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1920~)原籍肥西县袁店乡。民国32 年(1943 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次年至民国37 年在合肥、南京等地高等院校任教。民国37 年去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历任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教授,亚洲学系主任、旅居美国、加拿大安徽同乡会会长。他整理出版的有《李宗仁回忆录》...[详细]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 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二卫大将军。 长安三年(703年),唐休璟拜相。担任同...[详细]
汤肇熙,字绍卿,江西万载人。清同治二年(1863)进士,光绪八年(1882)任平阳知县。性格端方严肃,本地豪族或上司对他颐指气使,汤肇熙不予理睬,而一意于爱民养士。当时民间多陋俗:南北港多溺婴,江南端午斗龙船引起宗族械斗,各地迎神赛会中大肆摊派,他一一予以禁止。并在各乡设书院、社学,亲自批阅学员...[详细]
谭和(1898-1930)又名陈又新,江西都昌县人。1921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南昌),1925年毕业前夕加入中国0,后即回家乡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2月被选为都昌县农民协会第一届执委会委员。1928年春受赣东北特委派遣,在都昌徐家埠建立都(昌)湖(口)鄱(阳)地下交通站。1929年1月任...[详细]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 )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详细]
陶博吾(1900~1996)名文,别署白湖散人,世以字行。1900年生于定山乡东光村,是陶渊明的嫡裔。六岁入私塾,聪颖过人,诵唐诗宋词,每过目不忘。10岁通音律,稍长,即以诗作名播乡里,14岁时与本县5位老先生组建“六雅堂”诗社。1929年考入南京美专,后因战事,转考入上海昌明艺专,直接进入二年...[详细]
陶生财, 周士庄镇罗卜村人,民国十四年(1925)生。1964年至1980年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1年3月,陶生财参加了北京前门饭店召开的为期1个月的全国“三料”工作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5年7月,陶生财再次出席了在北京友谊彬馆召开的为期20天 的全国“五料”工作会议,并做了...[详细]
陶运文 (中学特级教师、原九江教育学院院长、-)1937年生,定山镇东光村人。1948~1951年就读于彭泽中学,1951~1954年就读于九江一中,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1958~1962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广西大学数学系任教;1963~1989年先后在九江一...[详细]
田克仁:南宋绍定(1228-1233)初,任沔州太守。自幼爱好书法,开禧年间(1205-1207)得《郙阁颂》旧墨本,反复临摹《郙阁颂》。任太守期间,恐原碑泯灭,于绍定三年五月,重刻《郙阁颂》于灵岩寺崖壁。...[详细]
田蚡(?~前131年),西汉大臣,长陵(今陕西咸阳渭城区东北)人。他系景帝刘启王皇后的同母姐弟(王皇后母臧儿,原为槐里王仲妻,仲早死,她改嫁长陵田氏,遂生田蚡、田胜),他能言善辩,深得景帝和王皇后的赏识,被擢为中大夫。 汉武帝刘彻即位,田蚡以舅氏身份封为武安侯。他礼贤下士,广招门客,武帝初...[详细]
田益荣(1913--1983),富平县曹村田家堡人。时就喜爱戏剧,和家乡阿宫皮影签手王三元友谊深。时还给王帮档演出。“九·一八”事变后,他在西宝义演、募捐,以资助抗日。“双十二”事变后,他在豸织抗日救国会,担任宣传部长和主任等职,不久,刍军团途经本乡前往陕北,他即参军投身民族革命I 1937年,...[详细]
田志杰(1920~1985) 陕西富平人。1938年入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任教,后调至关中专员公署文教科工作。关中解放后任武功县委书记。之后,调宝鸡地委任农村工作部部长。1957年调任中共三原县委书记。1958年泾、三、高、淳四县合并,任县委第二书记兼县长。当时正处在“-”时...[详细]
田种玉(1882~1945) 字蕴如,本县人,幼时受业于朱佛光,清光绪癸卯科乡试中举后,于1906年东渡日本,同年秋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辛亥年归国,参加西安光复。1913年创办三秦公学,开西北研究科学之风气,其学生有百余人被先后选派出国留学。1916年创办法政专门学校;...[详细]
郗天佐(1920~1943) 又名张文远,化名江北,本县人。1935年入三原县中学习。在校受表兄李连璧影响,参加民先队,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从三原县中毕业后,由中共三原县委书记周芝轩推荐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化名江北,遂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党组织派他到晋察冀军区抗...[详细]
屠岸贾(?-前583年),屠岸氏,名贾(拼音:gǔ),一作屠颜贾,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晋灵公时,因为阿谀奉承得宠。晋灵公被赵穿杀死,他一度被贬。晋景公时,屠岸贾任司寇,在赵同、赵括得罪郤氏、栾氏时,屠岸贾追治晋灵公被杀之事。他称赵盾是弑杀晋灵公的首逆。下宫之难,尽灭赵氏。只有赵朔的儿子赵武被公孙杵...[详细]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 公元386年,16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又在当年四月定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 公元...[详细]
公子虔(生卒年不详),嬴姓,名虔,战国时秦公子,秦孝公赢渠梁大哥。曾为秦孝公太子赢驷之右傅。公孙贾为左傅,商鞅变法时,太子犯法,公子虔受刑。后因犯他法,公子虔受劓刑挖去鼻梁,随后闭门八年不出。孝公卒,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他诬告商鞅欲反,秦遂杀商鞅,灭其家。 正史上关于公子虔的记载很少,小...[详细]
万春公主(732年-770年),唐玄宗李隆基之女,生母杜美人。初嫁杨国忠的幼子、鸿胪卿杨朏,杨朏在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杀死,万春公主又嫁杨贵妃的堂兄弟杨锜。万春公主与丈夫杨朏一起为唐朝的外交事业而奋斗,在他们的努力下,外籍人士在长安获得不错的生存空间,很多人定居下来,成为侨民,在长安城里,使馆区也...[详细]
王搢(1870—1941),字缙绅。西充县占山乡人,生于书香门第。15岁中秀才,之后被保送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中拔贡。创建西充团练,主持全县赈灾事宜。辛亥革命后出任县革命军政府督办,并任团练局局长。他率团丁去大全场歼匪,使匪徒无一漏网。 1912年秋(民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