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天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1952年生,湖西乡柘林村人。1981年毕业于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获教育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博士学位。1990年2月~2000年6月先后任九江师专教务处长、副校长、校长。2000年7月调入南京师...[详细]
张力财, 党留庄乡小铺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生,民国三十四年(1945)参加革命工作,民国三十五年(1946)加入在中国共产党。1980年任大同县县长、县委书记。后任雁北地委企业部部长。...[详细]
张礼常(1895一?),碗碗腔名老艺人。大荔县沙底村人。群众称“老礼儿”。他从小投师于黑子学艺,先后在槐园、两宜、万兴店等班演戏,又在国民党师长张万信的皮影班子演戏,曾去西府以及兰州、汉口、河南等地演出。 老李儿戏风严谨,一丝不苟,感情充沛。他的徒弟金宝曾说:“我师傅上了台,出了差错不行,几...[详细]
张立卿(1887~1960) 名庆豫,字立卿,本县人。童年就读于毛班香私塾,后参加乡试为副贡。1905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在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在留学生中开展反清革命活动。1906年秋,与三原同乡陈之硕、徐应庚、茹欲进、张景秋等参与筹备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回陕后和井勿幕、胡景翼等...[详细]
张纶,明代本市人。弘治年间举人,任四川成都知县时,关心百姓疾苦,鼓励百姓种田,减轻百姓负担,抑制豪强,缉捕盗贼,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作歌赞颂之。歌说: “侯之来兮,风雨时, 五谷穰兮,民无饥。” 又歌: “我寒侯为衣, 侯虽瘠兮民则肥。” 因为政绩卓著,抚按推荐他,升...[详细]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 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张仁愿被召回,授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但不久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防御突厥,并...[详细]
张荣(1885~1940) 家居三原东关转灯巷。清光绪年间,师从三原东关渠岸一位人称雷结子的名厨,工红案。民国8年,创办“明德亭”菜馆。民国10年,承包三原师范学校的师生伙食,生意有了起色。民国17年,“明德亭”由转灯巷迁至盐店街。其为人忠厚仁义,18年年馑,每天做两锅稀饭或杂菜汤饭,在饭馆...[详细]
张墒,字星垣,南市镇周便村人。清朝同治年间举人,任绥德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学正。星垣出生于世代读书人之家,其家族在周围一带颇有名望。他为人坦率,衣着随便,不修边幅。肯动脑筋,很有心术,擅长写文章,特别精于医术。他曾说:“神农本经,长沙验方,是医生应遵循的规则和准绳。”他为人治病用药以《神农本草》...[详细]
张升,江西南城人,字启昭,号柏崖。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卒于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己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 张升取得状元之后,授翰林修撰,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弘治改元(1488),迁庶子。当时,人称“纸糊三阁老”中,只...[详细]
张神武(?~1621)本姓陈,字号不详,江西新建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此科武举考试官为谕德吴道南,中允杨继礼。神宗特命大学士朱赓主持武举宴。 张神武及第后,授四川都司佥书。四川永宁宣抚司奢效忠去世,当时,奢崇明还年幼,奢效忠的妻子奢世统与妾奢世续为...[详细]
张世熙(1894—1929),又名张少西,化名王又新、刘永祥,万安县窑头乡中塘村人。 辛亥革命前后,张世熙先后在县立高等小学和省立南昌第二中学读书。1917年,从二中退学考入设在饶州(今波阳县)的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学陶瓷专业。毕业后,舍去实业救国的道路,回到万安任县立高等小学教员,开始从事...[详细]
张世兴(1904~1977),又名张云青,曾用名王光明,本市桑镇水流村人。 1917年至1925年,先后在本村、省一师附小、省三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在大学学习期间,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1923年8月,参加了魏野畴在北京组织的陕西旅京进步青年组织——“共进社”,11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详细]
张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宝,唐代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 唐朝名将。他的一生是在战争中渡过的,长期戍边,戎马倥偬,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一方的边帅。其主要事迹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时期,由于战功卓越,累官至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赐南阳郡开国公。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他多次...[详细]
张树珊,1889年生,祖籍河北省高阳县旧城村,后迁至山西省阳高县王官屯镇康窑村。中共张家口特委委员。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弟兄三人,排行为二,幼时即随父农田劳作。1907年,其父去世,为生活所迫他背井离乡到北京某商号当了店员。1910年,北京铁路局招工,张树珊先在张家口铁路车站当工人,后到...[详细]
张四维(1526—1585年)字子维,号凤磐,汉族,蒲州风陵乡人(今属芮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隆庆间,张四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而为内阁首辅高拱器重,历官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起用一些反对派人士,以迎合时议,收...[详细]
张万邦,字三锡,阳和卫人(今阳高县),明代高级将领。张万邦的祖父张勋,嘉靖(1522-1566)、隆庆年间(1567-1572)曾担任指挥使官职,死后因战功被朝廷赠与劳禄大夫、一品正职。 张万邦的父亲张秉忠,承袭指挥使官职,继而升任都指挥使,万历(1573-1620)前期担任大同东路参将,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