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楚 [晋][公元218年-293年]

  • 孙楚(220-293),字子荆,西晋文学家,太原中都(今平遥)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孙资,魏骠骑将军。父孙宏,南阳太守。 孙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少欲隐居,谓好友王济(晋阳人,官至侍中):"吾欲漱石枕流。"王济道:"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楚道:"枕流欲清其耳,漱石欲砺其齿。"年四十...[详细]

孙绰 [晋][公元314年-371年]

  • 孙绰(314-371),字兴公,东晋玄言诗著名代表人物,太原中都(今平遥)人。孙楚孙。博学善作文。初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放游山水十余年,作《遂初赋》以抒己意。后作《天台山赋》,辞采文藻甚高。初成,示友人范云期道:"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云期道:"此非金石,怎能作金石声?"然每读至佳句,竟...[详细]

孙嘉淦 [清][公元1683年-1753年,清朝大臣]

  •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 孙嘉淦从小家境贫寒。他利用劳动余暇,刻苦读书,掌握了大量知识。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举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忠言直谏 孙嘉淦在清朝雍正年间任职,享...[详细]

孙谦 [公元1920年-1996年]

  • 孙谦(1920——1996),男,原名孙怀谦,本县南安村人。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作协副主席,山西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他与人合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泪痕》、《咱们的退伍兵》拍成电影后获电影“百花奖”、“金鸡奖”。1992年5月,山西省人民0授予孙谦“人民作家”光荣称号。1996年3月5日,孙谦在...[详细]

孙思邈 [唐][公元581年-682年,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

  • 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生于581年卒于682年,是个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详细]

孙永生 [公元1946年-1967年]

  • 孙永生(1946~1967),河南省杞县人。1965年1月应征入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凤8318部队二- 士。1967年4月21日,部队在黄牛铺公社长桥大队方家湾生产队执行任务时,为奋力抢救一落水妇女而光荣牺牲,时年21岁。 为表彰孙永生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0...[详细]

苏世长 [唐][唐朝十八大学士]

  • 苏世长,雍州武功(今属陕西西安市)人。其祖父在后魏时做过通直散骑常侍,父亲做过北周刺史。苏世长承袭父职,在隋朝任长安令,后为都水少监。入唐,任玉山屯监,曾谏止李渊去武功围猎,以免践扰百姓。在披香殿陪李渊宴会,直劝其以隋炀帝为戒,制止奢侈浪费,李渊为之动容。后调为陕州长史、天策府军咨祭酒并引为文学...[详细]

苏威 [隋][公元542年-623年]

  • 苏威(534~623年),字无畏,隋代大臣,京兆武功(治所在今陕西武功西南)人,祖父苏协曾任武功郡守。父亲苏绰,是西魏名臣,官至度支尚书。苏威5岁丧父,周太祖令袭美阳县公爵,任本郡功曹。大冢宰宇文护很赏识他的才能,认为他非等闲之辈,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将自己的女儿新兴主嫁给了他。但苏威看到宇文护专...[详细]

苏武 [汉][公元前140年-前60年,麒麟阁十一功臣]

  •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详细]

唐殿魁 [清][?-1867年]

  • 唐殿魁(?—1867)字荩臣,安徽合肥人,清朝将领。咸丰十年,巡抚翁同书檄率乡团援寿州,力解城围。又从克合肥三河汛,解六安围,叙千总。 同治元年,李鸿章率淮军援上海,殿魁从,隶刘铭传,克南汇、川沙、奉贤、金山卫、柘林五城,积功累擢都司,赐花翎。二年,克江阴杨舍汛城,擢游击,赐号振勇巴图鲁。...[详细]

汤汉 [宋]

  • 字伯纪,号东涧,余江县崇义乡(今画桥镇)人。宋淳佑四年(1244)甲辰科进士,南宋末期著名理学家。初任象山书院山长、上饶主簿,后任饶州教授兼象山书院山长。淳佑十二年,任史馆校勘,不久改任国史实录院校勘。他看到当时朝政腐败,天下-,便不断-痛陈朝政,大胆指出弊端。所论切中要害,理宗赵昀不能不为其直...[详细]

唐俭 [唐][公元579年-656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唐俭(579年—656年),字茂约,汉族,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俭生于乱世之北周大象元年(579),卒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经历三朝五帝,年近八旬而逝,可称当时官场的老寿星。 少年时代的唐俭,家为世代官宦,族是望族名门,可谓用不厌细,食不厌精,受到良好的教育...[详细]

唐景崧 [清][公元1842年-1903年,爱国将领]

  • 唐景崧(1842.1.8-1903.3.2),字维卿,江口村人。 从小慷慨有大志,读书非常勤奋,才学出众,清咸丰丙辰年(1856)14岁参加岁试,中第一等第一名;辛酉年(1861)19岁参加乡试,中解元;清同治乙丑年(1865)23岁参加会试和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并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入...[详细]

唐景崇 [清][公元1844年-1914年]

  • 唐景崇(1844—1914) 字春卿。灌阳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由侍读四迁至内阁学士。光绪二十年(1894)授广东乡试正考官,次年任会试考官,二十三年升礼部右侍郎。二十六年丁母忧回籍,正值广西游勇、会党起事,奉命督办广西团练,在桂林主持成立省团练总...[详细]

唐现之 [公元1897年-1975年]

  • 唐现之(1897—1975) 灌阳人。从小随在外做官的祖父读私塾,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受革命影响,毅然剪掉辫子,回灌阳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913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读书。受该校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陶行知器重,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详细]

汤显祖 [明][公元1550年-1616年,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 - 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详细]

唐彦谦 [唐][?-893年]

  • 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太原)人。咸通(八六o至八七三),咸通二年(八六一)进士。十余年不第。中和中王重荣辟为从事,官至兴元(今陕西汉中)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阆中)、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於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於辈流。擅长五言古诗,师法李商隐,然风格颇...[详细]

唐拥军 [公元1968年-1986年]

  • 唐拥军(1968~1986),汉中人,生于凤县平木乡。中学读书时,品学兼优,加入共青团,被评选为优秀团员。1985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谦虚好学,听从指挥,团结战友,刻苦训练。11月部队赴云南执行参战任务,在临战训练中,他发扬“钉子”精神,超负荷进行训练,很快掌握了军事技术,受到连队嘉奖。...[详细]

昙鸾 [南北朝][公元476年-542年]

  • 被魏孝静帝称为“神鸾”、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的昙鸾,是一位适应社会发展,将儒、道、释三学融会于净土思想中的一位净土宗大师,是一位在佛教中国化的变革中有重大贡献的佛教学者。 昙鸾,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圆寂于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 542年)。还有一说圆...[详细]

陶渊明 [晋][公元365年-427年,浔阳三隐]

  •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别名陶元亮,陶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最喜欢的花是菊花,他也是田园诗派创始人,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纵情山水,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