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舒

  • 著名国画家——刘勃舒...[详细]

刘敞 [宋][公元1019年-1068年,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

  • 刘敞(1019~1068) 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庆历六年(1046)进士。其弟□,字贡父,与敞同登科,尤长于史学,曾助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刘敞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详细]

汉武帝刘彻 [汉][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

  •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详细]

刘辰翁 [宋][公元1232年-1297年,白鹭洲书院]

  •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家贫力学,尝游当时名学都欧阳守道之门,很受这位学者的赏识。宋宝衤右 六年(1258)举乡贡。当时丁大全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辰翁对策:“严君子小人朋党辨”,有司以为涉谤,摒弃之,补太学生,而祭酒江万里赏其文。景定三...[详细]

刘大鹏 [公元1857年-1942年]

  • 刘大鹏(1857——1942),字友凤,号卧虎山人,别号梦醒子,晚年又号遁世翁,山西太原县(现为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人。 刘大鹏幼年从师受业,23岁毕业于太原县桐封书院,翌年入省城崇修书院学习,为书院山长杨深秀赏识,学识大进,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甲午科举人。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二十八年...[详细]

刘定之 [明][公元1409年-1469年]

  • 刘定之(1409~1469),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县人。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丙辰科周旋榜进士第三人。 刘定之自幼聪明异常,父亲教他读书,每日背诵数千言。父亲见他好学,遂令其博览群书,但禁止其写文章。定之每每私下里尝试作文。一日,刘定之患病,父亲探视时发现了他写的《祀灶文》和《咏桃...[详细]

刘方 [隋][?-605年,隋朝名将]

  • 刘方(?—605年),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人,隋朝名将。 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对此不满,公开起兵反...[详细]

刘凤诰 [清][公元1760年-1830年]

  • (1760—1830),号金门,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出身贫寒,6岁丧父。乾隆五十四年(1789)会试中第三十名进士。后经殿试得中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以后,历任朝廷礼部、兵部、户部侍郎,直至太子少保。刘凤诰能言善对,随机应变,民间称其为“江西才子”,...[详细]

汉昭帝刘弗陵 [汉][公元前94年-前74年,汉朝皇帝]

  • 刘弗陵,婴儿号钩弋子,字不,号尧母门。谥号孝昭帝。生于公元前九四年,卒于公元前七四年。公元前八六年乙未岁,八岁时登基,武帝刘彻之少子,无嗣。公元前七七年,年满十八岁开始亲政。在位十三年,享年二十一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平陵。 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即位后以难避讳...[详细]

柳公权 [唐][公元778年-865年,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

  •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书法家、诗人。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详细]

刘过 [宋][公元1154年-1206年]

  •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胄客,不识□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详细]

汉文帝刘恒 [汉][公元前203年-前157年,西汉第五位皇帝]

  •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详细]

汉灵帝刘宏 [汉][公元156年-189年,汉朝皇帝]

  •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详细]

刘弘基 [唐][公元582年-650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刘弘基--(582-650年) 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 刘弘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年,为避免从隋炀帝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犯罪,被县令关进监狱。自太原起事便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玄武门之变拥立有功。贞观年间因多次-...[详细]

刘惠农 [公元1912年-1997年]

  • 刘惠农 刘惠农(1912.10~1997.9),潭埠新田人,出生于一贫农家庭。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冬加入中国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任0湘鄂赣边特委巡视员,红军第三军团前委秘书、卫生部政委,-总卫生部政委,八路军一二0师第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0晋绥分局委员兼秘书长、东北人民解...[详细]

刘胡兰 [公元1932年-1947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刘胡兰(1932-1947) 女,汉族,山西省文水县人,中共党员。 东莞榴花公园英雄广场刘胡兰塑像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在党的领导下,云周西村涌现出一批抗日积极分子,一些贫苦农民相继入党,并成立了党支部。刘胡兰积极参加...[详细]

秦哀公嬴籍 [明][?-前501年,秦景公之子]

  •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籍,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 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于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详细]

刘綎 [清][公元1553年-1619年,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

  •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详细]

刘奎龄 [公元1885年-1967年]

  • 刘奎龄(1885—1967) 字耀辰,天津静海人,生长于天津土城,是现代著名的动物画家。其笔下的翎毛、走兽形象逼真,以独到的丝毛技法使质感的表现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40年代后,画技又进一步,融勾勒没骨、皴染为一体,自成一家。与刘子久、陆文郁、萧心泉合称“津门四老”。1949年中华人民共...[详细]

刘乐天 [清]

  • 刘乐天,名仰薇,号乐天,西安人,同盟会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受凤县高等小学堂之聘,来凤县任教习,以改革忠君尊圣封建教育为宗旨,推行新学。开设国文、算术、修身、自然、史地、体育等新课。聘请地方知名人士任教。当时人们思想守旧,多不愿送子弟上学。第一届(甲班)仅有学生10余名。后在刘的力倡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