科左前旗武装大队长。刘营昌到科左前旗后,很快组...[详细]

刘郁文

  • 爱国爱乡的书法大家——刘郁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