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厉共公赢剌 [春秋战国][?-前443年,秦国国君]

  • 秦厉共公(?—前443年),嬴姓赵氏。名剌,《史记·秦本纪》作秦剌龚公,《史记正义》作秦利龚公,秦悼公之子。前476年-前443年在位。前476年派兵攻魏城。秦厉共公十年(周贞定王二年,前467年),天空出现哈雷彗星,明亮易见。前461年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以兵2万伐西戎大荔(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详细]

晏天章 [元]

  • 元代棋手字文可,庐陵(今江西吉水)人。世家子弟,善弈。至正年间与严德甫各出家藏棋谱及平日心手之所得。编成《玄玄棋经》六卷,并作《序》。 ...[详细]

乐平泉 [清][公元1810年-1880年]

  • 乐平泉,号印川、字清安(清代嘉庆十五年——光绪六年,即公元1810年—1880年)。乐平泉捐了二次官,咸丰四年(1854年)四品衔候补道,光绪四年(1878年)从二品典封。自此官商兼之。他自创新规:自东自掌,不假手外人,从此同仁堂再度中兴,成为强有力的掌门人。乐平泉也得四子,即第八代的:名为孟繁...[详细]

拓跋毛 [汉][?-前204年,北魏追尊的第一位始祖]

  • 拓跋毛(前?年—前204年),北魏追尊的第一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部族的领袖,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4年在位,在位时统一了索头部鲜卑部族。 《魏书·序记》记载其“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称帝时,追谥其为成皇帝。...[详细]

北魏孝文帝元宏 [南北朝][公元467年-499年,中国古代十大贤君,北魏皇帝]

  •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原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鲜卑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他自幼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皇兴五年(471年)八月,年仅5岁的他继皇帝位,由...[详细]

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公元408年-452年,北魏第三位皇帝]

  •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 ,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 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详细]

拓跋英 [南北朝][?-510年]

  • 元英(?—510.12.9),字虎儿,原名拓跋英,孝文帝改革后改姓元,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将领、音乐家。 拓跋英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太子拓跋晃的后代,由于拓跋晃先拓跋焘而死,所以拓跋晃一支没能当上皇帝。拓跋英的父亲是南安王拓跋桢。拓跋英“性识...[详细]

王翦 [秦][秦代杰出的军事家]

  •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详细]

王诜 [宋][公元1036年-1048年]

  • 王诜,字晋卿,北宋太原人,生于宋景四年(1037年),卒年不甚详,约在北宋末的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前后。其家族世居太原,逮五世祖王全斌之后,移居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王诜之家,累至将门,数代显贵,尚武为风,先祖王全斌乃赵宋开国勋臣,在宋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深受赵匡胤信任,平灭割据川西之...[详细]

王绾 [秦]

  • 王绾是秦朝的丞相。他的出生和去世的年代历史上没有准确的记载。在秦国统一中国之后,他和李斯等人为秦始皇商议称号,他们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好,所以,给秦始皇定的称号是“泰皇”,秦始皇觉得自己统一中国,功劳很大。他认为自己有三皇的品德,也有五帝那样的功劳,所以他用了“皇”和“帝”,给...[详细]

王贲 [秦][秦朝著名将领]

  • 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将兵代楚。次年率兵攻魏,引黄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又回师攻代国,俘...[详细]

王安石 [宋][公元1021年-1086年,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详细]

王勃 [唐][公元649年-675年,初唐四杰]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详细]

王昌龄 [唐][公元698年-756年,七绝圣手]

  • 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籍贯旧有三说:太原、京兆、江宁,《旧唐书》昌龄本传以昌龄为京兆人,较为可信。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详细]

汪道诚 [清][公元1783年-1854年]

  • 汪道诚(公元1783-1854年),字勉旃,号砺轩,江西乐平乐港镇里汪村人。清朝嘉庆年间武状元,官至云南提督、威武将军。 汪道诚自幼苦练骑射,有“射无不中”之功。嘉庆十二年(1807年)赴乡试武科,中榜首。十四年(1809年)应京考,又中榜首,得一甲一名,成武状元。历任乾清门头等侍卫...[详细]

汪德臣 [元][公元1224年-1259年]

  • 汪德臣(1224—1259),蒙古国将领。字舜辅,又名田哥。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蒙古汪古部人。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汪世显次子。 年十四,以质子侍皇子阔端。乃马真后二年(1243),袭父职,从征蜀,出忠、涪,所向皆克,援兴元,却宋军。蒙哥汗二年(1252),受命修治利州等城...[详细]

王定一 [公元1908年-1991年]

  • 王定一(1908.8~1991.5),原名杨贵德,生于1908年8月,万载县白水乡永新村故寺土段人。王定一参加革命前,在家种田兼做裁缝。1928年6月在白水秘密参加农民协会,同年8月参加赤卫队、少年先锋队,1929年3月加入中国0。曾任万载县三区共青团区委巡视员、-、县总工会青工部长。1931年...[详细]

王麟阁 [清]

  • 王麟阁,凤县平木人,清末秀才。一生从事中医,为民解除疾病痛苦。长期行医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临床经验,并收集民间单方、验方,以一生心血,撰写《验方不求人》一书,自费出版,赠送亲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医学遗产。 ...[详细]

王翰 [唐][公元687年-726年,“边塞诗派”先驱]

  • 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工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据两唐书本传,王翰少年时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傥不羁,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其登第的时间,《唐才子传》云为景云元年( 710年),徐...[详细]

王绩 [唐][公元585年-644年]

  • 王绩(585~644) 唐代诗人。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大业(605~616)中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县丞。因嗜酒被劾去职。唐初,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曾任太乐丞。不久,即弃官而去,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王绩早年有用世志,遭逢世乱,曾两度出仕,都因失意而归隐。他向慕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