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1499~1566),字南乔,号崦山,明,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湖广通志》将其列入名宦;《江西通志》将其载入名人卷的“人物”篇;康熙《潜江县志》(卷十二·知县宦迹传。以下简称《县志》)有其传记。研读这些史志,了解他是一位体恤民情,爱民如子,敢于担当,为民-不畏丢官难得的贤令。 (一...[详细]
周元(1894~1938),字凯之,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12 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江县(今宁明县)人,壮族。幼年家境贫寒,16 岁时参加反封建革命武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历经0战争、北伐战争,以作战勇猛、为人豪爽而著称。他天资聪颖,屡立战功,由士兵逐级提升营长。民国19 年(19...[详细]
周执羔进士及第后,授湖州(今浙江湖州市)司士。建炎初(1127),遂从隆祐太后于江西,还觐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便以继母刘氏患病,乞归调养,于是调任江西宜黄县丞。当时宜黄四境溃卒相拥,县内大恐。周执羔到任后,便向他们论以祸福,晓以伦理,首恶之人斩首示众,余皆敛手听命。当地人为之画像立祠。 绍...[详细]
清代名士周之冕(1824—1889),字藻庭,号文轩,西秀区旧州镇人。自幼天资聪慧,十八岁时以冠军入邑庠。清同治六年(1867)中举人,清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补直隶知县。光绪二年(1876),丁忧回故里旧州,以教之愿,主讲府城安顺凤仪书院,以其渊博学识,培养了家乡众多才俊,如光绪九年(1...[详细]
周治庭(1901.1~1988.1),解放前为大圩镇“巨丰”商号经理,经营土产30多年,号称 “白果大王”。 周出生于湖南省邵东县余田桥区杨桥乡狮子村。14岁随父经商开店,号“巨丰”。民国 9年,他被父派驻梧州牙纪行荣昌隆“座庄”,负责采购运销货物。12年,主持大圩“巨丰” ...[详细]
周芝轩(1899~1947) 乳名戊戌,学名兆桢。本县周肖村人。1921年入省立第三师范,1925年毕业后,到鲁桥镇竞志小学教书。在该校与进步教师一起开图书馆、阅览室、游艺室和学习讨论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五卅惨案后,带领学生参加反帝-,声讨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1927年春,到民治学...[详细]
朱佛光(1853~1924) 名先照,字漱芳,晚年改字佛光,本县徐木乡朱家湾人,自谓明初秦王后裔。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甲午战争以后,外患日深,遂究心于经世之学,与孙芷源发起励学斋,首开西北结社之风,新学知识亦由是起。是时,康派学说风靡天下,朱著《康氏纠谬》,斥其政治主张之错误。戊戌...[详细]
朱虎臣(?~?)号武伯,浮梁(今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南宋朝某科武举第一人。 据《宋诗纪事》记载,绍兴年间,朱虎臣年仅9岁,参加了朝廷举行的武殿试,他射出12支箭,其中有9支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被朝中大臣赞誉为神童,皇帝特...[详细]
朱林逢(1888--1969),合阳县路井镇东庄人。梆子名艺人。工正小旦兼文武花旦。由于他能唱1技艺娴熟,因而被群众誉为“迷三县"。他的功底寸厚,直到70高龄还能登台演出。《破洪州》是他能好戏,所扮演的穆桂英,充分发挥了他唱、念、做、扣湛技艺,于群众中影响很大。《白蛇传》也是他在剥影响颇深的剧目...[详细]
祝钦明(生卒年不详),中唐前期大臣。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少年好学,熟通五经,博涉文史。约武则天临朝称制时举明经。长安元年(701),累迁为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馆学士。时李显复为太子,祝钦明充李显的侍读。次年,迁为太子少保。 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发生了“五王政变”,推翻了武则...[详细]
朱善(1340年-1413年),字备万,号一斋。元末明初丰城(今江西丰城)人。九岁时,即通经史大义,能写文章,尤邃于诗。元朝末年,朱善为避兵乱,隐居山中,侍奉继母,以孝闻名。明洪武初年,他在南昌担任教授。洪武五年(1372)廷对第一,大魁天下。考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年,因奏对不合太祖之意,...[详细]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详细]
朱亚雄(1901~1979年) 朱亚雄,学名朱毓华,号德字,江西余干瑞洪镇人。朱幼年即离乡来沪,曾在民立中学求学,后入南洋医科大学,毕业后去日本见习。24岁回上海,任沪西日商内外棉纱厂厂医,民国14年(1925年)升水月华医院院长,并兼任上海法政学院、大夏大学校医及...[详细]
朱云,字游鲁(今山东省)人,后来迁居平陵(今兴平)。汉元帝时为槐里(今兴平市)县令。 朱云身高八尺,魁梧奇伟。生性耿直,不畏权贵,敢于直谏。曾-皇帝,指责丞相韦玄成庸碌保位,被石显左右,而因此丢官。 汉成帝刘骜在位时,朱云已削职为民,但仍关心朝政,忧国忧民。当时安昌侯张禹,贪财好利,广置...[详细]
朱重尊 名志彝,字重尊,后以字行,朱佛光之侄。本县城内太平巷人。幼就读于毛班香私塾,1934年应于右任之邀赴南京,任-参事职务,月薪400元。朱就职一年后,目睹当局不顾东北沦陷,一再内战,与其违心做官,不如归里赋闲。虽经于右任再三挽留,终婉言辞去职务。回陕后,甘愿从事清贫的执教生涯。先后曾在...[详细]
朱子敏(1873~1936) 名思聪,字子敏,本县人。清末曾为陕甘总督掾史,后任知县,因不满清政日非,辞归。辛亥时,为井勿幕策拒清军;袁世凯窃国后,佐胡景翼树护国之勋;“三原起义”后,任陕西靖-右翼(胡景翼部)总部军需处长,岳西峰守渭北,宏济艰危;胡、岳出关相继督豫后,朱任后方司令兼陕西省财...[详细]
宗楚客(?-710年7月22日) 唐代大臣,宰相,诗人。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人,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市)。[1-2] 高宗时举进士,武后时累迁户部侍郎。后因奸赃罪流放岭南,岁余召还。神功元年(697),升任宰相。与武懿宗不和,贬为播州司马。长安四年(704),复为宰相。唐中宗时...[详细]
宗秦客(?-691年),唐朝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人,在武则天在位期间,690年担任宰相(内史)。宗秦客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堂姐。宗秦客主持《圣母神皇实录》。 宗秦客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堂姐。宗秦客主持《圣母神皇实录》。689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时任凤阁侍郎(中书侍郎)的宗秦客,制作了12个新字,...[详细]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余江县潢溪乡渡口村委会沙塘村人。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