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里疾 [春秋战国][?-前300年,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芈月传]

  • 樗里疾(?―前300年),名疾,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渭南)而称樗里子。其后他任庶长(大良...[详细]

骊姬 [春秋战国][?-前651年]

  • 骊姬(春秋),山西人,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公元前672年,被晋献公虏入晋国成为献公的妃子,她使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申生,制造了骊姬倾晋。生不详,死于前650年骊姬,春秋时代骊戎(今陕西省临潼县)国君的女儿,晋献公姬诡诸的王妃,有姿色,工心计,公元前6...[详细]

李江升 [公元1901年-1972年]

  • 李江升(1901~1972),凤县双石铺乡庙滩人。排行第四,人称李老四。因家贫,10岁即为人牧羊。1926年春,流浪甘肃省徽县、成县一带。稍长,受雇于张家川镇一骡马店饲养牲口。掌柜哈丙,精于兽医,李江升遂拜哈丙为师,边干工,边学医。两年后,学会钉掌、垫鞍及扎火针、割白内障等技术。1929年回...[详细]

李建中 [宋][公元945年-1013年]

  • 姓名:李建中 字得中生卒:945~1013籍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家谱:擅长:经历:太平兴国八年(983),李建中举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直集贤院,迁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及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介绍:他性简静,爱好吟咏,善书法,有集30卷。他的书法,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皆妙,基本上沿绪...[详细]

李琎 [唐][饮中八仙]

  • 大唐睿宗皇帝嫡孙,宁王李宪(唐玄宗李隆基长兄,谥‘让皇帝’)长子汝阳王李琎。李璡是唐朝玄宗时人物,是唐朝宗室让皇帝李宪的长子。官至太仆卿,又得到酿王的封号。擅长於弓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据闻他曾获唐玄宗亲自教授羯鼓。 汝阳王亦是杜甫的诗作《饮中八仙歌》里的人名,在诗中排名第二。 相关事件 ...[详细]

李靖 [唐][公元571年-649年,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

  • 李靖(571—649),字药师,原名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详细]

李经羲 [公元1859年-1925年,嵩山四友]

  • 李经羲(1860—1925),安徽合肥人。字仲山,又仲仙,号悔庵,又有仲宣、仲轩、宓生等称,晚号蜕叟。晚年在苏州筑宅,室名蜕庐。晚清末年至民国时期官僚,政治人物,太傅李鸿章之侄,光禄大夫李鹤章第三子。李经羲于光绪五年(1879)以优贡捐奖道员,1887年6月,任四川永宁道,后任湖南盐粮道、按察使...[详细]

李进堂 [公元1881年-1940年]

  • 李进堂(1881~1940),凤县凤州人,1925年在西安协合医院学医四年,1929年回凤县,在凤州城内开设诊疗所,是本县最早的一位西医大夫。 李进堂所学医术,内外科兼备。当时虽然条件差、设备简单,但能作局部- ,施行一般外科手术,为患者医治创伤和其他外科疾病,治愈许多病人。他诊病...[详细]

西夏太祖李继迁 [宋][公元963年-1004年,西夏太祖,西夏王朝奠基人]

  • 李继迁(963—1004),党项夏州政权统治者,夏国创建人。银州防御史李光俨之子。 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南)无定河边一山寨(今称李继迁寨)。智勇善骑射。开宝七年(974),任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族兄李继捧率族人入宋献所属五州地,他拒诏,不从赴阙,与弟继冲,亲信张浦等诈...[详细]

李俊民 [宋][公元1176年-1260年]

  • 李俊民(1176~1260) 金代文学家。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章宗承安五年(1200)举经义进士第一,官应奉翰林文字。不久,不满政治腐败,弃官。宣宗贞□二年(1214)南渡黄河,隐于嵩山。金亡后,被忽必烈召见,颇加优礼。他仍乞还山。卒谥庄靖先生,故集名《庄靖集》。李俊民...[详细]

李良发 [清][公元1840年-1896年]

  • (1840—1896),上栗县桐木镇杨坊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16岁的李良发从烟,先后擢授河州(今甘肃临夏)右营游击,署理都闲府。因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后留陕西任总兵,授提督衔,皇封振威将军,诰封三代世袭。光绪二十一年(1896)病逝于兰州。 ...[详细]

李烈钧 [公元1908年-1946年]

  • 1882年2月23日出生于江西武宁,早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时任九江军0参谋总长、海陆军总司令,率军支援武昌,被任命为苏、皖、粤、鄂、赣联军总司令。1912年任江西督督。1913年湖口起义(史称“第二次革命”),首举讨袁大旗;1915年在云南昆明与锝、唐继...[详细]

李林甫 [唐][公元683年-752年,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中国古代十大罪人,中国古代十大奸臣,唐朝宰相]

  • 李林甫(683-752),唐宗室,小字哥奴。善音律,会机变,善钻营。开元中,迁御史中丞、吏部侍郎,深结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及宦官等,僭伺帝意,故奏对皆称旨。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拜相,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元二十四年(736)底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大权独握。李林甫居相位十九年,-自恣,杜...[详细]

唐玄宗李隆基 [唐][公元685年-762年,唐朝第六位皇帝]

  •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八...[详细]

栗毓美 [清]

  • 栗毓美,字友梅,又字曰朴园,浑源州人。清代嘉庆年间考中拔贡,授任河南知县,后迁光州直隶州知州、汝宁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市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东河道总督。 栗毓美在河南任职期间,当地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严重地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为此,他做了实地勘察,认为造成水患之原因,是由串沟积水成河,...[详细]

李密 [唐][公元581年-618年]

  •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别名玄邃、法主、刘智远,隋唐时期群雄之一。李密壮大瓦岗寨,建立西魏政权,称魏公;屡破隋军,大败宇文化及。但后来因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混乱,屡被隋军击败。李密率残部投降李唐后又叛唐自立,最终被盛彦师全部杀死,时年三十七,传-安,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高...[详细]

李明森

  • 李明森,原籍崇左县那隆乡人,解放初迁居扶绥县中东区思同村。壮族。初中文化。193l年12月出生,1949年7月加参工作,195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觉。历任游击队战士,排政治服务员,同正县-侦察员,县团工委负责人,区长,县委秘书,区委-,0扶绥县委监委副-,县委组织部长、副-、-,县武装部第一政委...[详细]

林凤祥 [清][公元1825年-1855年,太平天国五虎上将]

  • 林凤祥(1825—1855)太平军将领。壮族。农民出身。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任御林侍卫。1853年1月率军首登武昌城,封天官副丞相。建都天京后,与李开芳、罗大纲率军攻克扬州、镇江。同年5月与其他北伐主将,率精兵2万余人在扬州誓师北伐。1854年春因弹粮、寒衣不继,援军未至,遂南撤阜城、连镇,...[详细]

荀林父 [春秋战国][?-前593年]

  • 荀林父(?-前593年),姬姓,荀氏,名林父,因曾任中行之将,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谥桓,又称荀伯、荀桓子、中行伯、中行桓子、中行林父,是逝敖的长子,知氏始祖荀首的哥哥。晋国中军将。 因荀林父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史料中多用其大宗本家氏号,故多称荀林父。因死后的谥号为“桓”,称中行伯、中...[详细]

凌渡

  • 凌渡,男,壮族,原名凌永庆,原籍广西扶绥县东门镇旧城村人,生于1936年2月1日。著名散文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63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散文集《故乡的坡歌》(1988年荣获首届“振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作品奖),《南方的风》(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