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不...[详细]
刘和惠(1929.11~)合肥市人。1952 年毕业于皖北文艺干校,1958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曾在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镇江博物馆工作。1977 年调入安徽省博物馆,先后任研究部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研究馆员,兼任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鄂豫湘皖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安...[详细]
刘和珍(1904—1926) 女,江西南昌市人。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思想进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阅读了大量进步报刊书籍。“五四”运动爆发后,南昌学生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刘和珍则是-中的积极分子,带领同志参加了--,-等-。刘和珍又是南昌妇女解放运动的倡...[详细]
刘鸿文(1916~1979),肥东湖滨乡刘寿三村人。幼年跟随执教的姐夫吴端礼,先后在撮镇小学、安庆师范读书,因在安庆受到共产主义影响,参加-而被开除,遂于民国24 年(1935 年)去上海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鸿文在上海时,深入郊区从事农-动、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工作。抗战爆发后,...[详细]
刘棣怀(1897~1979)桐城人,原名昌华。早年随僧人习棋,后往返于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对弈。1949 年后,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1957年获全国围棋锦标赛冠军。1960 年《围棋》杂志创刊,任副主编。1963 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围棋五段。曾对范西屏、施定庵名棋谱《当湖...[详细]
刘晦之(1879~1962年)名体智,晚号善斋老人,安徽庐江县矾山镇刘墩村人,晚清重臣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子。刘秉璋在浙江巡抚任上时,正值中法战争爆发。他率军坐镇杭州。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他对家人说:“万一战场失利,吾得对国尽忠,夫人要尽节,三个儿子(指老大刘体仁、0刘体乾、老三刘体信)要尽孝,小四、...[详细]
刘家谷(1912~)金寨县江店镇船冲人。民国19 年(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十师二十八团排长,红四军军部侦察连排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七分区十七团营长,东北军区供给部粮秣处处长,东北军区东线供给部副部长。建国后,任空军...[详细]
刘家来(1944 ~)长丰县杜集乡刘兴村人,安徽商学院贸易经济系本科毕业。曾任安徽省日杂回收公司副经理、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多种经营处副处长,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共安徽省-委员会常委,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等职。 同年(公元1944年)出生的名人: 葛崇连 安徽省...[详细]
刘江厉志古学,性恬淡。永乐十五年(1417)应天府乡试中举,第二年又得中榜眼,授翰林编修,升修撰,声名日起。但刘江不愿受官场束缚,不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遂以侍俸父母为理由,向朝廷提出在地方上任职,朝廷便任命他为九江(江西省九江市)教授。后又升任王府长史。余事不详。 ...[详细]
刘将孙(1257—?)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吴澄称他浩瀚演迤...[详细]
刘健农(1918~)又名刘永培,原藉无为县汤沟镇。民国31 年(1942 年)11月入伍,民国35 年10 月入党。曾任安徽省粮食厅第一副厅长,池州地委、马鞍山市委、芜湖市委副书记,芜湖市代理市长、政协主席。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李振兴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张立...[详细]
刘健挺(1909~1983),清宣统元年(1909 年)出生于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乡圣人山村一个农民家庭。7 岁放牛,11 岁时读了两年私塾,两年学堂,后因家境艰难辍学,返家种田。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革命活动,加入农民协会,组织发动农民抗捐、抗租、抗债。民国17 年10 月参加秘密的赤...[详细]
刘迺敬(1893~1969),字觉凡,巢湖市半汤镇人,后迁居巢城小西门迎仙巷,早年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幼年时,他勤奋好学,喜读英语。青年时代对古诗文有浓厚兴趣。他品学兼优,毕业后获得学校推荐,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攻读教育学,获文学士学位。先后任金陵大学讲师、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校长。...[详细]
刘景龙,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1941年12月出生于本县新安镇。1966年9月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先在合肥市第十六中学任教,后调至中共合肥市委机关。1978年6月调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980年任省政府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1983年11月调任省文化厅副厅长。主要编著有《中国图书馆馆长名...[详细]
刘景泉(1904—1977),字盈川,魏店乡人。自幼跟随先祖学习歧黄之术,博采医学众家学说。后行医于魏店及通渭、静宁、会宁、定西等邻县部分地区。1956年参加工作,在魏店卫生院任医生,为当地群众治病,不分昼夜。1959年调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任医生,因医疗技术高、医德好,每日求医者络绎不...[详细]
刘敬之(1880~1965)太平县(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门村(今淹没)人。 早年开始习商,后以经营茶叶为终身职业。家有山场、水田、茶园200 余亩。在南京、扬州等地开设茶行经营茶叶,为太平县第一茶商。民国26 年(1937 年),任太平、石埭、泾县、旌德4 个县茶叶出口联合会主任,民国34...[详细]
刘开勇(1935 ~1990)含山县环峰镇人。1953 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历任黄河舰副、正观通长。黄河舰、淮河舰、组练山舰政委。1973 年任海军上海基地教导队、海军护卫舰第二十一大队、海军上海基地教导大队、海军登陆舰队第五支队政委。海军上海基地政委、党委书记。1988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详细]
刘开源(1888~1932),金寨县麻埠(时属六安县七区)人。出身于佃农家庭。民国17 年(1928 年)参加农民协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 年冬,他的家乡爆发了六霍农民起义,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他先后担任六安四区苏维埃执刑队队长、保卫股长、区游击队队长。 民国20 年2 月,区游击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