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适(1000-1070) 字仲贤,梁颢之子。宋代郓州须城(今东平县州城街道)人。少孤、好学,自砺成材。曾将自己的著作和父亲的遗文辑录成册献给真宗,真宗不无感慨地说“梁颢有子矣!”于是授秘书省正字,为开封工曹,昆山县知县。 在梧州为官时,经亲自查访,奏请皇帝批准,停止南汉时民间折税。考中进...[详细]
李安期〔公元?年至六七o年左右〕字不详,定州安平人,李百药之子。 生年不详,约卒于唐高宗咸亨初年。幼聪辩,七岁能属文。隋大业末,父贬桂州,行至太湖,遇盗,将加以刃。安期跪泣请代,盗哀释之。唐贞观初,累转符玺郎。预修晋书成,除主客员外郎。高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又与李义府等于武德殿内修书,再转黄...[详细]
【练子宁(?~1403)】 练子宁名安,祖籍三洲(今峡江水边镇黄家村)人。子宁英迈超群,洪武八年(1385)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1390~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已任.政声斐然。不久.拜御使大夫。子宁性刚烈.时燕王朱...[详细]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自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写文章注重气质。25岁时,在汴州与韩愈相识。从此,追随韩愈,勤奋好学,博学有才,并娶韩愈侄女为妻。他与韩愈经常在一起,谈文论学,写作古文,维护儒道,反对佛老,发表文学主见,积极倡导古文运动。...[详细]
廖秉国(1892~1931),字应龙,又名业钧。金寨县吴家店镇太平山村人。家庭出身贫寒。民国15 年(1926 年)参加农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为人忠厚,性情直爽,以行艺为名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与徐其虚、周维炯、肖方一起组织“兄弟会”,建立农民武装。 民国17 年春,廖秉国当选为中共商城县...[详细]
廖赤见(1915~1936)女,原名廖肇见,金寨县汤家汇人。民国18 年(1929年),在家乡参加儿童团并担任大队长。不久,赤南县苏维埃政府新剧团成立,她参加了剧团工作。民国18 年秋,调红军政治部宣传队任队长。 民国21 年初,廖赤见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 月,她随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详细]
廖传枢(1910~1987),淮南市廖家湾村人。 民国17 年(1928 年)春,在南京考取黄埔军校第六期炮科,次年11 月毕业,分配到国民政府江宁要塞司令部任少尉服务员,不久任守备营中尉排长。民国20 年调任杭州炮兵四团观通排排长。民国22 年,任国民政府第二师炮兵营副营长、连长。民国26...[详细]
廖辉(1916~)金寨县汤家汇镇人,民国19 年(1930 年)4 月参加革命,民国2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二十五军保卫局排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新四军先遣支队、三支队六团、江北指挥部、新四军一师担任电台分队长。民国32 年2 月起,任新四军六...[详细]
廖家富(1913~1934)金寨县人。民国17 年(1928 年)参加赤卫队,民国18年参加红军,民国22 年夏调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九团团长,同年冬任七十四师二二二团团长,民国23 年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北上途中牺牲。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胡继州 (1913~1932)...[详细]
廖杰吾(1895~1931)霍邱孙岗汪岭人,民国15 年(1926 年)毕业于武汉中学,同年入武昌中学千家街干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 年“七·一五”事变后回乡于叶集明强小学任教,组织唐家湾-,并在楼畈、王八店子等地建立农民武装,任游击师师长,活动于大顾店、磨盘山、开顺街一带。民国17 年3...[详细]
廖奂亭(1884-1954),学名正炜,江陵县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随父迁入本县仁和垸廖家台。廖幼年入塾求学,孜孜不倦。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拜林楚青为师,开始赋诗填词。1911年秋至1917年春,廖先后作了几十首关切当时政治局势、赞美祖国山河的诗篇。1922年,设馆授徒一年。廖于1...[详细]
廖业林(1907~1931)字应奎,金寨县人。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8 年5 月参加红军,民国20 年任红四军独立团团长,同年在双桥镇战斗中牺牲。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胡守荣 (1907~1933)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袁大谊 (19...[详细]
廖永山(?~1949)金寨县人。民国16 年(1927 年)任乡农协会主席,民国18年5 月参加立夏节起义,任乡赤卫队大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 年参加红军,任团长等职。民国21 年随主力红军西进川陕,参加了艰苦的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 年牺牲。 同年(公元1949...[详细]
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朝开国将领,爵至德庆侯,后因逾制被明太祖赐死,明安宗追封庆国公。 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详细]
廖运昇(1901~1981),字中平,淮南市田家庵区廖湾村人。祖父廖锦章为塾师。父廖润斋曾入清武备学堂,为新军弁目,同盟会员,参加过安庆马炮营起义和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反袁的战斗中任团副。当北洋军阀倪嗣冲统治安徽时,家被抄,祖坟被挖,全家避难他乡。廖运昇随父赴沪坚持反袁斗争,直到民国9 年(...[详细]
廖运周(1903~?)淮南人。河南中州大学肄业。民国15 年(1926 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民国1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被派往国民党军从事 工作,曾任连长、参谋、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一一○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民国37 年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详细]
廖正一(生卒不详)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陆)人。 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哲宗元佑二年(1087),为秘书省正字。六年,除秘阁校理(《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二)。绍圣二年(1095),知常州(《咸淳毗陵志》卷八)。入党籍,贬监玉山税,卒。少时为...[详细]
廖忠诚,曾用名廖肇谱。安徽金寨吴店乡太平山石竹湾人,1915年12月出生,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31师医院护士、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班长、红25军团卫生所司药兼看护长、医生、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卫生队长,团卫生所长、科长、盐阜军分区卫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