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植 [唐][唐朝宰相]

  • 马植(生卒年不详),陕西扶风人。字存之,凤州刺史马勋之子,-先祖。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科,初任寿州团练副使,得秘书省校书郎,三迁饶州刺史。开成初年(836),迁安南都护、御史中丞、安南招讨使。马植文雅之余,长于吏术。他善于安抚少数民族首领,以信诚相待,使各部首领乐于向朝廷...[详细]

马志舟 [公元1907年-1933年]

  • 马志舟(1907~1933) 本县陵前乡太和堡人。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2月,担任中共南原支部书记。1932年春任南原赤卫队队长,同年5月,任渭北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8月任渭北游击队队长,率游击队攻打盘踞在马额镇的王茂臣民团,消灭一个班,缴获 数支。其后,原、富、...[详细]

梅开春 [公元1974年-1992年]

  • 梅开春(1974~1992) 1974年4月出生在龙城镇马湖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991年初中毕业,同年12月参军,被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 部队广东边防总队五支队机动中队四班,列兵 。开春七岁时,听奶奶讲解放军当年在长江北岸,面对江南岸-部队枪林弹雨的-、横渡长江的故事后,就对他爸爸表示说...[详细]

梅汝璈 [公元1904年-1973年]

  • 梅汝璈(1904年~1973年),字亚轩,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人,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代的梅汝璈在江西省立模范小学读书。因父亲梅晓春家教极严,梅汝璈每日必须早早起床到外面拾猪粪牛粪当农田的肥料。每日出门拾粪时,他总要带本英语书,一边拾粪一边苦读,常常到了忘我的境界。 12岁那年,梅汝璈小学毕...[详细]

梅曰强 [公元1929年-2004年]

  • 梅曰强(1929年—2004年),字南移,祖籍江西省湖口县,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系“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南京乐社委员兼古琴组长,广陵琴社、梦溪琴社名誉理事、铜山县古琴研究会顾问。 “广陵派”始于清初顺治年间...[详细]

窦蒙 [唐]

  • 窦蒙唐代书法家,字子全陕西省麟游县西人。著有《画拾遗录》、《述书赋语例字格》等。 唐代书法家。字子全,窦臮之兄.扶风郡(今陕西省麟游县西)人。官至试国子司业兼太原县令、国子司业。书迹末见。曾经为其四弟窦臮的《述书赋》作注定。《述书赋》曰:吾兄书包杂体,首冠众贤,手倦日瞥,瞬息弥年,比夫得道家...[详细]

蒙伯川

  • 蒙伯川虽平凡,却也传名。 解放前,他在民间剧团里演衙役,台词少,动作简单,嗓门却最响亮,看过戏的,都记得他。解放不久,镇政府号召民众为抗美援朝捐款,他找着捐款箱,每到一处,便亮着嗓子,唱一通彩调,闻声而来的观众围成圈,于是宣传,到有人把钱放进提款箱,他必深深一磕头,直起腰又呼名称姓的道谢。好...[详细]

孟尝 [汉]

  • 孟尝 孟尝字伯周,东汉官吏。会稽上虞人。东汉顺帝(126年—144年)时任合浦太守。当时的合浦,史载: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珍宝,同交趾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以前合浦郡的-多为贪婪污秽之辈,奸人采求珍珠,不知道违纪约束,珍珠逐渐徒到交趾接界。于是客商不来,百姓穷困,贫困的人饿死在道...[详细]

孟芳洲 [公元1905年-1933年]

  • 孟芳洲(1905—1933) 又名航洲,赢洲,字介入,化名老侯,石头乡西寨头村人。孟家几代在晚清都有功名,芳洲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民国11年(1922),父亲送他随五哥孟臣斋(在石一斋部任参谋)去陕北求学。民国12年(1923),以优异成绩考入榆林中学,在这里接受了李子洲...[详细]

蒙锋 [公元1924年-1975年]

  • 蒙锋(1924—1975年),泗城镇胜利街人,壮族。广西省立南宁高中毕业,读书时,常阅读鲁迅著作及《社会主义》、《新华日报》、《新民主义论》等进步书报,写了散文《落叶》、诗歌《春汛》、《黑夜》及时事评论文章《中原到湘北》、《论节二战场》等抨击当时政局,发表在南宁的《曙光》、桂林的《新垦地》以及南...[详细]

蒙伦 [明]

  • 凌云旧时有神农庙和燧人庙,都在东风街北头。凌云壮族世代相传 :“庙岑农少吼,庙仙府少横,蒙伦少换堆”。译成汉意即:“神农氏创禾,燧人氏创人,蒙伦创对歌”。以前壮民歌只独唱,是蒙伦创造了男女对唱。今成了壮族民歌的主流形式。 蒙伦,泗城正北街(东风街)人,明代生,能文善歌。旧县志记载:“伦歌,...[详细]

蒙乔生 [公元1891年-1963年]

  • 蒙乔生(1891—1963年),泗城镇胜利街人,壮族。秉资聪颖,性直寡言,勤奋好学,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学校毕业。曾任凌云县立云峰小学教师,民国十八年(1929年)被聘为国民党凌云县改组委员会委员兼任组织训练委员。后被送广西省县政公务员政治训练班学习,又进广西国语讲习所进修,以后终生任教,历任凌云县...[详细]

孟思学 [公元1864年-1938年]

  • 孟思学(1864.8—1938.12) 字讷斋,别号苦山,石头乡西寨头村人。凡村邻有涉讼,经他排解,即相安无事,乡民称他为“和事老”、“孟老先生”。 思学为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宁,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民国初年(1911—1912),土匪啸聚人稀地广的黄龙山,劫人抢物,他提倡修城筑...[详细]

孟赢 [宋]

  • 孟赢 秦哀公之妹 楚平王正妻 太子建预定中的妻子(秦楚联姻计划) 楚昭王生母 周景王十九年、楚平王三年(公元前526年),楚国王室发生了一起0的丑闻。当时楚秦联姻示好,楚平王为儿子(太子建)娶来秦国公主(秦哀公之妹)孟赢。孟赢十分美貌,这使荒淫无度的楚平王馋涎欲滴。以谄佞得宠...[详细]

苗发 [唐][大历十才子]

  • 苗发 [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年间前后在世,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初为乐平令,但诗篇传世颇少。苗发,唐代潞州壶关(今属山西)人。历官朝散大夫、秘书丞。升任尚书都-外郎、驾部员外郎。屡官至秘书丞。擅长写诗,发常与当时名士酬答。《唐书...[详细]

苗晋卿 [唐][公元685年-765年,唐朝宰相]

  •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 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 ,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河东太守、工部尚书、宪部尚书。 安史之乱爆发后,苗晋卿因不肯...[详细]

苗文华

  • 苗文华 西平人,梅花奖获得者。邯郸市东风剧团团长、豫剧桑派传人。 1979年,入西藏艺术学校豫剧班学艺,后转入河北省艺术学校邯郸豫剧班学艺,主工青衣,闺门旦。师承著名豫剧大师桑振君,较为全面的继承了豫剧桑派艺术字乘韵巧、优美俏丽的演唱风格。在二十多年的艺术成长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详细]

邝摩汉 [公元1884年-1932年]

  • 邝摩汉(1884~1932),字振翎,清光绪十年十月十二日生于寻乌县留车乡黄羌村,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成绩优异。高小毕业,进南昌宪兵学校读书,并输送到日本深造,留学于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同盟会。清宣统三年(1911)回国,10月参加武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投身教育事业,任国...[详细]

莫将 [宋][公元1080年-1148年,宋朝词人]

  • 莫将(1080—1148),字少虚,谱名文砚。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四月二十日。修水漫江人,宋代名臣。 少虚得荫于父,历任县令有功,绍兴七年(1l37),提升为太府寺丞,翌年再次擢升为徽献阁侍制京畿都转运使,迁工部侍郎名誉礼部尚书兼侍读奉使,继晋工部尚书任京西宣谕使。不久拜敷文阁学士...[详细]

窦牟 [唐][公元749年-822年]

  • 窦牟 (749-822)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原有集,已失散。有集十卷,今存诗二十一首。 窦牟 ,字贻周,窦常弟,扶风平陵人。贞元二年登进士第,试秘书省校书郎、东都留守巡官。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