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原一 [宋]

  • 曾原一,字子实,江西宁都县城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和南宋大诗人戴复古(1167—1247年前后)是同时代人。 曾原一从小就以诗闻名。其堂弟原郧也工诗,二人居住在县城小东门陋巷中,以斗诗为乐,至今此巷仍名“构诗巷”。绍定三年(1230年)曾原一游钟陵,又二年,中举人。与戴复古发起组织“江湖吟社”...[详细]

曾肇 [宋][公元1047年-1107年,南丰七曾]

  • 曾肇(1047-1107),字子开,号曲阜先生。宋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曾易占之子。曾巩异母弟。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北宋政治家、诗人。历任吏、户、刑、礼四部侍郎。 自幼聪慧好学,师承其兄曾巩。重儒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章法。容貌端庄,为人忠厚仁义。...[详细]

曾植铭 [公元1889年-1977年]

  • 曾植铭(1889~1977),字其新,又名谦。新靖镇人民街人,在县里与兄植铨声誉齐名。宣统元年(1909)夏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就读炮兵科,宣统三年完成学业。 民国元年(1912)先后在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广西将校讲习所执教,为后来新桂系培养了一批军政人才。学员中有李宗仁、黄旭初等人...[详细]

曾追 [明][公元1425年-1479年]

  • 曾追(1425~1479),字文甫,江西泰和人。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戊戌科曾彦榜进士第三人。 曾追于成化四年(1468)考中举子。他学博才高,文章俊逸,下笔千言,引经据典,为同辈学子所推崇、敬重。考取探花后,曾追官授翰林院编修。只可惜不久便去世了,享年54岁。 曾追的祖父是明朝...[详细]

曾作忠 [公元1895年-1977年]

  • 曾作忠(1895—1977) 字恕存,别号素忱。祖籍灵川,出生于桂林。在北京求学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学生代表,1921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英语系,1924年年仅29岁任北京民国大学英文教授,以后曾任广州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928年加入国民党。1929年入美国华盛顿大...[详细]

张墑 [清]

  • 张墑,字星垣,南市乡周便村人。清朝同治年间举人,任随德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学正。星垣出生于世代读书人之家,其家族在周围一带颇有名望,他为人坦率,衣着随便,不修边幅。肯动脑筋,很有心术,擅长写文章,特别精于医术。他曾说:“神农本经,长沙验方,是医生应遵循的规则和准绳”他为人治病用药以《神农本草》为...[详细]

张焘 [宋][公元1091年-1165年,宋朝词人]

  • 张焘(1091~1165)字子公,饶州德兴人,秘阁修撰张根之子 张焘像也。 北宋时期 政和八年(1118)进士第三人,尝为辟雍录、秘书省正字。 靖康元年(1126),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辟焘入幕。纲贬,亲知坐累者十七人,焘亦贬。 南宋时期 建炎初,起通判湖州。明受之变,贼矫...[详细]

张昪 [宋][公元992年-1077年]

  • 张昪(992─1077)字杲卿,陕西韩城人。北宋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卒,年八十六,谥康节。...[详细]

张昶 [汉]

  • 张昶,敦煌渊泉人(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人,书法家,擅草书,有“亚圣”之誉。 敦煌渊泉人(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末年大将张奂之子、书法家张芝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极工八分,又善隶。华岳庙两堂碑文昶造自书之,元帝又刊其二十余字。二书有重名,传于海内。...[详细]

张镈 [明]

  • [张镈]字伯始,号漆滨,武功人,明嘉靖七年(1528)与弟金柬同榜举人,时号双凤。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进士,授曲沃知县。因改革弊政,触犯劣绅利益,遭诬陷中伤,被降职为汝宁教谕。后历任黄州判官、两淮盐运司判官、大理寺评事。当时有一诬赖侄杀叔的冤案,他力辩其冤,竟被贬为副评事,后又被调为蜀王府...[详细]

张氲 [唐][公元653年-745年]

  • 张氲【生卒】:653—745 一名蕴,字藏真,号洪崖子,晋州神山(今山西浮山)人。道士。曾隐洞中15年,熟读仙书秘典、九经百氏。后历游名山,善金丹、易形之术。武后圣历间被召,不赴。后居洛阳李峤家中13年。玄宗开元七年(719)召见于湛露殿,不久,仍听其归山。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详细]

张丙朝 [公元1876年-1949年]

  • 张丙朝(1876~1949),壮族。字协寅。新靖镇旧州街人。幼时家贫,仅靠一亩贫瘠地和兼营些豆腐为生。四岁丧母,继母到家不几年父又去世,兄弟两人,由继母含辛茹苦抚养。 10岁时,看到街上儿童都入学读书,苦于家贫付不起学费,只好每日帮母亲做完家务后,偷偷到私塾楼下,听老师讲课,后被老师发现,免...[详细]

张秉枢 [清]

  • 张秉枢 字密臣,又字广平、治平。祖籍临潼,后定居三原北城。生年无考,约与胡均伯仲之间。其父与刘古愚友情笃好,仰慕刘之博学正直,遂于光绪十一年送秉枢到泾阳“求友斋”(后并为味经书院),从学刘古愚。张秉枢勤奋好学,经、史、子、集外,尤对数学独具钻研精神。当时高等数学领域中的微积分刚传入中国,译著...[详细]

张超 [明]

  • 张超 洛川人。其父占熬曾为荆州府通判。由父难荫河南宜阳知县。在任捐俸修学宫,设立义塾;煮粥赈饥,施药除疫,造福于百姓。宜阳历来为旱所苦,虽两川濒洛,但不知灌溉之方;张超亲自勘察地形,率民开修渠道兴办水利,从此旱不为灾。居官五载多善政,寻升广西思恩军民府西隆州知府。...[详细]

张春 [明]

  • 张春少年用功读书,诗文俱佳。嘉靖十三年(1534)中乡试第七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廷对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十八年(1559)升侍讲,出任裕王(后为穆宗)府讲官,撰《经书格言》,受到穆宗的褒奖,特为张春书“进恩启迪”四字。当时严嵩当国,对张春的敢言直谏十分反感,又因张春开馆讲学,触犯了...[详细]

张达志 [公元1911年-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张达志(1911~1992),原名锦瑞,代号老郑,店镇南坬村人。1926年参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党。1927年2月考入绥德师范,同年3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共党员。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发展党、团员,建立农村党、团基层组织。期间,历任中共葭县...[详细]

张德枢 [公元1891年-1972年]

  • 张德枢(1891-1972.8.30),兴平店张镇莪子村人,原名张秉彝,领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少将。其父张洪范,字福安,清末举人,兴平名医。1907年张德枢化名弓尚德,与同学史可轩(化名弓尚文,东城马干村人)去山西太原参加常备军(新军),广结山西革命党人。1908年,因山西陆军学堂只招收晋籍学生,...[详细]

张顶 [唐]

  • 张顶,唐代诗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诗一首。...[详细]

张风子 [宋]

  • 张风子 张风子,不知何许人。绍兴间来鄱阳。...[详细]

张光辅 [唐][?-689年,唐朝宰相]

  • 张光辅(?-689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武周朝大臣。在687年被擢升为宰相,次年为诸军节度,参与征讨越王李贞的叛乱。期间,张光辅纵容将士趁机暴敛,杀降冒功,受到新任州刺史狄仁杰的 和谴责。张光辅因此怀恨并-了狄仁杰,使其贬官。689年,罪臣徐敬真、张嗣明为保性命而胡乱牵连其他大臣,张光辅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