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镒 [唐]

  • 京兆万年(今陜西西安)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孙,梁州都督韦令仪之子。玄宗开元间登进士第,又以宏词登科,试判入高等 曾任京畿县尉。天宝初,曾充使监选黔中。历任礼部、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及礼部、吏部、户部侍郎。约卒于天宝末年,年49。事迹见《吕衡州文集》卷六《韦武神道碑》。《全唐诗》存诗...[详细]

韦蟾 [唐][唐朝诗人]

  • 韦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大中七年登进士及第,辟徐商襄阳掌书记。咸通中,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为鄂岳观察使。咸通末,终尚书左丞。其在襄阳与徐商等唱和诗编为《汉上题襟集》,已佚。《生平事迹见《翰苑群书》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详细]

韦瓘 [唐][?-789年]

  • 韦瓘,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桂林人)。字茂弘,生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卒年不详。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人。考官:户部侍郎张弘靖。试题为《荐冰》诗。卢钧、鲍溶等同年。 韦瓘属京兆韦氏龙门公房,父韦正卿,登“茂才异等”科,韦瓘十九岁应进士举,二...[详细]

危稹 [宋]

  • 危稹,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孝宗时更名为稹。调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移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不久迁武...[详细]

韦安石 [唐][公元651年-714年,唐朝宰相]

  • 韦安石(651年-714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 韦安石出身于京兆韦氏郧公房,早年历任乾封尉、雍州司兵参军、膳部员外郎、永昌令、并德郑三州刺史、文昌右丞,并以鸾台侍郎之职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得罪张易之被外放为扬州长史。 神龙政变后,韦安...[详细]

韦保衡 [唐][唐朝宰相]

  • 韦保衡,字蕴用,京兆人。祖元贞,父悫,皆进士登第。咸通五年登进士第,累拜起居郎。十年正月,尚懿宗女同昌公主。 公主郭淑妃所生,妃有宠,出降之日,倾宫中珍玩以为赠送之资。寻以保衡为翰林学士,转郎中,正拜中书舍人、兵部侍郎,承旨。不期年,以本官平章事。 保衡恃恩权,素所不悦者,必加排斥。王铎...[详细]

韦处厚 [唐][公元773年-828年,唐朝宰相]

  • 韦处厚(773~828年),唐文宗朝宰相。字德载,原名韦淳,为避宪宗李纯名字的谐音,改为“处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自幼酷爱读书,博涉经史,一生手不释卷,勤奋著述。在朝为官二十多年,历仕宪、穆、敬、文四个皇帝,忠厚宽和,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宪宗元和初(806)进士擢第,三年(80...[详细]

危祐 [宋]

  • 危祐 危祐,北宋人,天禧三年进士(1019年),曾官至太学博士,因直言当朝宰相的过错,于景佑元年(1036年)被外放任廉州太守。在廉州太守任上,危祐为官清廉素有正声。曾正言:”某不敢扰民以固位也。“危祐在任期间,谨记先贤吏风,勤政恤民,积极推动廉州古城的建设,使廉州古城逐步成为边郡名城。其拒...[详细]

韦待价 [唐][?-689年,唐朝宰相]

  • 韦待价(?-689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逍遥公韦敻之后,象州刺史韦挺之子。 韦待价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历任左千牛备身、卢龙府果毅都尉、兰州刺史、凉州司马、萧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凉州都督,封扶阳侯。 垂拱元年(685年),韦待价拜相,授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详细]

韦丹 [唐]

  •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详细]

韦道逊 [宋]

  • 韦道逊,京兆杜陵人。曾祖肃,随刘义真渡江。祖崇,自宋入魏,寓居河南洛阳,官至华山太守。道逊与兄道密、道建、道儒并早以文学知名。道逊,武平初尚书左中兵,加通直散骑侍郎,入馆,加通直常侍。 《全唐诗》收《晚春宴》诗1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韦道逊,《北齐书》卷四五有传,为京兆杜陵(今陜西长安...[详细]

韦鼎 [唐][公元515年-593年]

  • 韦鼎(约513~592年),字超盛,京兆杜陵(治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祖父韦睿,梁朝开府仪同三司。父韦正,曾任黄门侍郎。韦鼎自幼博通经史,通晓阴阳八卦,工于诗,尤善长相术。曾先后在梁、陈、周、隋四朝为官。 梁朝时,传说他是个神奇人物,曾先后做邵陵王主簿。侯景之乱时,司徒王僧辩将他引为户曹属,...[详细]

韦方质 [唐][唐朝宰相]

  • 韦方质,韦云起孙,扶阳郡公师实子,雍州万年人。则天初鸾台侍郎、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改修《垂拱格式》,方质多所损益,甚为时人所称。俄而武承嗣、武三思当朝用事,诸宰相咸倾附之。方质疾假,承嗣等诣宅问疾,方质据床不为之礼。左右云:“踞见权贵,恐招危祸。”方质曰:“吉凶命也。大丈夫岂能折节曲事...[详细]

韦皋 [唐][公元746年-805年]

  • 韦皋(746年—805年9月13日 ),字城武。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韦元礼七世孙,韦贲之子,出身京兆韦氏,排行第二十三。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为建陵挽郎。大历初任华州参军,后历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陇州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详细]

韦贯之 [唐][公元760年-821年,唐朝宰相]

  • 韦贯之(760年-821年11月13日),本名韦纯,字贯之,一字正理,唐朝宰相, 韦贯之出自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德宗贞元年间中举后历任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李诵即位后升任监察御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巴州刺史,在回京任中书舍人之职后,因奏对得当而被宪宗李纯所欣赏。元...[详细]

韦贵 [明]

  • 韦贵(生卒不详) 壮族,思恩府千夫长。嘉靖六年王受率兵攻陷思恩府城(今乔利),俘知府吴期英和守备指挥门祖荫,并封府库,留兵驻守,王受又带兵去攻打武缘(今武鸣)县城。守巡官邹挽率兵来解围思恩府,千夫长韦贵、徐五率健壮土兵夜潜入城内作内应,引官兵破城门,王受守兵败,夺回思恩府印及库物。韦贵、徐五率兵...[详细]

韦弘敏 [唐][唐朝宰相]

  • 韦弘敏,是唐朝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称制)时代的高级-和宰相。 《旧唐书》、《新唐书》没有他的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他的祖父是隋朝汴州刺史、井陉定侯韦师。 683年十二月,唐高宗驾崩,唐中宗即位。684年正月初十,唐中宗任命左散骑常侍(门下省-)韦弘敏为太...[详细]

韦焕章 [公元1891年-1963年]

  • 韦焕章(1891~1963) 本县人,字文轩,早年就读学古书院、西安实业中学和三秦公学。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西安、三原辛亥光复。1913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同文书院、早稻田大学和明治大学学习。1915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9年毕业回国,应于右任之聘,担任地方自...[详细]

韦建 [唐]

  •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正封,一字士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任河南令,与萧颖士交厚。贞元初,官太子詹事。五年,授秘书监致仕。《全唐诗》存诗二首。 ...[详细]

韦见素 [唐][公元697年-762年,唐朝宰相]

  • 韦见素(697年-762年),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太原尹韦凑之子。 韦见素出身于京兆韦氏南皮公房,历任相王府参军、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袭爵彭城郡公。 754年(天宝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