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列夫(1907~1985)原名刘元澜,当涂县博望人。自幼勤奋好学,民国14 年(1925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政法大学。民国17 年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明治大学继续深造,成为该校硕士研究生。 刘列夫早在上海读书时就积极参加共产党的 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民国20 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详细]
刘丽华 原名邵延珩。女,二级演员。江苏淮安人,1938年出生。1951年进上海荟萃越艺社学戏,工小生。1953年结业入苏州友谊越剧团任演员,1956年转至上海青山越剧团。“文革”后剧团重新组建,于1979年初参加上海卢湾越剧团任主要演员,与张云霞、筱月英、魏梅照、张小巧等长期合作,曾任副团长。...[详细]
刘戬于景泰七年(1456)19岁时乡试中举,入国学。连考二十年都名落孙山,但他矢志不渝,终于在40岁时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成化二十三年(1487)刘戬升任侍讲。孝宗登极,按例当遣-去临国颁诏。于是命刘戬出使交趾(今越南),皇上赐给他麒麟一品服,为正使。当时交趾吞并占城,侵略缅甸,此行任务十分艰...[详细]
刘敏(1904~1947),字问之,号颍卿,合肥西乡刘家老圩(今属肥西县井王乡)人。幼读私塾,民国9 年(1920 年)秋进安庆第一师范附小求学,民国17 年夏进六安师资讲习所学习,同年秋经同学孙实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刘敏在师资讲习所学习结束后,先后在六安南官亭和舒城鸳鸯庙以设馆教书为掩...[详细]
刘铭经(1873—1947),字永鑫,阜南县三塔集刘寨入,著名的教育工作者。 刘铭经幼时随父(私塾先生)就读,以后考中秀才,又考入南京两江高等师范学堂。在校期间,因带领同学 校礼堂倒塌砸伤学生,被校方开除,转入龙门师范,于该校毕业。 刘铭经走上社会,即从事教育工作。辛亥革命后,刘铭经创办...[详细]
刘牧云(1913~)原名刘树模,庐江县裴岗乡人,40 年代初毕业于安徽大学。历任国民党空军驾驶员、飞行中队长、杭州空军学校教官。民国37 年(1948 年)去台湾,在台先后任空军第八大队(轰炸机)大队长、空军第三联队政治部少将主任、台中市议员。后迁居美国洛杉矶。 相关院校: 安徽大学同...[详细]
刘欧平(1945~)肥东县人,安徽大学毕业,马钢股份公司自动化部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企业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方面的应用与研究工作,与人合作发明的“高炉高压喷吹烟煤的安全系统”,1984 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92 年获国家颁发的特殊津贴。相关院校: 安徽大学同年(公元1945年)...[详细]
刘福连,男,汉族,1952年8月生,籍贯安徽来安,1970年12月入伍,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党政干部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上将军衔。1970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连队文书、团政治处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师政治部副主任,集团军政治部组织处处长,师政治部主任,...[详细]
汪洋,男,汉族,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学硕士学位。 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 1972-1976年安徽省宿县地区食品厂工人、车间负责人 1976-1979年安徽省...[详细]
刘轻霞,河南安阳人,同盟会成员,著名社会活动家,创办了河南第一所女校——华英女校。 刘轻霞(1877~1922)辛亥革命女志士。河南安阳县蒋村人。原姓马,18岁时嫁与尉氏县刘耀德,故人称-霞。25岁时夫亡,因无兄弟子嗣,刘氏族人为争财产而与青霞发生诉讼。1905年-霞随兄携子赴日考察,这在...[详细]
刘仁辅(1885~1930),字载寿,号静山。金寨县燕子河镇树林村人。民国初年于安徽政治学堂毕业后回乡经商,曾任霍山县议会议员。 “五四”运动后,刘仁辅参加了燕溪小学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传播进步思想。民国11 年(1922 年)秋,他背弃家庭领导燕子河农民反对地主转庄夺佃斗争。民国16 年...[详细]
刘若宰(1595~1640):字胤平,号退斋,怀宁县平山大塅人(今安徽安庆),明崇祯元年(1628)中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历官左谕德。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他常向朝廷举荐智勇忠贞的人才,明末名将史可法由安池道监军升为安徽巡抚,就是因为他...[详细]
刘汝翼历任隆平主簿、白马令;其祖刘伸,不乐仕进,以财雄乡里,喜周济急困;其父刘时昌,大定初律学出身,曾任孟州军事判官等职。 汝翼贞祐四年(1216)丙子科以经义第一及第,特授儒林郎、克州(治所在今山东克州县)录事。寻,守母丧。期满,借注卢氏(今河南卢氏县)主簿。入朝为尚书省掇,迁同知嵩州(治...[详细]
刘善福(1915~1973)今六安市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19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3 年转为中共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连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九十师二六九团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详细]
刘尚志(1892~1971)字士先,歙县敬兴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民国25年(1936 年)任五十六师师长,次年指挥该师在湖南浏河镇驻守4 个月,同日军恶战5昼夜,打退日军6 次登陆进攻。后又参加襄阳与当阳、远安抗战,并参加守泌阳、攻信阳对日作战。民国32 年升任三十九军中将军长,民国34 ...[详细]
电子物理学家。1933年12月25日生于安徽肥东。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1985-2001)。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式静电强流电子光学系统并进行严格的理论分析建立了...[详细]
刘胜开(1941~)肥西县三河镇人,安徽省歌舞团副团长、国家一级编导。 1958 年考取安徽省艺专,1960 年毕业调至省歌舞团。曾主演话剧《马兰花》、舞剧《雷峰塔》、《红色青春》、歌舞剧《摸花轿》(该剧已拍成电影,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创作舞蹈有:《划龙船》、《小球迷》、《黄山画童》、...[详细]
刘升聪明好学,尤善古文辞,他7岁能诗,10岁赴省城参加乡举。宁王朱宸濠闻听刘举子姿貌伟岸,特召其殿前“问以经传大义”,刘升对答如流,宁王欲留为幕宾,遣官向刘升说明用意,刘升婉言谢绝。宁王乃以宫砚、玉笔相赠以别,刘升一时声誉鹊起。第二年礼部会试落第,刘升毫不气馁,遂居住京城,开义馆,广交名士。设讲...[详细]
刘盛早(1906~1932)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立夏节起义。民国20 年冬,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团长。民国21 年秋,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孙仪之 (1906~1986) 中国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