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晋) [晋][公元252年-?]

  • 北门新修复的洞渊阁,从里面供奉的塑像来看应该是道教为主的。中间为三为道教的天尊 ,最为新奇最为瞩目的是右首第二尊魏夫人的塑像。那么魏夫人何许人也? 魏夫人又叫二仙奶奶,姓魏,名华存、字贤安,山东任城人。生于三国时期(252年)。其父魏舒,字阳元,文帝司马昭很器重他,加为光禄大夫。魏华存生于官...[详细]

卫夫人 [晋][公元272年-349年]

  •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族祖卫灌,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仅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从父卫恒,官终黄门郎,亦善书法,著有《四体书势》。父卫展,历官江州制史、廷尉,卒于官。...[详细]

韦冠

  • 韦冠(?一?)同正县城内(今中东镇)人,壮族。清末附生,后考取广西边防法政学堂,毕业后又考入广西优级师范学校肄业。1916年至1918年任永淳县长。1922年至1924年任同正县长。后任广西省-秘书。1935年2月至1936年8月任万冈县长。1938年12月至1940年8月,再任同正县长,曾主谋...[详细]

卫恒 [晋][?-291年]

  • 卫恒(?-291),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西晋书法家。官至黄门侍郎,惠帝时为贾后等所谋杀。他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祖卫觊、父卫瓘、从妹卫铄都是著名书法家。瓘子。少辟齐王府递转黄门郎。善草隶,瓘尝云:“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得其骨。”又善古文,得汲家古文论楚事者最妙,恒常玩之。祖述飞白...[详细]

韦健森

  • 韦健森(? -1938)同正县克强乡新安村(今中东镇新安村)人,壮族。早年进入梧州广西军事学堂学习。毕业后从戎,从排长逐绥晋升,后任-陆军第七军一七四师一〇二六团团长。在职期间,曾在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深造。抗日战争爆发,率部随军北上。1938 年12月12日,于浙江省吴兴与日军激战两昼夜,因...[详细]

韦佩珠 [公元1910年-1928年]

  • 韦佩珠(1910 -19 28)原名银娇,女,同正县城西街(今中东镇)人。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韦天培是大地主,父韦冠曾两任同正县长。1926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一中学。在校期间,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恬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详细]

卫青 [汉][?-前106年,十七史百将传]

  •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元光二年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兵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详细]

魏文侯魏斯 [春秋战国][公元前472年-前396年,魏国国君]

  •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成为封建国家。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详细]

卫贤 [五代十国]

  • 卫贤(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仕南唐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内廷供奉。善画界画及人物,初师尹继昭,后刻苦不倦,执学吴道子。长于楼观殿字、盘车水磨,能按比例“折算无差”,- 正确,构图严谨,刻画精细,无俗匠气,见胜于时,被称为唐五代第一能手。兼工山水、...[详细]

韦孝宽 [南北朝][公元509年-580年,南北朝时期军事家、战略家]

  • 韦孝宽(509--580.12.17),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韦孝宽少以字行,所以皆称其为韦孝宽,而很少称韦叔裕。韦孝宽的祖父韦直善,为北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亲韦旭,曾为武威郡守,建义初,后为大行台右丞、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详细]

韦应物 [唐][公元737年-793年,唐朝诗人]

  • 韦应物(737-约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田园派诗人。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应举成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由于他长期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亲身接触到战火离乱的社会现实,所以写了不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黑暗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又缺乏...[详细]

韦庄 [五代十国][公元836年-910年,唐朝诗人]

  • 韦庄(约836-约910),字端己,是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花间派重要词人,代表作有《浣花集》十卷《秦妇吟》等。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矣。韦庄作品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详细]

卫子夫 [汉][?-前90年]

  •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女,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车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详细]

魏宗铨 [清][公元1884年-1907年]

  • 魏宗铨(1884—1907),字月辉,上栗镇榉溪村人。少年即有大志,常与蔡绍南、邓坤等人探讨时务,议论国事。甲辰年秋,魏宗铨赴湘求学,入长沙明德学堂,结识了黄兴、宁调元、禹之谟等同盟会要人,更加坚定了反清革命信念。1906年10月18日,魏宗铨等领导并参加的萍、浏、醴起义爆发,因准备仓促,起义失...[详细]

温大雅 [唐][公元572年-629年]

  • 温大雅(572-629),字彦弘。大雅出身官宦士族之家,其父温君悠,北齐时即步入宦海,任文林馆学士。入隋为泗州司马,大业末谢病离任返归原籍。温大雅与弟大临、大有等俱以文学闻名四海;时人云:“诸温儒雅清显,为一时之称。”《旧唐书·温大雅传》有“温陈才位,文蔚典礼”之说。当时以文学和家教著称的士族首...[详细]

文天祥 [宋][公元1236年-1283年,中国古代十大忠臣]

  • 南宋状元郎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详细]

温庭筠 [唐][公元812年-870年,“花间词派”鼻祖]

  •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字飞卿,别名温八叉、温庭云,晚唐诗人、词人,花间词派代表词人。温庭筠出生没落的贵族家庭,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他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性喜讥刺权...[详细]

文彦博 [宋][公元1006年-1097年,宋朝宰相]

  •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详细]

温彦博 [唐][公元573年-635年,唐朝宰相]

  • 温彦博与他的兄弟温大雅、温大有从小就被薛道衡断言皆卿相才,曾被突厥流放阴山的温彦博最终成为与房玄龄、魏征等名臣共同辅政的宰相之一,死后获得陪葬昭陵的殊荣。 温彦博,字大临,生于北周建德二年( 573年),卒于唐贞观十一年( 63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 温彦博出生...[详细]

文谟尧 [公元1909年-1972年]

  • 文谟尧(1909~1972),字焕堂,凤县黄牛铺西街人,开明绅士。幼时在本街上私塾,后就读于凤县高等小学堂。1927年考入陕西省立中山中学,1930年入陕西省公路局公路人员养成所测绘班,受训一年。毕业后,先后被派往西(安)兰(州)、西(安)汉(中)公路任监工员。1940年回凤,任黄牛铺初级小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