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戎 [唐]

  • 薛戎,字元夫,河中宝鼎人。少有学术,不求闻达,居于毗陵之阳羡山。年余四十,不易其操。江西观察使李衡辟为从事,使者三返方应。故相齐映代衡,又留署职,府罢归山。福建观察使柳冕表为从事,累月,转殿中侍御史。会泉州阙刺史,冕署戎权领州事。 是时,姚南仲节制郑滑,从事马总以其道直为监军使诬奏,贬泉州别...[详细]

薛绍 [唐][公元663年-689年]

  • 薛绍(663-689年),父亲是薛瓘,母亲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之女城阳公主。永隆二年(681年),薛绍娶表姐妹太平公主为妻,婚后生下二子(薛崇训、薛崇简)二女。垂拱四年(688年),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薛绍受牵连被饿死狱中。 人物生平 薛绍出生高贵,母亲为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女城阳公主,...[详细]

薛少殷 [唐]

  • 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德宗贞元间进士。 与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之张正元同赋省试诗《临川羡鱼》。登第后授秘书省正字,充和蕃判官,后为万年县尉,贬高州雷泽县尉。顺宗即位,北迁官桂阳,道卒。事迹见《前定录》、《唐诗纪事》卷五〇。《全唐诗》存诗1首。...[详细]

薛昭纬 [唐]

  • 薛昭纬,薛廷老子,河东人。乾宁中为礼部侍郎,贡举得人,文章秀丽。为崔胤所恶,出为磎州刺史,卒。 唐薛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又好唱《浣沙溪》词。知举后,有一门生辞归乡里,临歧献规曰:"侍郎重德,某既受恩。尔后不弄笏唱《浣沙溪》词,某幸甚也:"时人谓...[详细]

薛廷老 [唐]

  • 薛廷老,薛存诚子,河东人。谨正有父风,而性通锐。 宝历中为右拾遗。敬宗荒恣,宫中造清思院新殿,用铜镜三千片、黄白金薄十万番。廷老与同僚入阁奏事曰:“臣伏见近日除拜,往往不由中书进拟,或是宣出。伏恐纲纪渐坏,奸邪恣行。”敬宗厉声曰:“更谏何事?”舒元褒对曰:“近日宫中修造太多。”上色变曰:“何...[详细]

薛向 [宋]

  • 薛向先为邠州(今陕西宾县)司法参军。西夏人背叛宋朝,侍御史陈洎去边境,薛向告诉陈洎应注意的问题:“如今用板筑城的方法流行,官吏持斧四处伐木,也不管什么地方的树都砍,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除非万不得已,应该对边城采取修理的方法。三司贷龙门富人钱,以大宋百年全盛的天下,采取一方有警,即向老百姓借钱,这是...[详细]

薛元超 [唐][公元623年-684年,唐朝宰相]

  • 薛元超(623年-684年),名振,以字行,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唐朝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文学馆学士薛收之子。 薛元超出身于河东薛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饶州刺史、东台侍郎、简州刺史、正谏大夫,袭爵汾阴县男。 仪凤元年(676年)...[详细]

徐凤银

  • 徐凤银,1964年4月出生于佳县上高寨乡。1984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199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成为国内培养的第一位矿井地质学博士,1995年博士后出站于西南石油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总地质师、中国...[详细]

徐福 [汉]

  • 徐福,西汉茂陵(今兴平人)。 从汉武帝到汉宣帝刘询,霍光在朝20余年,权势显赫,子孙后代都握有一定实权。霍光死后,霍家广置宫室,荒淫骄横,作威作福,无人敢言。徐福耳闻目睹,怅然叹息。奢侈必然不谦逊,不谦逊必然骄横,骄横则轻慢于上,轻慢必然走上悖逆之道,他断言霍家不久即亡。于是-皇帝说:“霍家...[详细]

徐光华 [公元1913年-2010年]

  • 徐光华 东北野战军9纵25师首任政委 徐光华(1913—2010.6.6)是江西省赣县人,1934年参加红军,历任红1军团15师卫生部政委、红1军团保卫局指导员、陕北独立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第4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5支队10团政委、江北指挥部政治处副科长、新四军2师6旅政治部主任、旅政...[详细]

徐国桢 [公元1870年-1938年]

  • 徐国桢(1870—1938),字干丞,本县第一寨人。清光绪末年廪生。宣统二年(1910),在西安法政学堂学习期间,目睹清廷腐败,官府鱼肉百姓,遂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矢志反清,建立共和。辛亥革命(1911),西安光复,只身返回潼关,联络同情革命的哥老会员王吉祥、孔绪群、陶德胜、张森...[详细]

徐衡 [宋][公元1075年-1156年]

  • 徐衡(公元1075-1156年),又名衡卿,字季平,宋代乐平静理乡(今塔前镇下徐村)人,生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是乐平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 徐衡原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中进士,授太学,是个文官。后来朝廷兴建武学,徐衡又苦练武功,钻研孙武兵书。崇宁五年(1106年)中武...[详细]

徐化溥 [清]

  • 徐化溥,字云山,号云门,自称云门山人,阳和卫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徐化溥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徐氏祖上家境还算不错,母亲就让他安心读书,好长大以后有点出息。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徐化溥,本想凭着十年寒窗苦熬的满腹经纶连中三元,考个进士混个一官半职。谁知经史兼通的他凭着真本事,竟没能在黑暗的科举...[详细]

徐积连 [公元1928年-1992年]

  • 徐积连(1928~1992) 1928年11月生于棉船乡光明村,祖籍安徽无为。1951年,他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带头苦干,夺取了粮棉双高产,成为了全省闻名的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他带着全国亿万农民的心愿,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去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慰问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详细]

徐经孙 [宋][公元1192年-1273年]

  • [至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字仲立,初名子柔,丰城人。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详细]

徐开熙 [清]

  • 徐开熙,字禾水。浙江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清朝顺治14年(1652)任兴平知县。任职期间,修建文庙,兴办社学,建筑县城城墙,政绩显著。县西南胡家桥(距县约40里,现已毁)有泉,可以灌溉。但因泉源水流堵塞不通。顺治戊戌年(1658)夏天大旱,徐知县带领百姓开泉修渠,不长时间就修通了渠道,引出泉...[详细]

徐郎西 [公元1884年-1961年]

  • 徐郎西(1884~1961) 名应庚,字郎西,本县东叟堡人。14岁中秀才,后在正谊书院、宏道大学堂就读。 1905年,徐郎西私费赴日留学,专攻铁路专业。时值孙中山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同盟会,徐郎西追随孙中山,且与陈英士关系甚密,遂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造币厂厂长。二次革...[详细]

徐鹿卿 [宋][公元1170年-1249年,宋朝词人]

  •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详细]

许孟容 [唐][公元743年-818年]

  • 许孟容(743—818),字公范,京兆长安人也。父鸣谦,究通《易象》,官至抚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孟容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甲科,后究《王氏易》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赵赞为荆、襄等道黜陟使,表为判官。贞元初,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四迁侍御史。李纳屯兵境上,扬言入寇。建封遣将吏数辈告谕,不听。于是...[详细]

徐穆 [明]

  • 徐穆自幼聪敏,日记千余言。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二。弘治六年(1470)殿试又第二,授翰林院编修。编修任满升侍读,与修《历代通鉴纂要》,其中宋、元部分多出其手。弘治十二年(1499)任会试同考官,慧眼又识得伦文叙,董玘及其他名士。正德元年(1506),武宗命徐穆为正使,出使朝鲜颁布大明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