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子清 [公元1902年-1931年]

  • 【廖子清(1902-1931)】 廖子清又名鸳言,砚溪乡鹏溪村人,1926年.在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受吉安党组织负责人罗石冰的派遣.回县开展农-动。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子清以共产党员身分加入国民党,1927年2月,奉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指令,组建国民党县临时执行委员会,任...[详细]

李百川 [公元1891年-1968年]

  • 李百川(1891~1968) 本县人,自幼勤奋好学,1903考取秀才,后入西安关中书院。1911年陕西组建新军,不顾夫人临产在即,毅然只身离家去省城(西安)。行前对夫人嘱咐,此去生死未卜,走后生儿育女皆以“英雄”取名。10月22日(阴历九月初五)陕西新军起义,当日进攻清军军装局、蕃库、皇城,...[详细]

李秉乾

  • 李秉乾 字子健,李寿亭之弟。渭北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大学。192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底,受中央党团组织指示,回陕开展国民会议运动。翌年1月,在三原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建立共青团三原特别支部。后又回上海大学,于1925年弓月与杨明轩、马文彦等创办《新群》月刊。同年8月又在三原与...[详细]

李伯玉 [宋][?-1274年]

  • 李伯玉[公元?年至一二七四年]初名诚,以犯理宗潜讳改,字纯甫,号斛峰,饶州余干县万年乡九芝(今江西万年县青云镇史桥)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宋度宗咸淳末端平二年,(公元一二三五年)及进士第二,授观察推官,兼庄文府教授。迁太举博士,召试职馆,毁辱贵戚大臣,直声暴起。度宗时,权礼部侍郎,升兼-国史实录院。...[详细]

李承乾 [宋][公元619年-645年]

  •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唐朝太子,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李承乾尝代父断理国事,举世称善;因忌惮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而欲图再行玄武门之事,但因下人泄密而失败。唐太宗为了保全李承乾,故而立李治为皇太子。李承乾被判充军到黔州,于贞观十九年(645年)...[详细]

李淳风 [唐][公元602年-670年,唐代杰出天文学家、数学家]

  • 李淳风(602-670),唐代杰出天文学家、数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方面皆有建树,著有《推背图》、《乙巳占》。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注解的《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特别是为宋元时期数学的高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乙巳占》10 卷,是李淳风的一部重要...[详细]

李存勖 [五代十国][公元885年-926年,五代时期后唐的建立者]

  • 李存勖(885年-926年),别名朱邪亚子、李亚子、李天下、李存勗,五代时期后唐的建立者。李存勖曾击灭燕秦等北方诸割据政权,加强中央集权;灭掉盘踞中原,实力强盛的后梁王朝,北方统一;灭前蜀、后梁,取两川,怀天府之地为一朝;恢复唐制,兴创礼仪,赐信瓜州,编制同光法等;著有《一叶落》《阳台梦》《忆仙...[详细]

李大姐 [清]

  • 李大姐生卒年月不详,系凌云县逻楼镇坡楼屯人,壮族。清朝咸丰初年,各地纷纷起义反清,李大姐也在逻楼组织农民反清义军。凌云知县余萼街(贵州人)到任后,自以为果敢有干略。咸丰六年(1867年),他出巡到逻楼,被李大姐率领千余名农民反清义军在逻楼伏击,把余萼街抓获后解押到坡楼屯。县团总汤周声和团长肖文焕...[详细]

李大添 [公元1909年-1936年]

  • 李大添(1909~1936),清宣统元年(1909)2月9日出生于寻乌县菖蒲乡黄沙村。民国16年底,古柏回到寻乌,李大添主动找到古柏,接受中-的领导和教育。他19岁那年,踏上革命的征途,担任中-的地下交通员。民国21年6月,任粤赣军区独立第三师第一团团长。民国22年春,任粤赣军区政治保卫局局长,...[详细]

利登 [宋]

  •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今属江西)人,一说金川(今属四川)人。 其家时为南城望族,他早年无意仕进,生活超脱,常与文友聚游登览,赋诗论文。绍定二年(1229),汀州爆发农民起义,很快波及南城。他带着家人逃奔在外三年之久。淳祐元年(1241)方中进士,时年岁已大,有诗道:“乾坤双...[详细]

李洞 [唐][唐朝诗人]

  •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详细]

李逢吉 [唐][唐朝宰相]

  • 李逢吉,字虚舟,系出陇西。父颜,有锢疾,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举明经,又擢进士第。范希朝表为振武掌书记,荐之德宗,拜左拾遗。元和时,迁给事中、皇太子侍读。改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未已事,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诏礼部尚书王播署榜。 李逢吉才思俊丽,能文工诗曾与令狐楚同编者名《断金集》...[详细]

李公昴 [宋][宋朝词人]

  • 李公昴,名昴英,宋代盘石人,又作名公昂,字俊明,宋代鄱阳人,词人,工词,曾以所作《摸鱼儿》一词送与太平州太守王子文而得名,而其作《兰陵王》中的「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蚕却」一句更是为后人称道,因而后世称之为「词家射雕手」,有《文溪集》,一作《文溪词》。...[详细]

李徵古 [五代十国]

  • 袁州宜春人。南唐升元末举进士第,官枢密副使。坐宋齐丘党赐死。留有诗一首。...[详细]

李灌 [清][公元1610年-1676年]

  • 李灌(1610-1676),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向若一字连壁。合阳县南顺村人。明崇祯癸酉(1633)人。他博学多艺,才思敏捷,年26“累冠诸生,名辅",“为文振笔直下,海立山奔,雄逸不可迫视,诗落豪爽,如万斛珠玑涌地而出。”(见清人康太乙《李先生墓志铭并序》)。明亡后,他坚决反清,书对联,,焉能...[详细]

李贯 [明]

  • 李贯(?~?),字号不详,江西庐陵人。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胡广榜进士第三人。 李贯于建文元年(1399)乡试中举,第二年进士一甲第三,与状元胡广、榜眼王艮“并授修撰”。李贯春风得意,数次-建言时务。 燕王朱棣率兵逼近南京,好友王艮与妻子离别说:“食人之禄,死人之事,吾不复生焉...[详细]

李光汉 [公元1907年-1941年]

  • 李光汉(1907~1941),原名李俊明,字亮臣,曾化名黎广汉。山西河津县南张村(现属万荣县)人,幼时在本村私塾学习,1921年考入河津县第一高等小学校。他学习刻苦,所写的文章流畅华美,很有演讲才能。 1925年夏李光汉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进山中学,后因家境困难一度休学。复学后,和同学...[详细]

李广金 [清]

  • 李广金,灵丘县西关村人。生于清嘉庆中期,出身贫寒。道光十一年(1831)中武举。次年赴京殿试,中武科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授头等侍卫,官秩正二品。后放外任,为江南松江府参将,提标中军参将,继擢升两江副将、江南总兵等职。李广金登第之后,其李氏家族援例赠武职勋官。父亲李昌源、祖父李景发、族叔李步青赠封...[详细]

李贵 [宋]

  • 李贵:南宋人。宋开禧时,在兴州正将李好义部下作军士,为诛杀吴曦主要参与者之一。开禧三年(1207)二月二十九日深夜,随李好义闯入伪宫,吴曦开门欲逃,李贵急砍吴曦面颊,曦反扑,在部将王焕协助下,李贵斩吴曦首级。嘉定十二年(1219),升兴元都统。...[详细]

李桂森 [公元1889年-1916年]

  • 李桂森(1889—1916),字复斋。本县冉庄乡花王村人。民国初年肄业于省立第三中学。袁世凯称帝以后,陆建章出任陕西督军,巩固北洋军阀统治,残酷镇压革命党人。为了配合省内外革命运动,一致讨袁逐陆,陕西同盟会会员和一些进步人士在西安开展秘密活动,准备举事。李桂森和杜友梅到兴平一带活动,组织力量,不...[详细]