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1902年—1928年9月18日)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山西省平定县城里人。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此外,用过的笔名还有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等。石评梅之父石铭(又名鼎丞),系清末举人;石评梅之母,是父亲的续弦...[详细]
石涛(1641一约1718)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号大涤子、清湘野人等,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济山僧、石道人。石涛是其常用号。祖籍广西桂林(一说安徽凤阳),僧籍全州。当和尚后法名超济、原济,亦作元济。 朱若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的第十世孙。石涛幼年时虽曾有过二段王孙生活...[详细]
唐将,原为长安大侠,佐李神通迎唐军,封原国公。镇宜阳时,从其将盛彦师之计,伏杀李密。后辅佐淮阳王李道玄与刘黑闼作战,坐视不救,导致李道玄战死。 史万宝是唐朝初期的将领,原本是长安豪侠,与唐宗室李神通共同在户县起兵,担任李神通的副职,聚集了一万兵马,会同在司竹举兵的平阳公主所部七万人共同迎...[详细]
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为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隋书·史万岁列传》)。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15岁的史万岁随...[详细]
石文器 字伯重,又字玉完,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详,家在今嵩市镇境内。 石文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任广东曲江县令、安庆经历摄太湖县令、永平司理、建宁县令。因其判案准确、果断,迁大理左寺副、右寺正。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侵,京城-,崇祯想将守城兵马撤进城,固守待援,石文器上...[详细]
石孝友 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曾作〔满庭芳〕《上张紫微》,称颂张孝祥词倾河汉,并愿作□老门生。后因壮志未遂,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词作今存 154首,题材较窄,大都迷花□酒,弄月嘲风之作(《词林纪事》卷十一)。词风近似柳永、黄庭坚,...[详细]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详细]
幼承家学,名师真传帅立志别名飞一、镫恩、桑桥、子夜,自号“无帽堂主”。192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是将西洋画传入广西的第一人——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家帅础坚的次子。帅础坚先生祖籍江西吉安奉新,是西洋画传入广西的开拓者。他1919年考入 中国现代美术大师刘海粟等创立的上海美专,师承刘海粟、王济远、陈...[详细]
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晚唐诗人、诗论家。 做官 史称司空图少有文才,但不见称于乡里,后来以文章为绛州刺史王凝所赏识。王凝回朝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司空图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 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时年三十三岁,受到王凝赞许,名声益振。不久...[详细]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仕秦惠文王、武王、昭王三世。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至诸侯合纵对秦,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这议为秦王采纳。同年秋...[详细]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详细]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以其...[详细]
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喜,在汉初为五大夫。子司马迁受他的影响最深,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东巡至泰山,并在山上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这就是所谓“封禅”大典。司马谈当时因病留在洛阳,未能从行,深感遗憾,抑郁愤恨而死。他所要论著历史的理想和计划...[详细]
宋登瀛 宋登瀛(1909~1964),凤县凤州人。小学文化,木工出身.1950年加入中国0,曾任凤州乡凤光高级农业合作社副业队长,凤州农具厂党支部书记。 宋登瀛青年时期学木工手艺,好钻研,建房造屋,制作家具、农具均很精通,尤精雕刻,能镶拼多种花纹、图形。 ...[详细]
宋齐邱(885~958),字子嵩。万载怀旧乡(含高城乡)缅村人,先世居庐陵(今吉安),黄巢起义,其父宋讷与钟传同起草野。后钟传节度洪州,以讷为副使,宋讷卒于洪州任所,宋齐邱因以为故里。宋齐邱很小就失去父亲。他喜欢学习,善于写文章,兼学机变权诈之术。后来豫章(今南昌)大乱,宋齐邱跟随大家一齐向东逃...[详细]
宋世杰,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于城内贫民家中。世杰之父宋安,是清军绿营军中的厨师。宋世杰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12岁时跟随父亲宋安学习武术。后来又拜师傅侯全亮学习刀、枪、剑、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资聪明,成绩优秀,很受师傅器重。学业期满之后,便收徒弟,专门以教授武...[详细]
宋学文(1913——1983),男,本县开栅村人。曾任开栅村村长、大队长、文水县革委副主任、吕梁地区农委会副主任等职。他在科学种田中,成功地创造出先进的丰产经验,使本村2800亩小麦亩产量由1970年的250公斤,上升到1976年的417.5公斤。被誉为我省的小麦土专家。1977年,他曾出席党的...[详细]
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杨广之孙。公元617年12月18日,李渊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杨侑为皇帝,改年号为“义宁”。公元619年,杨侑遇害(一说病死),年仅15岁,谥号恭皇帝,葬于庄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侑生于大业元年(605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详细]
苏晋(676年—734年),唐代诗人。作品有《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等。 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颖叔、秘书少监王绍,见而叹曰:“后来之王粲也。”应进士,又举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明皇监国,每有制命,皆晋及贾曾稿定。数进谠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职归侍。开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